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诗二首》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该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闪烁着哲理光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诗人普希金在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写的。诗人被迫与世隔绝,内心充满极大的痛苦。诗歌直抒胸臆,以劝告的口吻,清新流畅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的强烈情感,富有人情与哲理的味道。诗人普希金就是真正的英雄,他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未选择的路》托物言志,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首诗也是诗人弗罗斯特在自己追求诗歌理想道路的过程中遭遇的心灵困境经历的真实写照,朴实自然,哲理丰富,情感交织,深沉隽永。诗歌用了树林、路、荒草、落叶等形象,具有象征意义。这两首诗歌在文体上与前两篇相比发生了变化,也为单元作品注入了新的阅读样式。
本课既是自读课文,教学就要紧扣单元要求與重点,再结合课文的个性,在前面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两篇散文积累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课上充分让学生自读实践,以深入体味这种写法的妙处。
一、问诗——选择自读之路
实录一
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一下单元提示和阅读提示,注意一下关键信息。
(自读)
生: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
师:怎样学习托物言志?
生:学习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师:关于这两首外国诗歌,你还能说出什么?
生:第一首直抒胸臆,第二首用了许多形象。
师:那按照单元目标,我们主要学习哪一首?
生:《未选择的路》。
师:第一首怎么办?
(生沉默)
师:再看看单元导语,有没有发现?
生: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
师:这样咱们就大致得出了这一节课的自读思路——自读第二首,学习托物言志;联读第一首,以直抒胸臆比较托物言志。很显然,“物”即为“路”。大家根据前两篇课文的学习经验,说说读完作品往往要思考哪些问题?
生:未选择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路上有些什么?
生:有没有可能遇到什么?
生:诗人在路上会想到什么?
师:大家的问题基本上是围绕路的特点和诗人的内心情感来思考的。大家自读时候的自我发问就是阅读的自我导引。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两个主要问题去朗读,思考。
(生自己朗读)
自读课文教学是由教读课文向学生课外自读的过渡,需要学生积累单元前面教读课文的学得经验,进而在自读课文中习得阅读这种类型作品的能力。既然是自读,可以自我发问,让自己的阅读行为逐步展开,走向深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发问的问题主流倾向可以看出,这些问题都是符合课文情境的必思问题,是绕不开的问题。学生会自我生成高质量的问题,就是高质量自我阅读的见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本单元散文《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的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无非指向“紫藤萝有怎样的特点”“一棵()的小桃树”或“作者对待‘紫藤萝’与‘小桃树’有怎样的情感”之类,它们也是具有普适性、规律性的问题,是解读与思考的一般思路,也就是读书的方法思路。因此,自读课文让学生去发问,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关键环节。充分放手,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就会进发智慧的火花。这也启示我们,在教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在某种意义上,引领学生洞察教师的发问角度与文章的关系,或者教师发问的问题先后排列与自己学习的先后逻辑的密切关系同样重要。“教”的顺序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的思路。“教”的思路暗示着“学”的思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践行要学得的学习思路。因此,教读课文学习思路的指导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指导成果,就在自读课文的自读中得到进一步练习、巩固。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会自己设计自读主问题,并能够在课文中梳理出自读的框架思路,自读才会更好地发生,学生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才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读诗——行路上的遐思
实录二
师:请大家围绕“未选择的路,一条()的路”去读诗,并体会一下诗人流露的情感;再把视角转换到选择的路上有什么,读一读,深入体会。我们再交流。
(生自读,交流)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未选择的路,一条美丽的路。从“极目望去”可以看出诗人喜欢它,它很迷人。
生:从“荒草萋萋”可以判断出未选择的路风景美丽。
师:两名同学一个根据具体的动作,一个根据构成对比的逆向思维读出“美丽”一词,真是机智有理!(板书:美丽动作逆向)
生:未选择的路,一条热闹的路。从“幽寂”一词可以得出,选择的路“幽寂”,言下之意就是未选择的路比较热闹。
师:有道理!
