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作业”的含义从质量视角看,就是有效果与有效率的作业。从过程视角看,有效作业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下,教师有效地教,师生共同选择作业任务,学生有效地学,师生之间有效教与有效学的交流与互动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业以上机操作作业为主。教育部拟订,上机课的课时应占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以上,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切实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实际应用和思维、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逐步掌握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此,我在“轻负高质”的要求下,积极探索新的信息技术作业策略和形式,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作业的有效性。
首先,我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个问题是你平时经常使用电脑做什么?答案汇总,然后根据出现频率排名:查阅资料、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聊天为主,新闻、网购、投稿、Email等极少数同学使用过。
第二个问题是你觉得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的知识有什么收获?所学的知识用来干什么?答案汇总:画图、发电子邮件、打字练习、写作文投稿、制作表格、用幻灯片制作班队课的演说稿等,偶尔用到。最多的还是使用网络查阅资料。
第三个问题是你喜欢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希望增加什么内容?答案汇总:喜欢幻灯片制作、机器人仿真软件最多。希望增加游戏内容、与电脑有关的历史知识和社会故事、编辑电影和音乐、杀毒软件的使用、电脑硬件知识等。
从以上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经常使用和希望增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学到的知识使用率也不高,通过网络沟通交流和娱乐性的内容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不难看出,很多学生既想深入了解电脑知识,却又不清楚想了解什么,只能单纯使用。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兴趣爱好日趋广泛、深入,思维趋向科学,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整合各类学科的教学,了解学生的计算机使用环境,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根据调查结果,我觉得在设计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时,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尽可能全面地把知识、技能安排在作业中,整合多学科知识、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等,精心辅导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及时、有效地完成作业,扎实掌握课标提出的任务,为学生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由此,我制定了以下几点策略。
设计有效作业的准备要“足量”
信息技术作业设计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使学生有充分的独立练习时间,可以将基础知识穿插在基本技能操作过程中;同时,要不断丰富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1.基础知识要“足量”,穿插渗透
宁波版信息技术教材每单元都有“单元小结”,一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全部罗列出来,所需要达到的程度也通过星级标准供师生评定。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有效地促进信息处理的实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石。基础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实际上是信息素养的重要部分之一,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而完成,需要长期穿插在课堂中,经常渗透,逐步发展,逐渐深化。比如“目标”、“任务栏”、“开始按钮”、“程序窗口的名称”等计算机术语,每节课教师要正确使用,学生自然会听懂并掌握。
2.基本技能要“足量”,夯实根基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再到独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同一任务往往有多种方法可以完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使用、比较,找到自己习惯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法学会了还要经常在不同场合使用,有目的、有步骤地形成技能,比如电子邮箱的申请使用。由于我校学生经济条件较好,几乎人人家里都有上网的电脑,我安排五六年级学生将每节课的作业保存在邮箱当中,这样既熟练掌握了这个基本技能的操作,又给学生建立了一个“电子作业包”。
3.思维活动要“足量”,引导主动
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维的空间就大了。思维起源于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作业时不能单一为了掌握技术,而更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判断选择信息、归纳总结经验、学会欣赏与评价等思维能力。
通过“足量”的课堂作业,学生不但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具备了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的有效作业“质”要“高”
作业设计的要求是“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提倡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宁波版教材编写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所要学习的内容都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任务驱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上图所示。
只有在所有环节中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才是有效实施作业的保障。
1.“高质”的复习作业,寻找新旧知识联系点
复习的目的在于检查已学知识是否巩固,弥补缺陷,为接受新知识做准备。可以通过分析有代表性学生的作品,填写概念、基本操作要领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旧知。也可以有意识地把最基本的操作穿插渗透在教学各环节的任务中。
2.“高质”的作业要求,任务明确具体可行
上课时,首先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出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再明确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目标,清楚自己的任务,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分析、判断任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了要求,学生就会在老师讲解时有目的地去听,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也会有指引方向。比如利用电子软件每人发一份练习说明和要求,把过程有条理地展示,使课堂教学更趋向严谨,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端正,便于教师管理,加快课堂教学节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作业完成效率。
3.“高质”的主体作业,全面且突出重难点
