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俗是民众在生存活动中为了持续发展生命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具有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而且也生活在精神世界,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栖性。
关键词:民俗;生活方式;模式化;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间有句俗话叫,大俗,即大雅也。民俗蕴含着许多“大雅”的东西,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民俗都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为持续发展生命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最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文化,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形态的文化中,更生存于精神信仰性观念文化中。人类与民俗相伴而生,民俗渗透于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地进行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一、民俗与生活方式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种生活习惯,所谓“人居其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民俗,即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地区,在民间创造并世代相传的事项,这种事项是由行为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活动、心态。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历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体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活关系,属于一种历史的文化现象。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是民众生活文化史的重要内容。
生活方式(Lifestyle),则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生活活动的形式,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民俗与生活相伴相生,风俗随着生活而存在,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风俗习惯的传统。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形形色色的风俗表现。不论在哪个地区,不论哪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哪个时期,只要有生活就有自己的风俗传统,口耳相传的、物质使用的、习惯相沿的、文本书写的,而这些风俗总是与生活习惯相依相随,凡是衣食住行、休闲玩乐、人际交往、宗教礼仪、节庆假日、文化心理,乃至生产样式等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习惯,都可称之为风俗。这些无不表述了风俗是一定人群、一定地理環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生活而能成为习惯性的行为,是在不知不觉中相互仿效,日积月累,因袭相承的结果。他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在于,风俗也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很容易为民众识别、操作、演习,也便于民众共享和传播。
二、民俗是一种集物质和精神为一体的生活方式
民俗作为生活方式,决不是用简单的的重复,它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民俗生活。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几个层面:
(一)它产生的初衷是为了生存(生活),这一点已不容置疑。民俗是一定经济形态的反映,它总是同一定的物质生活方式相适应,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异。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着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农具的发明与更新是农业生产习俗的重要内容,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它经历了由双手加简单工具生产阶段到使用原始复合工具阶段,再而出现了木与金属的复合工具加畜力牵引的农耕时代,到半机械化、机械化阶段等。这个过程中,相应地,有关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习俗也大量产生,许多岁时节俗就是与生产活动紧密相结合的民俗文化现象。即使如信仰的崇拜、祭祀等,原始人把其作为一种谋生存的手段,而这些直接的生存手段,也正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的表现。
(二)民俗生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是以生活方式进行的。如称谓习俗,其出发点是建立在家庭、家族、邻里等基础上的,虽然它或有或没有沿袭旧有的称谓方式,但基点却在现世社会的现实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其它如人生礼仪、生产习俗等无不如此,更是伴随生活而产生。可以毫不迟疑地说,正是重复进行的民俗生活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样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文化碰撞和再生的机会。
(三)民俗生活即使在传承中发生了变异,却仍能保存着独有的生活方式。换言之,民俗形式可以不断变异,内涵却很少变动。比如说,中国人传统的春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过年的习俗、仪式不断地发生变化,涌现了很多新型的过年的方式,如旅游过年、上网过年、晚会过年等,特别是在新世纪里,电视、电话和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守夜习俗也与春晚四个半小时的演出恰好和合二为一,手机短信祝福、电邮问候等,逐渐成为节日习俗的一部分。但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
民俗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而且也生活在精神世界。它因人而生,因人而发展,因人而变异。它是生活行程的历史积淀,又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新陈代谢,而这种改变(变异)是以现实生活的巨大改变为依托,以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改变为基础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能较好地满足民众精神、物质生活的需求。它陪伴着人类由远古走向现代,并将从现代再走向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群体的认同而被保存下来,并成为代表群体文化标志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其深层次的内涵,谨慎对待,不能将民俗简单地沦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一旦民俗赖以存在的文化内涵丧失,那么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陈勤建在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的演讲,《从传统上讲春节要做近60件事》。