生:未选择的路,一条平坦的路。我也是根据“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反向思考的。
生:未选择的路,一条热闹却没有多少新奇的路。因为很多人走过,所以也没有多少新奇。
师:很合理的推想。大家一起读,体味流露的情感。“黄色的树林里”,预备,起!(齐读)
师:读读,你能体味出怎样的感情呢?
生:遗憾之情。
生:留恋不舍。
生:充满憧憬之情。
生:未能选择的感伤、犹豫。
师:哪里有犹豫?
生:“在那路口久久伫立”,这就是在选择,久久不能作出选择。
师:深刻!细腻!第一节诗歌,大家再来齐读。
弗罗斯特的这条未选择的路是怎样一条路,需要学生在读诗歌时沉潜到诗歌的语言内部去感悟。自读诗歌,尤其需要强调学生个体的阅读和体验。这一环节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出自普遍性的视角,标题也暗示了这一点。这些也是理解诗歌的初阶问题,简单易懂。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给阅读教学设计带来警示:阅读教学的起步问题的角度至关重要。阅读教学的展开,很大意义上要以利于构建学生视角的阅读思路并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不能一上来就从一个隐蔽的、琐碎的个性设计为起点。实际上,这样的问题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的普遍规律。事实上,他们很可能面临了一个蹩脚的思维起点问题。而这个蹩脚的起点,学生自我阅读时很难发现。自读课文教学需要深入浅出,让学生容易动起来。这样,学生的自我行为与相互激发的行为才会更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度才会更大,课堂才更有自读之效。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读得比较细腻,并且隐藏着一些读书、思维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是无意识的,就需要教师捕捉、明确,帮助他们形成有意识的经验总结。一方面,根据动作、神情等细节去判断,需要对文本细读,这就是语文中关键的“以文逮意”(王荣生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回答也隐藏了逆向思维方法。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个看得见的思维实践活动。“荒草萋萋”“幽寂”“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逆向思考迁移便得出了“美丽”“热闹”“平坦”,学生从中可以真实体验到语言与思维、读书与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语文课要读、品、悟,但是如何读、品、悟?不可虚无宽泛,需要在具体的节点慢慢思考,品读。这样一个清晰的思维过程,会让学生触摸到思维的脉搏,他们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学得,心中才会有语文的真实存在。语文由此不再是不可捉摸的感性表达,其中同样存在着逻辑性的、有规律的理性思维。学生从中感受到新鲜的东西,兴趣才会由此激发。语文课上的思维训练,就是要启发学生体味具体的字、词、句、段、篇彼此之間的关系,会运用语言文字去思考、理解,由浅入深地推想、判断,让深度阅读发生。因此,无论是读诗歌,还是读散文、小说,语言深处的思维训练需要教师隐入其中,并有力指导学生去思考。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就可以在“此处”放一“杠杆”,帮助他们形成意识,并现场运用,现场读得,学生便会于碧波深处发现珍奇。
实录三
师:大家再结合选择的路上有些什么来交流一下。
生:萋萋的荒草。
生:丛生的荆棘。
生:险峻的山石。
生:接连的坑洼。
生:枯黄的树叶。
师:这一点从哪里可以读出来?
生:“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师:哪一个词可以再添加进去形容树叶?
生:“满地”,枯黄满地的树叶。
师:大家刚才用了逆向思维去思考,现在可不可以往前延展思维?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
师:再往下想呢?
生:冰冷的飞雪。
生:凛冽的寒风。
生:孤独的身影。
生:凶猛的野兽。
师:也很合情理。
生:自己深深浅浅的脚印。
生:别人冷嘲的目光。
师:这名同学将两条路,将两条路上的人联系起来思考,发现了更多。很好!诗人在路上可能会想到什么?
