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毕业那会儿,我在乡下一所小学任教,教学条件很差,全校找不着一台录音机,于是老师们常在备课时吟吟低诵,以便能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美妙的范读。近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录音机、录像机、电脑等教学媒体逐渐走入了课堂,于是用录音机、录像机代替教师范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了,老师们备课时的吟吟低诵声越来越稀淡了。然而,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对学生的影响比任何媒体录音、比任何专业播音员来得更为直接,也更具感染力。因此,教师的范读具有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的范读往往能掀起课堂朗读高潮,犹如情感星星之火迅速点燃学生朗读的热情。
1、教师的范读比录音范读离学生距离近,容易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容易树立起学生读好书的信心,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当老师感情真挚地在课堂上范读时,学生听到老师熟悉的声音,会惊讶地发现平时听起来最平常不过的声音也能如此美妙地表情达意,进而学生会思考为什么身边最熟悉最普通的声音能如乐曲般动听美妙?有什么诀窍?他们便情不自禁地模仿起老师的范读,自信地想一试身手,而录音范读中播音员的声音学生不熟悉,离学生距离远,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认为自己与播音员的水平差距甚远,无形中抑制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和自信。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打第三册《郎和小羊》这篇课文时,教者一人分饰狼和小羊两个角色,绘声绘色地读出狼的凶狠、蛮不讲理,读出小羊的温和善良,引得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朗读激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2、教师的范读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成为学生朗读情感的导火索。语音规范、吐字清晰、感情真挚、自然流畅的教师范读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味、气势等等。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咏华山》一课时,教师情真意切地范读:“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抒情、赞叹、饱含热爱。教师良好浓烈的情感,就像涓涓细流一样悄悄流进学生的心田。“啊!、 哇!、远远近近、朵朵白云”等词语范读时气韵充沛,向学生传达丰富的美感,展示华山高耸入云的画面,让学生跨越时空的局限,仿佛置身于华山奇丽的景色间,朗读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以自身情感投入的范读,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与老师、作者的情感形成和谐统一,产生了共鸣。学生的情感一旦被调动起来,在这种情感共通的情绪里,学生形于言色,气韵充沛的朗读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3、教师的范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语言的情味直接地传达给学生,能开掘情感的源流,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适当时机范读,能将自己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对文章含义的理解传达给学生。范读中教师将有必要多读的内容进行多次范读,同时引导学生一边听范读一边想象画面,使他们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内心图像”。尤其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情味的词句,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帮助学生很好的意会、感受。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教师的范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最直接的方式。例如苏教版第三册《青蛙看海》一文中,有一段描写青蛙失望心情的文字,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青蛙的心情,教者一次又一次地范读青蛙的话:“天哪!我没有……也没有……”让学生领悟到小青蛙无比失望的心理,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着读起来。
4、教师的范读是传染语感,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方式,是提升朗读情感敏锐度的手段,是学生感情朗读的催化剂。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蕴含的形象、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情味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苏教版教材第二册《草愿的早晨》一文中这样写:“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铺清新绿的草原醒来了。”这段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想要理解“打破宁静、新绿、醒来”等词语是比较困难的。然而,通过老师的范读:语调轻缓地朗读“宁静”、语调欢快地朗读“打破、醒来”、语调优美地朗读“新绿”,这样,一下子就引导学生体会到了草原早晨的美景,体会到了“新绿”、“醒”等词语的情味,感受到了草原的勃勃生机,达到范读传染语感的效果。学生一旦有了良好的语感,朗读水平自然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5、教师的范读再加上面部“语言”、体态“语言”,能深深吸引学生,使范读不仅仅停留于师读生听、一读一听之间。教师范读时的面部“语言”,如:难受痛苦时的皱眉、高兴快乐时的扬眉.害羞时的低睑、得意时的扬颈等;教师范读时的体态“语言”,如:懊恼时顿顿脚、肯定时的频频点头、关切时上身前倾等,这些无不在视觉上、听觉上给予学生极深的感触。老师发自内心的语调,形之于表的面部语言、体态语言,使学生不仅闻师声,也见师面,临文境,也入文情,如果再配以优美的音乐,范读就成为“美读”了。选样的范读、美读便能将学生的眼睛、耳朵、思绪紧紧抓住,深深地吸引学生。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苏教版《番茄“太阳”》一文时,用慈祥的笑容、温柔的抚摸、关切眼神,再加上入情入境的朗读,生动地再现了一位对残疾女儿无比关爱的父亲的形象。
