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读教学如何读出诗意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河南省2013年度中学(初中组)语文优质课大赛中,一位老师执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课荣获一等奖。整节课以朗读教学为核心,紧扣“狂”字,让学生体味苏轼的豪情壮志。然而细细品味,却感觉这节课的朗读教学缺少一点诗味。
  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是:1、老师导入后板书课题,让学生从板书中找出信息?2、朗读指导。要求学生重点注意三个环节:读通字句,读懂大意,读透感情。3、合作探究,疏通大意。4、让学生找出这首词被称为“豪放词”的理由。5、让学生从这首词中找出既能够概括盛大壮阔的场面、又能够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还能够显示这是一首豪放词的一个字。6、教师范读,学生点评。7、让学生找出表现“狂”的字句?8、教师出示写作背景,让学生用出色的朗读表达对苏轼的敬意。9、教师总结,学生站立朗读,以表达对苏轼最崇敬的豪情。
  整节课,朗读教学占了约三分之二,而且朗读形式也多样。朗读教学可谓实实在在,可为什么却找不到一点诗意呢?这恐怕还是老师在指导朗读诗歌中出现了偏差。
  朗读是诗歌教学的永恒主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什么程度,放弃了朗读,就等于放弃了诗歌教学。但假如读前没有引导,读中没有品味,读后没有感悟,这样一味、单调的读书,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但得不到提升,而且还会扼杀学生学习语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那么,诗歌教学如何读出诗意呢?结合这首词的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引读——入情入境,自我体验
  所谓“引读”,就是在教师导入新课和学生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穿越千年,体察词人的人生况味。赛课教师仅仅这样导入课文:“上节课我们与郑愁予一起倾听《雨说》,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北宋,与苏轼一起《密州出猎》。”简洁是简洁,然则缺少美感,无法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他在22岁时在河南开封应试,就以光彩夺目的才华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所赏识。欧阳修在读了他的文章后,竟然大呼“快哉!快哉!可喜!可喜!”是哪位英才在如此年龄就能得到欧阳修的啧啧称道呢?此人就是苏轼,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吧!这样的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体验,使课堂成为与课内外交流的平台。
  本节课,赛课教师要求学生从“读通字句,读懂大意,读透感情”三个环节去把握朗读后,便提问学生个别读。在学生对词的大意还没弄明白的情况下,就提出这样的要求,难度可想而知。其实,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读后进行范读,让学生对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二、品读——赏析体味、揣摩玩味
  所谓“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诗歌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诗歌中的美点妙要,品出诗歌力透纸背的意蕴。
  本节课,赛课教师也确实引领学生进行品析。如让学生抓住“狂”进行赏析,但当有的学生持不同意见时,老师并未让学生深入思考,而只是强调“狂”这个字既能够概括盛大壮阔的场面、又能够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还能够显示这是一首豪放词。此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深入品读,找出作者“狂”的具体表现。经过剖析,学生是可以找到答案的:1、装备“狂”,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2、随从阵容“狂”,如“千骑卷平冈”。3、观猎场面“狂”,如“为报倾城随太守”。4、志向“狂”,如“亲射虎,看孙郎。”学生理解了“狂”的具体表现后,教师再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自然会孙权射虎般的自信与自豪。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需要抓住这首词的词眼“狂”字,就可以品味作者的语言精妙,理解词人的豪情壮志。而对于这首词为何被称为“豪放派”词作,学生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三、悟读——披情入理、提升素养
  所谓“悟读”,则是教师引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披情入理,深入到作者的心灵深处去朗读。学生欣赏了美,领悟了美,语文素养自然会提升。
  本节课,赛课教师在介绍完写作背景后,仅仅要求学生让学生用出色的朗读表达对苏轼的敬意。试问,出色从何而来?学生的敬意从何而来?
  其实,在品读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词人此时已到了四十不惑的年龄,却为何还意气风发地在这次出猎中作一回少年英雄呢?让他有这种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找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词句。作者以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教师可以继续追问:如果要实现这一理想必须有一个前提,那是什么?学生自然容易找出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提出朗读要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朗读时感情要慷慨高亢,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在朗读时心情急迫。
  当学生触摸到了这位勤政爱民、忧国忧民的苏轼的伟大情怀时,朗读诗作,无论是坐读,还是站读,都能体察到这首词所蕴含的豪放之志了!
  诗言志,词言情。无论是言情言志,诗歌都是文学天空中最耀眼的明星。要想构建寻觅诗歌之美的语文课堂,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享受到诗歌审美的乐趣。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是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也就“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所以,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要把握好教材、学生、教法,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和“浅入深出”。  一、如何做到深入浅出  首先,要深入教材  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这是打造“高效课堂
期刊
感动不是单纯地落泪,不是肤浅地感时伤怀。感动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那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学生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一、用教师的真情感动学生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老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
期刊
素质教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关注的还是怎样“教”课文,怎样引导学生领悟教师研读文本时获得的一些感悟。如何在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增加语文课堂,中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现代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应具有崇高的理性信念,热爱祖国,富于献身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期刊
在日常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阅读一篇篇课文时,我们会发现有许多片段可以大做“文章”。这样的“文章”做一做,可以解决很多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  一、背诵优秀的句段,丰富语言积累,解决言语贫乏、词不达意的难题  小学语文课本的选文,讲究语言的规范准确,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范本。每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大声诵读,精彩的句段还要熟读成诵。保证学生能够记住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  除了背诵
期刊
从教以来,笔者从事的都是初中语文教学,对农村初中生语文作业的“创新自主管理”也摸索出了一些不是“想法”的“想法”,现就来谈谈几点愚见,以期大方之家见教!  一、练习册作业创新设计,我的地盘我做主  练习册是一本很好的辅助资料,它是对教材重要知识的概括与提炼,对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培养的进一步升华。我们的农村学生,他们见识本来就很少,而这样一本好资料无异于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知识与能力的窗户”,几经思虑,
期刊
一、探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交际活动日益活跃、繁荣,口语交际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水族人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很多学生说汉话都不太会,要想用普通话流利说话那就更难了  二、探究的目的  通过提高水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会倾听、会表达、会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期刊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占到分值的35分,是除了作文以外的另一大项。她就像语文教学的一块“高地”,谁拿下了这块高地,谁的语文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大步!  中考现代文阅读一般两篇:一篇是说明文或者议论文;另一篇是散文或者小说。多年的语文教学研究和摸索,证明细节决定成败,老师在教学上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非下功夫不可。  我在教学中总结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步:文体知识,明确无误。  不
期刊
一、激发写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写作。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和能力。比如在听说训练中,要求学生说话注意语调和语态,说话要注意语言美。要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单凭老师课堂上的说教很难有实效。针对这一听说训练
期刊
一、读背名篇名著  从小说到散文到诗歌,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涵盖了我们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冰心的《繁星春水》以其清新明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感受到她爱的哲学;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让人品味生活的经历造就的文笔的厚重;《水浒传》可以让人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精巧的情节构思……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会增强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学生的语感。指导学生重点研读并背诵一些精彩章节。语文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推
期刊
小说是一种“集大成”式的文体,它既有诗歌的浓烈情感,又有散文的散而不乱,更不乏戏剧的矛盾冲突,而它自身的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更使其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我们在进行小说教学的时候, 不应该仅仅是对教参内容的传输。一篇小说的解读是否有终点?如何选用适当的设计才能实现小说课堂的有效教学?这些问题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