生:可能有点后悔。
生:也许有点害怕。
生:我觉得还有孤独。
生:要坚定地走下去。
生:一往无前地走下去,无怨无悔。
师:害怕、后悔、孤独有没有想到过。
生:有。前文“久久伫立”时候应该想得到。
师:既然是经过反复思考选择的,也就像大家所说的一往无前,咬紧牙往前走。大家能够前后联系地阅读很可贵。
这一环节是围绕着选择的路而展开交流的。相对于上一环节,视角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由未选择的路到选择的路,思维递进深入,为体悟诗人选择之后的内心作出铺垫;另一方面,由路的特点到路上可能所遇到的想象,语言活动的方式从而也发生变化,更能够激起学生读诗歌的兴趣。好的诗歌总能给人无尽的想象,含义隽永而饱满。我们读诗歌,重要的也是想象。在这一环节的想象之中,教师同样渗入了思维点拨指导。第一环节实践并总结出了逆向思维,反着走;这一环节则是前延性思维,向前走。这就是诗歌阅读之中的思维训练,清晰、具体而灵动。不至于一谈到诗歌或是诗歌教学,就是“多读”。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深入下去,把“读”转化成清晰可感的行为操作,使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找到清晰的思维路径,触摸到语言的脉搏,进而可以思考出更多的东西,否则语文课堂就会缺乏力度。有了清晰的思维方向,学生就更有读书、思维的乐趣,去展开具体的想象。想象愈加丰富具体,学生对诗人内心体悟得就愈加深刻透彻,对诗歌的情感世界才会有更加完整的理解。
香港理工大学祝新华教授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列出阅读能力的六种元素: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和创意。其中,伸展就是在理解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隐含信息。可以推断句子的深层含义,可以推断篇章未阐述而又有理可推的内容,可以推断作者、文内人物隐含的心理情绪等,也可以推断篇章隐含的作者心态、主旨或写作意图等。布鲁姆认知领域六层次学习目标也在“领会”这一层级之中对想象、推断有所阐述。因此,进行多维度的阅读思考,展开旨远的语言活动,就可以让心灵走得更远。
诗人表达想象的语言形式也暗含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采用意象式的表达来彰显途中遭遇。这一环节符合学习诗歌的体式要求。
三、悟诗——路,属于自己
实录四
师:大家看看,这一单元是学习托物言志,为何要把直抒胸臆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放在一起呢?
生:可能是以此来比较,让我们更加清楚托物言志的特点。
师:说得真好。阅读提示告诉我们,诗歌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大家再读读诗歌,看看要读出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得把哪些词语读好?
(生读,重点关注“不要”“须要”“相信吧”“一切”“一切都”等)
师:我们能不能也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之后再续写一句?来,相信吧,……(学生思考)
生:彩虹定会在风雨之后来临。
生:太阳必定穿过乌云。
生:阳光定会照耀大地。
师:我们将两首诗歌一起读一下。预备,起!
师: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会作出很多的选择,有犹豫,有困苦,有孤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坚定地走下去,就会有自己的春天。
统编本教材比较清晰地构建了阅读能力发展系统,对读书与思维尤其关注。每一个单元对读书的具体指导和能力要求都有清晰的说明。在《外国诗二首》这一单元中,单元导语清晰地写道:“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本课编者安排了两篇诗歌,其目的很明确,就是更清楚地学习托物言志,并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深化学习,拓展思维。学生从中也学到了读书和思维的方法。教材的这种编排似乎也是出于“陌生化”的原则,即将两首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的诗歌放在一起,产生“陌生化”的表象,给学生以思考的兴趣与情感的触动。教师在处理上,让《未选择的路》成为“详写”,作为主要学习任务,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成为“略写”,作为辅助性学习任务。既为衬托,就在感受直抒胸臆的基础上穿插语言实践,添加一句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情感的诗句,来巩固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就将朗读、感受、表达融合在了一起。添加诗句是教师的预设,需要教师在自读过程中相机穿插,灵活投入,以辅助自读。
诗歌的意义很丰富,教师要做的是激活学生对一首诗的读解,而不是提供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可以采用暂避策略。因为诗歌在舍去背景的情况下同样能够读得丰富,把核心旨意读懂,这使得诗歌的社会意义更大。学生可以在课后查阅诗人的资料,继续进行自读。
在自读教学上,仿佛也是在选择路途。学生尽可能自己设计出自读思路和主问题,在自我“野外求生”之中,更清晰自己的所需所缺,而后自我寻找,自力补给,将自己的学习之路走好。或者,这就是自读教学更远的目标。
本课既是自读课文,教学就要紧扣单元要求與重点,再结合课文的个性,在前面学习《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两篇散文积累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课上充分让学生自读实践,以深入体味这种写法的妙处。
一、问诗——选择自读之路
实录一
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一下单元提示和阅读提示,注意一下关键信息。
(自读)
生: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
师:怎样学习托物言志?
