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教学的新思考x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教学,尤其是我国古典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问题也较多。学生方面,对诗歌的兴趣不及小说与散文,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教师方面,拘泥于体裁与主题的二分,教学设计未能有效进入意境感悟层次,或者有这个意识,但方法不多。这两个方面,构成诗歌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障碍。如何克服诗歌教学的困难?我的想法是,将教学切入点放在青少年普遍喜爱的流行歌曲上,借此激发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递进的模块:
  
  一、诗歌与音乐
  
  “诗乐舞合一”。诗歌与音乐从艺术起源与发展的角度来说,本是一体的。在西方,抒情诗原指由竖琴伴奏的短歌:在中国,无论是《诗经》、汉乐府,还是宋词、元曲,都直接与音乐相关。即使在今天,诗歌与音乐也有着分割不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流行歌曲的歌词仍然属于文学作品中诗歌的范畴。由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诗歌单元的首篇,选用了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的一首歌词《现象七十二变》。在介绍中,编写者写道:“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歌曲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另外,从表现情感的角度而言,诗歌与音乐都注重音调、节奏与韵律,强调意境,中国现代诗歌的“新月派”就明确主张诗歌应当具有“音乐美”。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可将青少年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作为导入,以文学色彩浓郁、语言优美、富于古典意蕴的歌词为例(比如周杰伦的《东风破》《菊花台》,比如罗大佑、黄碧、林夕等人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首先欣赏诗歌的语言文字与音韵之美。
  
  二、经典与流行
  
  在学生对诗歌产生学习兴趣之后,循序渐进,自今到古,由俗转雅,进入教学的中间层面——诗歌的内容、意境与思想,使学生领悟到,虽然不同时代的“流行”不一样,但人类的情感、勇气、品格、理想等永厘价值与精神是不变的。
  教学中可继续选取流行歌曲作为导引,许多流行歌曲直接选用经典诗歌作为歌词,进行谱曲演唱,一方面使作品本身具有容易传诵的语言美与韵律美,另一方面使作品传递出一种普遍的情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戴望舒《雨巷》、徐志摩《再别康桥》、余光中《乡愁四韵》、郑愁予《错误》、席慕蓉《出塞曲》等,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都被谱成流行歌曲广为传唱。这些诗词的内容充满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游子思乡之情,笔调真挚动人,音韵婉转悠长。通过一系列具有共通主题意义的诗词及其相应的流行歌曲欣赏,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的美,从而全面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
  
  三、东方与西方
  
  在教授中国诗歌的同时,也可以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至教学的纵深层次,即以某篇诗歌的内在意蕴为触发点,联系西方的文学作品。兹以《诗经·小雅·采薇》为例作一说明。《采薇》的背景是战争,其篇末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蕴藏了对战争的痛苦体验与理性反思。而“反战”也恰恰是西方现代文学重要的主题之一。约瑟夫·海勒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等,都可以拿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提高学生融贯中西、举一反三的文学欣赏能力。
  我们仍然可以用流行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西方有许多著名的“反战”民谣,如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采用精巧的顶真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描绘战争的残酷与悲惨:
  Blowing In The Wind,以理性的视角反思“男子汉”的定义和战争的本质。这些作品的歌词本身就是动人的诗篇,配以极具感染力的优美旋律,极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并使之产生积极的领悟与回味。
  音乐、韵律、语言、情感、意境、思想蕴涵等多层次的感染,无疑会提高学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诗歌艺术的领悟,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并富有语文昧。
其他文献
一说“细”读,吾人可能以为是美国新批评的话语,但是,我的细读,是对美国新批评的反拨。美国新批评的细读(close reading)是静止、封闭地阅读文本,完全排斥作家经历和社会历史环境。我的细读,恰恰是把文本还原到历史语境和作家特定心境中去的。另外,新批评的细读,限于文学文本,而我则坚信一切文本,不管是文学性的,还是非文学性的,作为细读之对象,是天经地义的。  一  《典论》中之《论文》,不少论者
与当下不少热闹的公开课相比,贾志敏的公开课安静平和。在贾老师的课上很少见到投影设备,他也从来不放音乐,更不用视频助阵,他只用最普通的教具——一块黑板、一支笔。教师泛读、学生朗读,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说、学生写……这些属于语文的教学方法,在贾老师的课堂上都能找得到。笔者尝试从中国传统教育经验的视角来分析贾老师的一堂语文课,并管窥当下优秀语文教学对我国传统教育经验的继承。  一、关于熟读成诵  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让其在世界面前活跃起来,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民族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必然。但在对外推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展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内涵。  延慧著的《以文化为核心的汉语国际推广模式探蠡》共有九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现状;第二章《中国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史
前段时间,我观摩了一节《紫藤萝瀑布》的研讨课,其主要流程如下:  1. 导入:花与人的友好关系体现为两类,一类是花解人语,一类是人解花语……思考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类型,你的依据是什么?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外国诗二首》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该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闪烁着哲理光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诗人普希金在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写的。诗人被迫与世隔绝,内心充满极大的痛苦。诗歌直抒胸臆,以劝告的口吻,清新流畅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的强烈情感,富有人情与哲理的味道。诗人普希金就是真正的英雄,他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
当今语文界关注语文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殊不知,弄清楚语文课程是什么,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唯从本体论、价值观认知,从顶层设计上返璞归真,才是治本之策。  语文课程自白话文转型以来,皆以杜威的实利主义、工具主义为指导思想,形成“阅读—生存本位”教育范式,以培养“语用”技能(即以培育文本阅读技能与应用文、应试文写作技能为重),“应付生活”(生活—生存本位)之需为课程定位,至今仍如是。在为“语用”认知下,
书名:现代性视域下的儒家德育  作者:叶飞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  ISBN:9787303134878  定价:28元  近年来,校园霸凌、伤害事件以及各种校园恶性事件似乎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不仅暴露出校园管理的漏洞,更为深层的问题应该在于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的缺失。一方面,道德是否可教的本体论难题亟待答复,另一方面,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是贯穿首尾的人物,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以《娜塔莎》为题,节选了高植译本的两个片段,第一个是小说第二卷第三部的第14、16节,第二个是第五部的第15节,编者在“话题:人物”中介绍说:娜塔莎在这部作品中是“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在这部鸿篇巨制中,“她由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长成多情多梦的少女,到进入热情奔放的青春时代,到爱情毁灭,到绝望服毒”,“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阅读、写作都是意义的建构与生成,是同一学习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指向写作的阅读尤其富有创造力。[1]基于以上理念,我们从2017年开始,依据人文主题、文本特质和学生需求,以课文为原点,开展了一系列读写贯通的专题学习活动。  譬如九年级下册《词四首》。从文学角度看,这四首词是豪放词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作品,四位作者虽处于不同时代,历经不同波折,但均心系
《尊严》(人教社大纲修订版四年级下册,2002年12月版)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尊严,赢得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课文写了哈默与杰克逊大叔的几次对话。在对话中,哈默称呼杰克逊大叔都用“您”,杰克逊大叔称呼哈默都用“你”,如:  哈默:“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杰克逊大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你做。”  哈默:“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