讲授新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教师全面分析教材后,设计的主体作业要包含全部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即重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呈现多样性,有些甚至连教师都不知道,所以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多预设还要多观察课堂,及时发现问题,多发现闪光点和优秀作品,从而达到学生全面掌握新知识点的效果。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情实际,抓住关键点,设计能够突破难点的作业。例如幻灯片教学 “组合、取消组合”这一技能,“选定”是难点,我设计了“半成品作业”来进行突破:第一幢建筑物中的窗和第二幢建筑物错位组合、树与桥错位组合,需要学生使用“取消组合”;幼儿园需要移动,但没有组合,而且与树紧挨着,使用“拖动选定”较难,使学生区分“拖动选定”和“组合选定”两种不同操作,体现方法多样化,同时促使学生重复使用组合、取消组合、再组合,从而强化训练,形成技能。
4.“高质”的巩固作业,多变化多趣味
对学生来说,获得的感知必须多次重复练习,才能促进理解,理解通过应用才能建构和掌握。“有效作业”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式的分层的作业。我在设计巩固作业时,采用分层法,第一个层次是基本作业,要求全体完成;第二个层次是变式作业,要求能在相互帮助下全体完成;第三个层次是拓展作业,要求可选择地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于教学目标的规定中第一条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促使他们在完成作业中乐于参与,急于参与,营造师生和谐活跃的氛围。例如枯燥的指法练习中使用打字游戏,幻灯片教学中“插入图片”,使用动态Gif图片,激活课堂;创设春游、春节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增加超级链接、Flash小软件安装、下载百度音乐视频等实用内容,学以致用,激发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高质”的评价作业,重过程轻结果
多样化评价,重体验,轻结果,树信心。自评、互评、师评、书面评价,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评过程,不单纯地看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一评你完成这节课后的态度和自信心。如下图,这类评价表不仅可以用来课后评价,也可以作为作业要求,合二为一,使课堂教学显得紧凑有序。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应该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课始,明确作业要求;新授、讲透作业技巧、重要概念和操作技能通过填空等形式强调出示;巩固,保证作业数量,分层次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选择进行练习;难点,设计针对性作业,强化训练重点难点;拓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信心指数,了解整节课学生学习的难度及兴趣,以便调整后续的作业设计。
有效作业的升华要“延伸”
1.“延伸”要体现应用性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2007年颁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新版标准的核心在于拓展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强调以“使用技术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素养。我从六年级学生使用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调查表中看出,教材与学生所了解和所要了解的内容有距离。因此“延伸”有效作业还需要整合各学科知识,关注社会生活,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使学生真正能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生活、工作。
2.“延伸”要重视艺术性
画图、多媒体播放、Word小报、幻灯片制作等作品制作,从技术角度来讲,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但从美学角度来讲,只能凭借师生的自身艺术水平来判断。美有最基本的属性,教师首先要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其次设计精美的范例、优美的音乐,营造美的氛围,将美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或提供修饰作品的边框、小插画等等,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能力,感受美、热爱美,进而创造美的作品,使信息技术课人性化、唯美化。
此外,“延伸”还要培养创造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留给学生想象和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多提问,多思考,培养创造性的学习习惯。
总之,“有效作业”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举措,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钻研教材,经常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先进理念,踏实上好每一堂课,设计足量、高质、延伸的作业,就能把作业的有效性扎扎实实地开展和落实好。
首先,我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个问题是你平时经常使用电脑做什么?答案汇总,然后根据出现频率排名:查阅资料、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聊天为主,新闻、网购、投稿、Email等极少数同学使用过。
第二个问题是你觉得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的知识有什么收获?所学的知识用来干什么?答案汇总:画图、发电子邮件、打字练习、写作文投稿、制作表格、用幻灯片制作班队课的演说稿等,偶尔用到。最多的还是使用网络查阅资料。
第三个问题是你喜欢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希望增加什么内容?答案汇总:喜欢幻灯片制作、机器人仿真软件最多。希望增加游戏内容、与电脑有关的历史知识和社会故事、编辑电影和音乐、杀毒软件的使用、电脑硬件知识等。
从以上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经常使用和希望增加的内容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学到的知识使用率也不高,通过网络沟通交流和娱乐性的内容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不难看出,很多学生既想深入了解电脑知识,却又不清楚想了解什么,只能单纯使用。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兴趣爱好日趋广泛、深入,思维趋向科学,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整合各类学科的教学,了解学生的计算机使用环境,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根据调查结果,我觉得在设计信息技术课堂作业时,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尽可能全面地把知识、技能安排在作业中,整合多学科知识、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等,精心辅导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及时、有效地完成作业,扎实掌握课标提出的任务,为学生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由此,我制定了以下几点策略。
设计有效作业的准备要“足量”
信息技术作业设计前,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使学生有充分的独立练习时间,可以将基础知识穿插在基本技能操作过程中;同时,要不断丰富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1.基础知识要“足量”,穿插渗透
宁波版信息技术教材每单元都有“单元小结”,一单元中的基础知识全部罗列出来,所需要达到的程度也通过星级标准供师生评定。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有效地促进信息处理的实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石。基础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实际上是信息素养的重要部分之一,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而完成,需要长期穿插在课堂中,经常渗透,逐步发展,逐渐深化。比如“目标”、“任务栏”、“开始按钮”、“程序窗口的名称”等计算机术语,每节课教师要正确使用,学生自然会听懂并掌握。