普刊作者简介:冯泽仙(1987.11--),女,彝族, 云南楚雄,研究生,助教,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
关键词:民俗;生活方式;模式化;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间有句俗话叫,大俗,即大雅也。民俗蕴含着许多“大雅”的东西,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民俗都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为持续发展生命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最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文化,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形态的文化中,更生存于精神信仰性观念文化中。人类与民俗相伴而生,民俗渗透于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相,一种传承性生活的样子。没有文字或人规定我们这么做,但我们会不自觉地进行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一、民俗与生活方式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种生活习惯,所谓“人居其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民俗,即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地区,在民间创造并世代相传的事项,这种事项是由行为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活动、心态。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历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体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活关系,属于一种历史的文化现象。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是民众生活文化史的重要内容。
生活方式(Lifestyle),则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生活活动的形式,可以理解为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民俗与生活相伴相生,风俗随着生活而存在,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风俗习惯的传统。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形形色色的风俗表现。不论在哪个地区,不论哪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哪个时期,只要有生活就有自己的风俗传统,口耳相传的、物质使用的、习惯相沿的、文本书写的,而这些风俗总是与生活习惯相依相随,凡是衣食住行、休闲玩乐、人际交往、宗教礼仪、节庆假日、文化心理,乃至生产样式等一切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习惯,都可称之为风俗。这些无不表述了风俗是一定人群、一定地理環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生活而能成为习惯性的行为,是在不知不觉中相互仿效,日积月累,因袭相承的结果。他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在于,风俗也具有模式化的特征,很容易为民众识别、操作、演习,也便于民众共享和传播。
二、民俗是一种集物质和精神为一体的生活方式
民俗作为生活方式,决不是用简单的的重复,它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民俗生活。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几个层面:
(一)它产生的初衷是为了生存(生活),这一点已不容置疑。民俗是一定经济形态的反映,它总是同一定的物质生活方式相适应,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异。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着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农具的发明与更新是农业生产习俗的重要内容,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它经历了由双手加简单工具生产阶段到使用原始复合工具阶段,再而出现了木与金属的复合工具加畜力牵引的农耕时代,到半机械化、机械化阶段等。这个过程中,相应地,有关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习俗也大量产生,许多岁时节俗就是与生产活动紧密相结合的民俗文化现象。即使如信仰的崇拜、祭祀等,原始人把其作为一种谋生存的手段,而这些直接的生存手段,也正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的表现。
(二)民俗生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是以生活方式进行的。如称谓习俗,其出发点是建立在家庭、家族、邻里等基础上的,虽然它或有或没有沿袭旧有的称谓方式,但基点却在现世社会的现实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其它如人生礼仪、生产习俗等无不如此,更是伴随生活而产生。可以毫不迟疑地说,正是重复进行的民俗生活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样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文化碰撞和再生的机会。
(三)民俗生活即使在传承中发生了变异,却仍能保存着独有的生活方式。换言之,民俗形式可以不断变异,内涵却很少变动。比如说,中国人传统的春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传统的过年的习俗、仪式不断地发生变化,涌现了很多新型的过年的方式,如旅游过年、上网过年、晚会过年等,特别是在新世纪里,电视、电话和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守夜习俗也与春晚四个半小时的演出恰好和合二为一,手机短信祝福、电邮问候等,逐渐成为节日习俗的一部分。但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
民俗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使民众不仅生活在物质世界,而且也生活在精神世界。它因人而生,因人而发展,因人而变异。它是生活行程的历史积淀,又不可避免地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新陈代谢,而这种改变(变异)是以现实生活的巨大改变为依托,以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改变为基础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能较好地满足民众精神、物质生活的需求。它陪伴着人类由远古走向现代,并将从现代再走向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群体的认同而被保存下来,并成为代表群体文化标志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其深层次的内涵,谨慎对待,不能将民俗简单地沦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一旦民俗赖以存在的文化内涵丧失,那么它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陈勤建在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的演讲,《从传统上讲春节要做近60件事》。
普刊作者简介:冯泽仙(1987.11--),女,彝族, 云南楚雄,研究生,助教,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