当然,教师要想进行“范读”教学,自己必须练好朗读基本功,必须充分领悟教材中情感、哲理,自己先受感染,有所感悟,才能饱含情感,“移情”于学生。作为语文教师,亲自“下水”读书,以身示范,教给学生最直接的朗读经验、技巧,给学生以感染,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作者单位:金湖娃艺术小学 江苏】
1、教师的范读比录音范读离学生距离近,容易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容易树立起学生读好书的信心,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当老师感情真挚地在课堂上范读时,学生听到老师熟悉的声音,会惊讶地发现平时听起来最平常不过的声音也能如此美妙地表情达意,进而学生会思考为什么身边最熟悉最普通的声音能如乐曲般动听美妙?有什么诀窍?他们便情不自禁地模仿起老师的范读,自信地想一试身手,而录音范读中播音员的声音学生不熟悉,离学生距离远,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认为自己与播音员的水平差距甚远,无形中抑制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和自信。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打第三册《郎和小羊》这篇课文时,教者一人分饰狼和小羊两个角色,绘声绘色地读出狼的凶狠、蛮不讲理,读出小羊的温和善良,引得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朗读激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2、教师的范读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成为学生朗读情感的导火索。语音规范、吐字清晰、感情真挚、自然流畅的教师范读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味、气势等等。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咏华山》一课时,教师情真意切地范读:“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抒情、赞叹、饱含热爱。教师良好浓烈的情感,就像涓涓细流一样悄悄流进学生的心田。“啊!、 哇!、远远近近、朵朵白云”等词语范读时气韵充沛,向学生传达丰富的美感,展示华山高耸入云的画面,让学生跨越时空的局限,仿佛置身于华山奇丽的景色间,朗读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以自身情感投入的范读,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与老师、作者的情感形成和谐统一,产生了共鸣。学生的情感一旦被调动起来,在这种情感共通的情绪里,学生形于言色,气韵充沛的朗读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3、教师的范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语言的情味直接地传达给学生,能开掘情感的源流,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适当时机范读,能将自己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对文章含义的理解传达给学生。范读中教师将有必要多读的内容进行多次范读,同时引导学生一边听范读一边想象画面,使他们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内心图像”。尤其是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情味的词句,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帮助学生很好的意会、感受。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教师的范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最直接的方式。例如苏教版第三册《青蛙看海》一文中,有一段描写青蛙失望心情的文字,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青蛙的心情,教者一次又一次地范读青蛙的话:“天哪!我没有……也没有……”让学生领悟到小青蛙无比失望的心理,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一起模仿着读起来。
4、教师的范读是传染语感,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方式,是提升朗读情感敏锐度的手段,是学生感情朗读的催化剂。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蕴含的形象、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情味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苏教版教材第二册《草愿的早晨》一文中这样写:“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铺清新绿的草原醒来了。”这段话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想要理解“打破宁静、新绿、醒来”等词语是比较困难的。然而,通过老师的范读:语调轻缓地朗读“宁静”、语调欢快地朗读“打破、醒来”、语调优美地朗读“新绿”,这样,一下子就引导学生体会到了草原早晨的美景,体会到了“新绿”、“醒”等词语的情味,感受到了草原的勃勃生机,达到范读传染语感的效果。学生一旦有了良好的语感,朗读水平自然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5、教师的范读再加上面部“语言”、体态“语言”,能深深吸引学生,使范读不仅仅停留于师读生听、一读一听之间。教师范读时的面部“语言”,如:难受痛苦时的皱眉、高兴快乐时的扬眉.害羞时的低睑、得意时的扬颈等;教师范读时的体态“语言”,如:懊恼时顿顿脚、肯定时的频频点头、关切时上身前倾等,这些无不在视觉上、听觉上给予学生极深的感触。老师发自内心的语调,形之于表的面部语言、体态语言,使学生不仅闻师声,也见师面,临文境,也入文情,如果再配以优美的音乐,范读就成为“美读”了。选样的范读、美读便能将学生的眼睛、耳朵、思绪紧紧抓住,深深地吸引学生。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苏教版《番茄“太阳”》一文时,用慈祥的笑容、温柔的抚摸、关切眼神,再加上入情入境的朗读,生动地再现了一位对残疾女儿无比关爱的父亲的形象。
当然,教师要想进行“范读”教学,自己必须练好朗读基本功,必须充分领悟教材中情感、哲理,自己先受感染,有所感悟,才能饱含情感,“移情”于学生。作为语文教师,亲自“下水”读书,以身示范,教给学生最直接的朗读经验、技巧,给学生以感染,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作者单位:金湖娃艺术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