生:学习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师:关于这两首外国诗歌,你还能说出什么?
生:第一首直抒胸臆,第二首用了许多形象。
师:那按照单元目标,我们主要学习哪一首?
生:《未选择的路》。
师:第一首怎么办?
(生沉默)
师:再看看单元导语,有没有发现?
生: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
师:这样咱们就大致得出了这一节课的自读思路——自读第二首,学习托物言志;联读第一首,以直抒胸臆比较托物言志。很显然,“物”即为“路”。大家根据前两篇课文的学习经验,说说读完作品往往要思考哪些问题?
生:未选择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路上有些什么?
生:有没有可能遇到什么?
生:诗人在路上会想到什么?
师:大家的问题基本上是围绕路的特点和诗人的内心情感来思考的。大家自读时候的自我发问就是阅读的自我导引。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两个主要问题去朗读,思考。
(生自己朗读)
自读课文教学是由教读课文向学生课外自读的过渡,需要学生积累单元前面教读课文的学得经验,进而在自读课文中习得阅读这种类型作品的能力。既然是自读,可以自我发问,让自己的阅读行为逐步展开,走向深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发问的问题主流倾向可以看出,这些问题都是符合课文情境的必思问题,是绕不开的问题。学生会自我生成高质量的问题,就是高质量自我阅读的见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本单元散文《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的教学中,教师的问题无非指向“紫藤萝有怎样的特点”“一棵()的小桃树”或“作者对待‘紫藤萝’与‘小桃树’有怎样的情感”之类,它们也是具有普适性、规律性的问题,是解读与思考的一般思路,也就是读书的方法思路。因此,自读课文让学生去发问,就是很好地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关键环节。充分放手,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就会进发智慧的火花。这也启示我们,在教读课文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在某种意义上,引领学生洞察教师的发问角度与文章的关系,或者教师发问的问题先后排列与自己学习的先后逻辑的密切关系同样重要。“教”的顺序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的思路。“教”的思路暗示着“学”的思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践行要学得的学习思路。因此,教读课文学习思路的指导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指导成果,就在自读课文的自读中得到进一步练习、巩固。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会自己设计自读主问题,并能够在课文中梳理出自读的框架思路,自读才会更好地发生,学生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才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读诗——行路上的遐思
实录二
师:请大家围绕“未选择的路,一条()的路”去读诗,并体会一下诗人流露的情感;再把视角转换到选择的路上有什么,读一读,深入体会。我们再交流。
(生自读,交流)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未选择的路,一条美丽的路。从“极目望去”可以看出诗人喜欢它,它很迷人。
生:从“荒草萋萋”可以判断出未选择的路风景美丽。
师:两名同学一个根据具体的动作,一个根据构成对比的逆向思维读出“美丽”一词,真是机智有理!(板书:美丽动作逆向)
生:未选择的路,一条热闹的路。从“幽寂”一词可以得出,选择的路“幽寂”,言下之意就是未选择的路比较热闹。
师:有道理!
生:未选择的路,一条平坦的路。我也是根据“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反向思考的。
生:未选择的路,一条热闹却没有多少新奇的路。因为很多人走过,所以也没有多少新奇。
师:很合理的推想。大家一起读,体味流露的情感。“黄色的树林里”,预备,起!(齐读)
师:读读,你能体味出怎样的感情呢?
