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刘源侧着头,用一根抵住冲压车间主电机传动系统外壳的螺丝刀当作听诊器,屏息凝神地听着从螺丝刀传来的声响。
“这个地方有些异响,可能是齿轮出问题了。”刘源在巨大的传动系统内部构造图纸上画了一个瓶盖大小的圈。
“一听就能找出来?”一旁的冲压车间维修师傅惊诧不已,他已对传动系统翻来覆去检修了几天,可连故障点都没有找到。
“检查一下就知道了。”刘源淡然一笑。
拆开传动系统外壳,大家果然在画圈部位发现了一个磨损过度的齿轮。齒轮换下,异响便随之消失。
“刘大师,你怎么做到的?”闻言,刘源说道:“经验积累而已,和其他故障声音对比听十几遍,你也能听出来。”
15岁进入长安,只有中专学历的刘源凭着对维修技术的钻研和热爱,步步攀登,成为“中华技能大奖”、“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的获得者,入选“重庆英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被众人誉为“机电神医”。
刻苦钻研,誓做“破壁人”
2016年,重庆长安汽车渝北工厂内,悬挂在4米多高空上的瑞士GUDEL机械手突然停止运转。
这套机械手负责冲压的重要环节,而冲压是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之首,如不尽快修复,工厂将面临全线停工。
“通讯组件坏了,只能等原厂发来替换部件,至少需要等半个月。”GUDEL驻重庆办事处的工程师给出的检修结果令人绝望。
彼时,渝北工厂上下约有5000人,汽车月产量达1.5万辆,停产半月的损失将高达数百万元。
“我来试着修修。”刘源眉头紧锁,压低声音说道。
此言一处,现场鸦雀无声。
如此复杂的组件,即使是GUDEL原厂工程师也只能替换,不会维修。况且由于多个国家对中国联合实施智能制造技术封锁,渝北工厂内的进口设备大多没有关键部分的维修说明书,这套机械手也不例外。
死马当活马医。刘源将组件抱回工作室拆开,只有A4纸大小的电路控制板上,密布着上百个电子元件。究竟是哪个出了问题?若一一检测,无异于大海捞针。
刘源冷静下来,他根据过往经验,将故障锁定在了设备最容易出问题的3个板块。
经过一番检测,病灶确定,是电源“罢工”了,可国内没有适配电源。刘源飞速思考着:暂时用不上国外的,那就用国产的配件做一个替代电源。
这是一个赌局!通讯组件构造精密,电流大小若有毫末偏差,组件乃至整套机械手都将报废。而由于没有准确数据,电流大小、电源元件型号都只能依靠刘源的经验估算、选择……
3个小时后,换上“中国芯”的通讯组件回到了机械手上。随着开关被按下,在所有人紧张和期待的目光中,机械手恢复了运转,刘源也长舒了一口气。
“刘大师,不愧是‘机电神医’!”惊叹、赞誉从四面八方向刘源涌来,GUDEL原厂工程师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国外对中国设置技术壁垒,那我就来当这个‘破壁人’!”刘源说。
在30多年的维修生涯里,刘源不断钻研学习、精进技术,掌握了多个国家的设备制造原理、智能机械编程标准。一个个进口设备的故障维修方案在他手中诞生,为汽车制造保驾护航。
维修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地可修
刘源已经习惯了担任“急救队队长”的角色——多年来,他奔波于合肥、上海等地,参与长安各厂重大设备故障抢修百余次。
但刘源并不满足于此。“上等医生治未病,下等医生才只会治已病。”刘源笑着说,维修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地可修。
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上,有一个个电泳滑橇锁紧站,它会在白车身(未喷涂料的车辆外壳)到来时,弹出一个如同铁舌的锁紧装置将白车身固定住,进行涂装加工。
日积月累,锁紧装置竟出现失效情况,无法再锁紧车辆,车间工人对此只能暂停生产,更换配件。
2017年,这个问题已造成车间月均停线时间达51分钟,月均更换滑橇90多个,成为渝北工厂涂装车间年度重大故障。
如何才能解决锁紧装置的“老毛病”?刘源接下了这个任务。
为了找到答案,他开始整日坐在涂装车间,将锁紧装置拆分细剖、研究透彻。
原来,对汽车进行涂装作业时,涂料会进入锁紧装置中,累积到一定量后便会导致锁紧装置失效。
那将涂料清除,问题不就解决了?没那么简单。一般清洁溶剂难以将涂料清除,甚至使用高压水枪也无法完全清除。找到合适的溶剂,才是关键。
“病根”现身,刘源开始对症下药。他根据涂料成分进行分析,反复尝试了十多次,才终于找到清除涂料的有效配方。他还创造性地设置了扭力预警系统,当积漆严重时,锁紧站自动停机,提示检修。
现在,锁紧站月均停线时间已降至6分钟以下。此改良项目为企业直接减少经济损失约400万元,还获得了2018年重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等奖。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30余年里,刘源主持完成了针对磨床、传送线自动运行系统等方面的40余个技术革新项目,为多个设备降低了60%以上的故障率,为长安带来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刘源的多项创新发明还被推广至整个汽车制造行业。
传艺育人,将“机电神医”的故事续写下去
2021年10月底,长安汽车渝北工厂。一个个汽车组件在橙色焊接机下火花四射,其中一台进口焊接机因电极握杆温度过高无法正常运行,被摆放在维修车间。
“能解决吗?”
