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部门法组成的,每个部门法又是由若干法条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觉得这些枯燥的法条索然无味,那么法律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呢?
我认为法律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与动机密切相联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法律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案例教学
法律的教育是以具体的案例为体现的载体,有效地运用案例是诠释法律理论,加强法制教育的最好途径,同时使课堂教学有血有肉,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案例的选取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1)学生讲述。学生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案例,大家一起来分析,这样的案例真实,具有一定的感染力。(2)从教材中选取。书中的案例比较多,可以有选择地运用。(3)从报刊、媒体中吸取。这些案例更贴近社会,往往又是社会的热点,若我们能把这些热点案例和教材中法律问题的最佳结合点找到进行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案例,设下悬念,激发了学生对新知寻根究底的欲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学生学习就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探究性,对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款、法律知识也会觉得有生气,在感知法律的基础上,再去讨论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例如:甲乙一起打麻将,结束时甲输给乙8 000元,因现金不够,甲给乙出具了5 000元的借条,并写明一个月后还钱。一个月到了,甲仍然没有还钱的意思,乙将甲告上法庭,要求还5 000元钱。问:乙能胜诉吗?通过分析讨论,学生明白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非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个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触发了学生的兴奋点,在兴奋之余,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并对每个学生起了警示作用。
二、 实体法教学与程序法教学相结合
我们学习法律知识不仅仅要懂法,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懂法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即关于诉讼程序法。若不以此为落脚点,法律形同虚设。把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起来学习,学生愿意学,自然就会有兴趣,并且会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如在讲“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举例:某同学4岁时父母离异,双方商定孩子由生父抚养,但实际上她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其父不管不问,八年来未向女儿支付分文抚养费,你在法律上如何去帮助她?这就是关于诉讼程序的问题。学生会七嘴八舌,意见不一,这就营造了一种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氛围,然后教师再告知学生:首先帮助她写起诉状,诉状要写上原告、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和证据的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然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并递交起诉状。课后还可尝试着让学生写起诉状,学生在这种情境下积极性特别高,会非常认真、主动地去完成。这样,让学生懂得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青少年实施的司法保护,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 模拟法庭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强化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继承法》时,可先设计案例,再确定律师、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例如:王某是一公司老总,因意外事故死亡,留下存款20万,房屋一套。早年曾领养一子,后生有两子一女,女儿在美国读书,其他均已成家。王某妻子体弱多病,一直由大儿子夫妇服侍、照顾,二儿子患癌症去逝多年,留下孤儿寡母,三儿子成家后从不顾家。王某死后,子女们对遗产继承发生纠纷而诉诸公堂,若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去主持公道?在这个案例中涉及遗产继承中的诸多法律知识,如遗产的范围、继承人、被继承人、继承顺序、代位继承,遗产继承中的男女平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养老育幼、互谅互让原则。在模拟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增强了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运用法律的创新能力,并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法律的兴趣。
四、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
中学生的头脑潜能丰富、敏感灵活,在竞赛中,学生的潜能会得以充分发挥。适当创设竞赛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进取,克服困难,自学苦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在学习新《劳动合同法》时,事先布置学生去预习,上课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分别设置必答和抢答题,学生的兴趣非常高,“争”得非常激烈,掌握了《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 多媒体的运用
通过多媒体,把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鲜活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布置学生收看法制电教专题,如《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使学生受到法制教育的熏陶。同时,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讲座,看一些法制教育片,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它全在老师的匠心独运,剪裁运化,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在轻松愉快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
我认为法律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与动机密切相联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法律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案例教学
法律的教育是以具体的案例为体现的载体,有效地运用案例是诠释法律理论,加强法制教育的最好途径,同时使课堂教学有血有肉,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案例的选取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1)学生讲述。学生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案例,大家一起来分析,这样的案例真实,具有一定的感染力。(2)从教材中选取。书中的案例比较多,可以有选择地运用。(3)从报刊、媒体中吸取。这些案例更贴近社会,往往又是社会的热点,若我们能把这些热点案例和教材中法律问题的最佳结合点找到进行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案例,设下悬念,激发了学生对新知寻根究底的欲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学生学习就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探究性,对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款、法律知识也会觉得有生气,在感知法律的基础上,再去讨论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例如:甲乙一起打麻将,结束时甲输给乙8 000元,因现金不够,甲给乙出具了5 000元的借条,并写明一个月后还钱。一个月到了,甲仍然没有还钱的意思,乙将甲告上法庭,要求还5 000元钱。问:乙能胜诉吗?通过分析讨论,学生明白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非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个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触发了学生的兴奋点,在兴奋之余,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并对每个学生起了警示作用。
二、 实体法教学与程序法教学相结合
我们学习法律知识不仅仅要懂法,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懂法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即关于诉讼程序法。若不以此为落脚点,法律形同虚设。把实体法与程序法结合起来学习,学生愿意学,自然就会有兴趣,并且会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如在讲“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举例:某同学4岁时父母离异,双方商定孩子由生父抚养,但实际上她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其父不管不问,八年来未向女儿支付分文抚养费,你在法律上如何去帮助她?这就是关于诉讼程序的问题。学生会七嘴八舌,意见不一,这就营造了一种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氛围,然后教师再告知学生:首先帮助她写起诉状,诉状要写上原告、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和证据的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然后向人民法院起诉并递交起诉状。课后还可尝试着让学生写起诉状,学生在这种情境下积极性特别高,会非常认真、主动地去完成。这样,让学生懂得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青少年实施的司法保护,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三、 模拟法庭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强化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继承法》时,可先设计案例,再确定律师、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例如:王某是一公司老总,因意外事故死亡,留下存款20万,房屋一套。早年曾领养一子,后生有两子一女,女儿在美国读书,其他均已成家。王某妻子体弱多病,一直由大儿子夫妇服侍、照顾,二儿子患癌症去逝多年,留下孤儿寡母,三儿子成家后从不顾家。王某死后,子女们对遗产继承发生纠纷而诉诸公堂,若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去主持公道?在这个案例中涉及遗产继承中的诸多法律知识,如遗产的范围、继承人、被继承人、继承顺序、代位继承,遗产继承中的男女平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养老育幼、互谅互让原则。在模拟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增强了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运用法律的创新能力,并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法律的兴趣。
四、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
中学生的头脑潜能丰富、敏感灵活,在竞赛中,学生的潜能会得以充分发挥。适当创设竞赛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进取,克服困难,自学苦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在学习新《劳动合同法》时,事先布置学生去预习,上课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分别设置必答和抢答题,学生的兴趣非常高,“争”得非常激烈,掌握了《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 多媒体的运用
通过多媒体,把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鲜活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布置学生收看法制电教专题,如《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使学生受到法制教育的熏陶。同时,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专题讲座,看一些法制教育片,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它全在老师的匠心独运,剪裁运化,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在轻松愉快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瓦房店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