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感培养方法例谈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3160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读背名篇名著
  从小说到散文到诗歌,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涵盖了我们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冰心的《繁星春水》以其清新明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感受到她爱的哲学;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让人品味生活的经历造就的文笔的厚重;《水浒传》可以让人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精巧的情节构思……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会增强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学生的语感。指导学生重点研读并背诵一些精彩章节。语文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推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名作,既能积累语言,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其中的精彩章节、篇目,即使教学要求中没有对背诵的明确规定,教师也可以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一部分,不用给学生太多的解释,分析这几个句子是怎样怎样的美,学生自然就会对诗文名篇有深刻认识,语感的形成水到渠成。
  二、训练感情朗读
  朗读训练目标应体现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与环节中,与训练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朗读训练目标,一方面是操作性的要求,积累词句段和语感等内在的语言习惯要求。操作性的具体要求,同应凭借具体的课文内容,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悟等方式来形式;另一方面是态度与习惯之类的要求,如认真朗读,响亮地朗读,注意听别人读等,这些贯穿在训练的每个环节中,要下功夫让每个孩子张开口,能够大声地朗读。多鼓励,重评价,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多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地读;多让那些胆子大的,能力强的到台上来读等,通过这些措施,让每位学生能够张口读书。接着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自然会投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受益匪浅。语感训练效果好。
  三、准确感悟语境
  训练学生通过一种语言现象(信号)直接感悟与此相关的内容,体会到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的语言能力,如李清照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一开头就通过七组叠字,传递出一种凄凉无奈的心情,为全诗定下了低沉凄楚的基调。又如鲁迅的《社戏》中“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从九点多到十点多,从十点多到十一点多,从十一点多到十二点多”。这种看似单调啰唆的语言排列形式,其实是透着新意的,要让学生体会出:一群农家孩子盼着好戏出场却始终等不到的烦躁不安、无可奈何的心情。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是相统一的。让学生从语言形式直接感悟出内容感情,也就提高了语言感受能力。
  四、加强思维训练发展语感
  思维是语文诸要素的核心,加强思维训练是培养语感的必然方向。语感虽带有直觉性、非直觉性,但它又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统一的产物,它既有逻辑思维的成分又有感性的领悟和意会。因此,只有加强思维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语感能力。
  第一,形象思维训练。学生在读的同时。头脑中再现文中描绘的情境,有“身临其境”之感。如读《故乡》时对闰土的前后两次肖像再现,也就加深了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深切思考,从而发掘更深的思想内涵,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一定会加强语感。
  第二,发挥想象和联想,发展语感。想象和联想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尤为重要。课本中安排的课文,可让学生进行再现性联想和创造性联想,如读《天上的街市》让学生再现诗中描绘的情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理想。通过这样的读与想,思维必然得到锻炼,至于联想,学会读到此文或此句或此词要想到与之相关的内容。读到写春的内容,要想到有关的其他这方面的内容,还要想到自己写作的关于春的内容,从中查找距离。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连串的意象,增加了感性材料,锻炼了思维,也就使语感得以加强和发展。
  第三,发散思维训练,深化语感。有一定的语感基础后,在读课文或其他课外书时,由于认识层次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对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有很深的理解。教师要结合课文教学的手段鼓励学生的创新、发现。学生以其年龄阶段特有的好奇、求知心理可以带动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进行发掘。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主张和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不要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同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来表达,时间长了,就使语感得到发展和深化。
其他文献
一、真诚的情感投入  首先,语文教师要钟情于本质丁作,像敬爱父母一样对教学工作付出一片孝敬之心。先秦的庄子说过:“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则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当教师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中时,才可能使教学过程表现出较高的创造性。其次,语文教师一定要钟情于作家人物,替他们倾吐心声,也就是要进人他们作品中的感情世界,这样才能讲出感情来,也只有讲出感情来,才能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感人心者在乎真”。叶圣陶先生说:“想要写作,真是最易萌生的欲望。差不多同想吃想喝的欲望一样。”只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真正的做到打动人、感染人。事实也证明,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流传下来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流露真情实感的作品。可见,是否有真情实感历来就是评价作文的主要标准。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取生活中第一手材料,叙写真实、生动的故事,表达美好的情感。  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就包括知识、能
期刊
高效课堂是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也就“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所以,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要把握好教材、学生、教法,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和“浅入深出”。  一、如何做到深入浅出  首先,要深入教材  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这是打造“高效课堂
期刊
感动不是单纯地落泪,不是肤浅地感时伤怀。感动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那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学生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  一、用教师的真情感动学生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老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只知生硬地
期刊
素质教育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关注的还是怎样“教”课文,怎样引导学生领悟教师研读文本时获得的一些感悟。如何在转变教学理念,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增加语文课堂,中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现代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应具有崇高的理性信念,热爱祖国,富于献身精神,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期刊
在日常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阅读一篇篇课文时,我们会发现有许多片段可以大做“文章”。这样的“文章”做一做,可以解决很多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  一、背诵优秀的句段,丰富语言积累,解决言语贫乏、词不达意的难题  小学语文课本的选文,讲究语言的规范准确,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范本。每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大声诵读,精彩的句段还要熟读成诵。保证学生能够记住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  除了背诵
期刊
从教以来,笔者从事的都是初中语文教学,对农村初中生语文作业的“创新自主管理”也摸索出了一些不是“想法”的“想法”,现就来谈谈几点愚见,以期大方之家见教!  一、练习册作业创新设计,我的地盘我做主  练习册是一本很好的辅助资料,它是对教材重要知识的概括与提炼,对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培养的进一步升华。我们的农村学生,他们见识本来就很少,而这样一本好资料无异于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知识与能力的窗户”,几经思虑,
期刊
一、探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交际活动日益活跃、繁荣,口语交际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水族人民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很多学生说汉话都不太会,要想用普通话流利说话那就更难了  二、探究的目的  通过提高水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会倾听、会表达、会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期刊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占到分值的35分,是除了作文以外的另一大项。她就像语文教学的一块“高地”,谁拿下了这块高地,谁的语文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大步!  中考现代文阅读一般两篇:一篇是说明文或者议论文;另一篇是散文或者小说。多年的语文教学研究和摸索,证明细节决定成败,老师在教学上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非下功夫不可。  我在教学中总结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步:文体知识,明确无误。  不
期刊
一、激发写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写作。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和能力。比如在听说训练中,要求学生说话注意语调和语态,说话要注意语言美。要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单凭老师课堂上的说教很难有实效。针对这一听说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