生:遗憾之情。
生:留恋不舍。
生:充满憧憬之情。
生:未能选择的感伤、犹豫。
师:哪里有犹豫?
生:“在那路口久久伫立”,这就是在选择,久久不能作出选择。
师:深刻!细腻!第一节诗歌,大家再来齐读。
弗罗斯特的这条未选择的路是怎样一条路,需要学生在读诗歌时沉潜到诗歌的语言内部去感悟。自读诗歌,尤其需要强调学生个体的阅读和体验。这一环节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出自普遍性的视角,标题也暗示了这一点。这些也是理解诗歌的初阶问题,简单易懂。这在某种意义上也给阅读教学设计带来警示:阅读教学的起步问题的角度至关重要。阅读教学的展开,很大意义上要以利于构建学生视角的阅读思路并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不能一上来就从一个隐蔽的、琐碎的个性设计为起点。实际上,这样的问题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的普遍规律。事实上,他们很可能面临了一个蹩脚的思维起点问题。而这个蹩脚的起点,学生自我阅读时很难发现。自读课文教学需要深入浅出,让学生容易动起来。这样,学生的自我行为与相互激发的行为才会更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度才会更大,课堂才更有自读之效。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读得比较细腻,并且隐藏着一些读书、思维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是无意识的,就需要教师捕捉、明确,帮助他们形成有意识的经验总结。一方面,根据动作、神情等细节去判断,需要对文本细读,这就是语文中关键的“以文逮意”(王荣生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回答也隐藏了逆向思维方法。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个看得见的思维实践活动。“荒草萋萋”“幽寂”“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逆向思考迁移便得出了“美丽”“热闹”“平坦”,学生从中可以真实体验到语言与思维、读书与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语文课要读、品、悟,但是如何读、品、悟?不可虚无宽泛,需要在具体的节点慢慢思考,品读。这样一个清晰的思维过程,会让学生触摸到思维的脉搏,他们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学得,心中才会有语文的真实存在。语文由此不再是不可捉摸的感性表达,其中同样存在着逻辑性的、有规律的理性思维。学生从中感受到新鲜的东西,兴趣才会由此激发。语文课上的思维训练,就是要启发学生体味具体的字、词、句、段、篇彼此之間的关系,会运用语言文字去思考、理解,由浅入深地推想、判断,让深度阅读发生。因此,无论是读诗歌,还是读散文、小说,语言深处的思维训练需要教师隐入其中,并有力指导学生去思考。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就可以在“此处”放一“杠杆”,帮助他们形成意识,并现场运用,现场读得,学生便会于碧波深处发现珍奇。
实录三
师:大家再结合选择的路上有些什么来交流一下。
生:萋萋的荒草。
生:丛生的荆棘。
生:险峻的山石。
生:接连的坑洼。
生:枯黄的树叶。
师:这一点从哪里可以读出来?
生:“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师:哪一个词可以再添加进去形容树叶?
生:“满地”,枯黄满地的树叶。
师:大家刚才用了逆向思维去思考,现在可不可以往前延展思维?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秋天。
师:再往下想呢?
生:冰冷的飞雪。
生:凛冽的寒风。
生:孤独的身影。
生:凶猛的野兽。
师:也很合情理。
生:自己深深浅浅的脚印。
生:别人冷嘲的目光。
师:这名同学将两条路,将两条路上的人联系起来思考,发现了更多。很好!诗人在路上可能会想到什么?
