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寿司是一类品种各异的荤素饭团,制作时,先将饭用醋、盐等调料搅拌,再用手捏成饭团,加上生鱼、虾片、芥末或酱瓜、蛋皮等菜肴,最后用紫菜包边而成。因其手工操作环节多,有些品种还含有直接入口的生食水产品,因此食品卫生要求高。为了解寿司生产加工过程中影响卫生质量的各种危害因素,我们对区内8家日式料理店的寿司进行了卫生学调查。
[实验方法]
对8家日式料理店寿司制作过程的各环节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寿司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微生物采样分析。
[实验结果]
1.寿司制作过程的卫生情况
寿司制作场地专用的仅占12.5%,混用的占87.5%。虽然砧板、抹布等用具均做到专用且消毒,但在使用前消毒的只占 42.5%,落市后消毒的却占57.5%。且消毒水符合要求的只占 25%,有专人负责的更少,占12.5%。
2. 寿司制作过程中微生物有增加趋势
熟饭制成醋饭后,细菌和大肠菌群无明显变化;半成品醋饭制成寿司成品时,细菌和大肠菌群量则显著增加。
3. 不同品种的寿司合格率情况
寿司的品种有荤、素两大类,计12个品种。荤食类主要是各类水产品,如三文鱼、章鱼、草虾等,素食类主要是蛋皮、酱瓜和黄瓜。鱼虾类寿司合格率为47.1%,素食类寿司合格率为53.9%。
4. 影响寿司合格率的因素
在专用场地制作的寿司合格率为88.9%,而在混用场地制作的寿司合格率仅为36.9%,两者差别显著。此外,寿司制作过程的环节污染不容忽视,如砧板的合格率只有28.6%,手与抹布的合格率分别为45.4%和46.6%,环节污染严重是造成寿司合格率低的重要原因。
5. 生鱼制成生鱼片后的微生物明显增加
鲜活鱼虾制成生鱼虾片2小时后,细菌总数大大增加(平均增加约4倍),但大肠菌群数没有变化,这提示制作过程中鱼体自身污染或受到制作环节的污 染。
6.加工完成24小时后寿司中微生物的变化
寿司中的微生物数在加工完成时和24小时后有显著增加,在我们调查的6 个饭店中,最多的细菌总数增加近1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近30倍(见图1、图2)。
[结果分析]
由于寿司的制作过程繁复,且食用前不再经过高温消毒,所以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严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原料质量和控制清洁净肉、水质的前提下,寿司制作必须在专用场地进行。由于改刀切片生鱼和饭团成形及组合寿司过程均用手工操作,因此操作环节的卫生直接影响寿司的卫生状况。消费者要堂吃寿司,最好选择专门的饭店,相对而言场地专用,卫生状况有保障。至于外卖寿司,要选择当天生产的,并尽快吃完。
[实验方法]
对8家日式料理店寿司制作过程的各环节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寿司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微生物采样分析。
[实验结果]
1.寿司制作过程的卫生情况
寿司制作场地专用的仅占12.5%,混用的占87.5%。虽然砧板、抹布等用具均做到专用且消毒,但在使用前消毒的只占 42.5%,落市后消毒的却占57.5%。且消毒水符合要求的只占 25%,有专人负责的更少,占12.5%。
2. 寿司制作过程中微生物有增加趋势
熟饭制成醋饭后,细菌和大肠菌群无明显变化;半成品醋饭制成寿司成品时,细菌和大肠菌群量则显著增加。
3. 不同品种的寿司合格率情况
寿司的品种有荤、素两大类,计12个品种。荤食类主要是各类水产品,如三文鱼、章鱼、草虾等,素食类主要是蛋皮、酱瓜和黄瓜。鱼虾类寿司合格率为47.1%,素食类寿司合格率为53.9%。
4. 影响寿司合格率的因素
在专用场地制作的寿司合格率为88.9%,而在混用场地制作的寿司合格率仅为36.9%,两者差别显著。此外,寿司制作过程的环节污染不容忽视,如砧板的合格率只有28.6%,手与抹布的合格率分别为45.4%和46.6%,环节污染严重是造成寿司合格率低的重要原因。
5. 生鱼制成生鱼片后的微生物明显增加
鲜活鱼虾制成生鱼虾片2小时后,细菌总数大大增加(平均增加约4倍),但大肠菌群数没有变化,这提示制作过程中鱼体自身污染或受到制作环节的污 染。
6.加工完成24小时后寿司中微生物的变化
寿司中的微生物数在加工完成时和24小时后有显著增加,在我们调查的6 个饭店中,最多的细菌总数增加近1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近30倍(见图1、图2)。
[结果分析]
由于寿司的制作过程繁复,且食用前不再经过高温消毒,所以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严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原料质量和控制清洁净肉、水质的前提下,寿司制作必须在专用场地进行。由于改刀切片生鱼和饭团成形及组合寿司过程均用手工操作,因此操作环节的卫生直接影响寿司的卫生状况。消费者要堂吃寿司,最好选择专门的饭店,相对而言场地专用,卫生状况有保障。至于外卖寿司,要选择当天生产的,并尽快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