2.基本技能要“足量”,夯实根基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再到独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基本过程,也是学生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同一任务往往有多种方法可以完成,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使用、比较,找到自己习惯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法学会了还要经常在不同场合使用,有目的、有步骤地形成技能,比如电子邮箱的申请使用。由于我校学生经济条件较好,几乎人人家里都有上网的电脑,我安排五六年级学生将每节课的作业保存在邮箱当中,这样既熟练掌握了这个基本技能的操作,又给学生建立了一个“电子作业包”。
3.思维活动要“足量”,引导主动
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维的空间就大了。思维起源于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作业时不能单一为了掌握技术,而更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形成自主分析问题、判断选择信息、归纳总结经验、学会欣赏与评价等思维能力。
通过“足量”的课堂作业,学生不但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具备了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的有效作业“质”要“高”
作业设计的要求是“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提倡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宁波版教材编写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所要学习的内容都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任务驱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如上图所示。
只有在所有环节中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才是有效实施作业的保障。
1.“高质”的复习作业,寻找新旧知识联系点
复习的目的在于检查已学知识是否巩固,弥补缺陷,为接受新知识做准备。可以通过分析有代表性学生的作品,填写概念、基本操作要领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旧知。也可以有意识地把最基本的操作穿插渗透在教学各环节的任务中。
2.“高质”的作业要求,任务明确具体可行
上课时,首先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提出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再明确本节课所要完成的目标,清楚自己的任务,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分析、判断任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了要求,学生就会在老师讲解时有目的地去听,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也会有指引方向。比如利用电子软件每人发一份练习说明和要求,把过程有条理地展示,使课堂教学更趋向严谨,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端正,便于教师管理,加快课堂教学节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作业完成效率。
3.“高质”的主体作业,全面且突出重难点
讲授新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教师全面分析教材后,设计的主体作业要包含全部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即重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呈现多样性,有些甚至连教师都不知道,所以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多预设还要多观察课堂,及时发现问题,多发现闪光点和优秀作品,从而达到学生全面掌握新知识点的效果。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情实际,抓住关键点,设计能够突破难点的作业。例如幻灯片教学 “组合、取消组合”这一技能,“选定”是难点,我设计了“半成品作业”来进行突破:第一幢建筑物中的窗和第二幢建筑物错位组合、树与桥错位组合,需要学生使用“取消组合”;幼儿园需要移动,但没有组合,而且与树紧挨着,使用“拖动选定”较难,使学生区分“拖动选定”和“组合选定”两种不同操作,体现方法多样化,同时促使学生重复使用组合、取消组合、再组合,从而强化训练,形成技能。
4.“高质”的巩固作业,多变化多趣味
对学生来说,获得的感知必须多次重复练习,才能促进理解,理解通过应用才能建构和掌握。“有效作业”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式的分层的作业。我在设计巩固作业时,采用分层法,第一个层次是基本作业,要求全体完成;第二个层次是变式作业,要求能在相互帮助下全体完成;第三个层次是拓展作业,要求可选择地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于教学目标的规定中第一条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促使他们在完成作业中乐于参与,急于参与,营造师生和谐活跃的氛围。例如枯燥的指法练习中使用打字游戏,幻灯片教学中“插入图片”,使用动态Gif图片,激活课堂;创设春游、春节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增加超级链接、Flash小软件安装、下载百度音乐视频等实用内容,学以致用,激发兴趣,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高质”的评价作业,重过程轻结果
多样化评价,重体验,轻结果,树信心。自评、互评、师评、书面评价,这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评过程,不单纯地看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一评你完成这节课后的态度和自信心。如下图,这类评价表不仅可以用来课后评价,也可以作为作业要求,合二为一,使课堂教学显得紧凑有序。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应该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课始,明确作业要求;新授、讲透作业技巧、重要概念和操作技能通过填空等形式强调出示;巩固,保证作业数量,分层次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选择进行练习;难点,设计针对性作业,强化训练重点难点;拓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信心指数,了解整节课学生学习的难度及兴趣,以便调整后续的作业设计。
有效作业的升华要“延伸”
1.“延伸”要体现应用性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2007年颁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新版标准的核心在于拓展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强调以“使用技术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素养。我从六年级学生使用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调查表中看出,教材与学生所了解和所要了解的内容有距离。因此“延伸”有效作业还需要整合各学科知识,关注社会生活,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使学生真正能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生活、工作。
2.“延伸”要重视艺术性
画图、多媒体播放、Word小报、幻灯片制作等作品制作,从技术角度来讲,绝大多数学生能掌握,但从美学角度来讲,只能凭借师生的自身艺术水平来判断。美有最基本的属性,教师首先要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其次设计精美的范例、优美的音乐,营造美的氛围,将美贯穿整节课的始终;或提供修饰作品的边框、小插画等等,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能力,感受美、热爱美,进而创造美的作品,使信息技术课人性化、唯美化。
此外,“延伸”还要培养创造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留给学生想象和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多提问,多思考,培养创造性的学习习惯。
总之,“有效作业”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举措,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认真钻研教材,经常学习信息技术学科先进理念,踏实上好每一堂课,设计足量、高质、延伸的作业,就能把作业的有效性扎扎实实地开展和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