生:可能有点后悔。
生:也许有点害怕。
生:我觉得还有孤独。
生:要坚定地走下去。
生:一往无前地走下去,无怨无悔。
师:害怕、后悔、孤独有没有想到过。
生:有。前文“久久伫立”时候应该想得到。
师:既然是经过反复思考选择的,也就像大家所说的一往无前,咬紧牙往前走。大家能够前后联系地阅读很可贵。
这一环节是围绕着选择的路而展开交流的。相对于上一环节,视角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由未选择的路到选择的路,思维递进深入,为体悟诗人选择之后的内心作出铺垫;另一方面,由路的特点到路上可能所遇到的想象,语言活动的方式从而也发生变化,更能够激起学生读诗歌的兴趣。好的诗歌总能给人无尽的想象,含义隽永而饱满。我们读诗歌,重要的也是想象。在这一环节的想象之中,教师同样渗入了思维点拨指导。第一环节实践并总结出了逆向思维,反着走;这一环节则是前延性思维,向前走。这就是诗歌阅读之中的思维训练,清晰、具体而灵动。不至于一谈到诗歌或是诗歌教学,就是“多读”。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深入下去,把“读”转化成清晰可感的行为操作,使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找到清晰的思维路径,触摸到语言的脉搏,进而可以思考出更多的东西,否则语文课堂就会缺乏力度。有了清晰的思维方向,学生就更有读书、思维的乐趣,去展开具体的想象。想象愈加丰富具体,学生对诗人内心体悟得就愈加深刻透彻,对诗歌的情感世界才会有更加完整的理解。
香港理工大学祝新华教授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列出阅读能力的六种元素: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和创意。其中,伸展就是在理解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隐含信息。可以推断句子的深层含义,可以推断篇章未阐述而又有理可推的内容,可以推断作者、文内人物隐含的心理情绪等,也可以推断篇章隐含的作者心态、主旨或写作意图等。布鲁姆认知领域六层次学习目标也在“领会”这一层级之中对想象、推断有所阐述。因此,进行多维度的阅读思考,展开旨远的语言活动,就可以让心灵走得更远。
诗人表达想象的语言形式也暗含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采用意象式的表达来彰显途中遭遇。这一环节符合学习诗歌的体式要求。
三、悟诗——路,属于自己
实录四
师:大家看看,这一单元是学习托物言志,为何要把直抒胸臆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放在一起呢?
生:可能是以此来比较,让我们更加清楚托物言志的特点。
师:说得真好。阅读提示告诉我们,诗歌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大家再读读诗歌,看看要读出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得把哪些词语读好?
(生读,重点关注“不要”“须要”“相信吧”“一切”“一切都”等)
师:我们能不能也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在“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之后再续写一句?来,相信吧,……(学生思考)
生:彩虹定会在风雨之后来临。
生:太阳必定穿过乌云。
生:阳光定会照耀大地。
师:我们将两首诗歌一起读一下。预备,起!
师: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会作出很多的选择,有犹豫,有困苦,有孤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气馁,坚定地走下去,就会有自己的春天。
统编本教材比较清晰地构建了阅读能力发展系统,对读书与思维尤其关注。每一个单元对读书的具体指导和能力要求都有清晰的说明。在《外国诗二首》这一单元中,单元导语清晰地写道:“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本课编者安排了两篇诗歌,其目的很明确,就是更清楚地学习托物言志,并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深化学习,拓展思维。学生从中也学到了读书和思维的方法。教材的这种编排似乎也是出于“陌生化”的原则,即将两首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的诗歌放在一起,产生“陌生化”的表象,给学生以思考的兴趣与情感的触动。教师在处理上,让《未选择的路》成为“详写”,作为主要学习任务,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成为“略写”,作为辅助性学习任务。既为衬托,就在感受直抒胸臆的基础上穿插语言实践,添加一句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情感的诗句,来巩固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就将朗读、感受、表达融合在了一起。添加诗句是教师的预设,需要教师在自读过程中相机穿插,灵活投入,以辅助自读。
诗歌的意义很丰富,教师要做的是激活学生对一首诗的读解,而不是提供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可以采用暂避策略。因为诗歌在舍去背景的情况下同样能够读得丰富,把核心旨意读懂,这使得诗歌的社会意义更大。学生可以在课后查阅诗人的资料,继续进行自读。
在自读教学上,仿佛也是在选择路途。学生尽可能自己设计出自读思路和主问题,在自我“野外求生”之中,更清晰自己的所需所缺,而后自我寻找,自力补给,将自己的学习之路走好。或者,这就是自读教学更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