“师父放心,包在我身上。”
长安高级技师白贵勇欣慰地看着入职才2年的徒弟,熟练地运用刘源总结的“看、听、析、查”四步维修法,一步步解决了曾令他十分为难的问题。
“我能完成这项工作时,都在长安做了快6年了。”白贵勇感慨道。
过去,长安汽车所有的维修知识,全靠师徒口授相传,培训方法没有固定,师徒二人常陷入迷茫。
一直以来,刘源都在思索,如何才能让长安众多机电维修大师的经验流传下来,让学徒迅速掌握其中的维修技巧?他想要“医治”的,已不单单是机电设备本身,还有长安的维修培训方法。
2015年,长安第一套维修教材《长安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认证课程》面世,牵头编纂者正是刘源。
教材将1500多个技术要点按61门课程分类阐述,抛开繁复的理论,根据“看、听、析、查”四步维修法,将长安工厂所有工艺设备和能源设备的维修要点囊括其中。
学徒拿到书认真学习,便知道什么状况可能对应什么故障,要如何检测、处理。
“学徒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反复记忆、掌握。”与此同时,刘源独创了“2+1”培训课程方法,即学员脱产培训1个月后,带着学习成果返岗工作2个月,再带着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继续培训,如此反复,持续1年。
由此,一名维修技师的平均成长时间从过往的5年至9年,缩短到如今的3年至4年。
2年前,刚从高职毕业1年的张一鸣成为刘源工作室助理。在他看来,无论再初级的问题,刘源都会为他们耐心解答,从不厌烦。关于技术问题,刘源强调最多的就是:有疑惑就要马上问、马上记。
2021年,24岁的张一鸣与队友一同获得了行业内一项顶尖赛事的一等奖。这样的成长速度,放眼整个长安,也极为少见。
在刘源工作室内,有一个属于中国机电维修技术工人的“梦想殿堂”——一面荣誉墙,摆满了几乎所有的业内比赛的奖杯、奖状。
现在这些奖项都只属于刘源,但他相信,未来这里将有无数长安机电维修技术工人的名字,他们将把“机电神医”的故事不断续写下去。
“这个地方有些异响,可能是齿轮出问题了。”刘源在巨大的传动系统内部构造图纸上画了一个瓶盖大小的圈。
“一听就能找出来?”一旁的冲压车间维修师傅惊诧不已,他已对传动系统翻来覆去检修了几天,可连故障点都没有找到。
“检查一下就知道了。”刘源淡然一笑。
拆开传动系统外壳,大家果然在画圈部位发现了一个磨损过度的齿轮。齒轮换下,异响便随之消失。
“刘大师,你怎么做到的?”闻言,刘源说道:“经验积累而已,和其他故障声音对比听十几遍,你也能听出来。”
15岁进入长安,只有中专学历的刘源凭着对维修技术的钻研和热爱,步步攀登,成为“中华技能大奖”、“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的获得者,入选“重庆英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被众人誉为“机电神医”。
刻苦钻研,誓做“破壁人”
2016年,重庆长安汽车渝北工厂内,悬挂在4米多高空上的瑞士GUDEL机械手突然停止运转。
这套机械手负责冲压的重要环节,而冲压是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之首,如不尽快修复,工厂将面临全线停工。
“通讯组件坏了,只能等原厂发来替换部件,至少需要等半个月。”GUDEL驻重庆办事处的工程师给出的检修结果令人绝望。
彼时,渝北工厂上下约有5000人,汽车月产量达1.5万辆,停产半月的损失将高达数百万元。
“我来试着修修。”刘源眉头紧锁,压低声音说道。
此言一处,现场鸦雀无声。
如此复杂的组件,即使是GUDEL原厂工程师也只能替换,不会维修。况且由于多个国家对中国联合实施智能制造技术封锁,渝北工厂内的进口设备大多没有关键部分的维修说明书,这套机械手也不例外。
死马当活马医。刘源将组件抱回工作室拆开,只有A4纸大小的电路控制板上,密布着上百个电子元件。究竟是哪个出了问题?若一一检测,无异于大海捞针。
刘源冷静下来,他根据过往经验,将故障锁定在了设备最容易出问题的3个板块。
经过一番检测,病灶确定,是电源“罢工”了,可国内没有适配电源。刘源飞速思考着:暂时用不上国外的,那就用国产的配件做一个替代电源。
这是一个赌局!通讯组件构造精密,电流大小若有毫末偏差,组件乃至整套机械手都将报废。而由于没有准确数据,电流大小、电源元件型号都只能依靠刘源的经验估算、选择……
3个小时后,换上“中国芯”的通讯组件回到了机械手上。随着开关被按下,在所有人紧张和期待的目光中,机械手恢复了运转,刘源也长舒了一口气。
“刘大师,不愧是‘机电神医’!”惊叹、赞誉从四面八方向刘源涌来,GUDEL原厂工程师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国外对中国设置技术壁垒,那我就来当这个‘破壁人’!”刘源说。
在30多年的维修生涯里,刘源不断钻研学习、精进技术,掌握了多个国家的设备制造原理、智能机械编程标准。一个个进口设备的故障维修方案在他手中诞生,为汽车制造保驾护航。
维修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地可修
刘源已经习惯了担任“急救队队长”的角色——多年来,他奔波于合肥、上海等地,参与长安各厂重大设备故障抢修百余次。
但刘源并不满足于此。“上等医生治未病,下等医生才只会治已病。”刘源笑着说,维修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地可修。
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上,有一个个电泳滑橇锁紧站,它会在白车身(未喷涂料的车辆外壳)到来时,弹出一个如同铁舌的锁紧装置将白车身固定住,进行涂装加工。
日积月累,锁紧装置竟出现失效情况,无法再锁紧车辆,车间工人对此只能暂停生产,更换配件。
2017年,这个问题已造成车间月均停线时间达51分钟,月均更换滑橇90多个,成为渝北工厂涂装车间年度重大故障。
如何才能解决锁紧装置的“老毛病”?刘源接下了这个任务。
为了找到答案,他开始整日坐在涂装车间,将锁紧装置拆分细剖、研究透彻。
原来,对汽车进行涂装作业时,涂料会进入锁紧装置中,累积到一定量后便会导致锁紧装置失效。
那将涂料清除,问题不就解决了?没那么简单。一般清洁溶剂难以将涂料清除,甚至使用高压水枪也无法完全清除。找到合适的溶剂,才是关键。
“病根”现身,刘源开始对症下药。他根据涂料成分进行分析,反复尝试了十多次,才终于找到清除涂料的有效配方。他还创造性地设置了扭力预警系统,当积漆严重时,锁紧站自动停机,提示检修。
现在,锁紧站月均停线时间已降至6分钟以下。此改良项目为企业直接减少经济损失约400万元,还获得了2018年重庆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等奖。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30余年里,刘源主持完成了针对磨床、传送线自动运行系统等方面的40余个技术革新项目,为多个设备降低了60%以上的故障率,为长安带来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刘源的多项创新发明还被推广至整个汽车制造行业。
传艺育人,将“机电神医”的故事续写下去
2021年10月底,长安汽车渝北工厂。一个个汽车组件在橙色焊接机下火花四射,其中一台进口焊接机因电极握杆温度过高无法正常运行,被摆放在维修车间。
“能解决吗?”
“师父放心,包在我身上。”
长安高级技师白贵勇欣慰地看着入职才2年的徒弟,熟练地运用刘源总结的“看、听、析、查”四步维修法,一步步解决了曾令他十分为难的问题。
“我能完成这项工作时,都在长安做了快6年了。”白贵勇感慨道。
过去,长安汽车所有的维修知识,全靠师徒口授相传,培训方法没有固定,师徒二人常陷入迷茫。
一直以来,刘源都在思索,如何才能让长安众多机电维修大师的经验流传下来,让学徒迅速掌握其中的维修技巧?他想要“医治”的,已不单单是机电设备本身,还有长安的维修培训方法。
2015年,长安第一套维修教材《长安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能力认证课程》面世,牵头编纂者正是刘源。
教材将1500多个技术要点按61门课程分类阐述,抛开繁复的理论,根据“看、听、析、查”四步维修法,将长安工厂所有工艺设备和能源设备的维修要点囊括其中。
学徒拿到书认真学习,便知道什么状况可能对应什么故障,要如何检测、处理。
“学徒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反复记忆、掌握。”与此同时,刘源独创了“2+1”培训课程方法,即学员脱产培训1个月后,带着学习成果返岗工作2个月,再带着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继续培训,如此反复,持续1年。
由此,一名维修技师的平均成长时间从过往的5年至9年,缩短到如今的3年至4年。
2年前,刚从高职毕业1年的张一鸣成为刘源工作室助理。在他看来,无论再初级的问题,刘源都会为他们耐心解答,从不厌烦。关于技术问题,刘源强调最多的就是:有疑惑就要马上问、马上记。
2021年,24岁的张一鸣与队友一同获得了行业内一项顶尖赛事的一等奖。这样的成长速度,放眼整个长安,也极为少见。
在刘源工作室内,有一个属于中国机电维修技术工人的“梦想殿堂”——一面荣誉墙,摆满了几乎所有的业内比赛的奖杯、奖状。
现在这些奖项都只属于刘源,但他相信,未来这里将有无数长安机电维修技术工人的名字,他们将把“机电神医”的故事不断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