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史教学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友西先生曾说:“学生若没有感受到具体、形象的历史,不能形成历史的表象,就很难形成历史的概念和认识历史的本质。”思想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政治史和经济史而言,思想史是抽象而生涩的,是历史教学的难点。由于思想史在高考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怎样进行思想史的教学就成为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相关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对高中思想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思想理论的形成与思想家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思想家在面临社会变化和人生重大问题时的思考和顿悟。所以在高中思想史教学中,教师可适当介绍思想家的人生经历,选取与其思想主张相关的史料,将思想家的心路历程呈现给学生。
  例如,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中总结:“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王阳明早年就接触朱熹思想,读遍其著作,还曾按其“格物致知”的教诲格竹七天七夜,可是最终什么也没发现,自己却大病一场。从此,他对朱熹理学产生了怀疑。其间,他因不得志而心志消沉,甚至出入于佛老。正德元年,他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去贵州偏僻山区的“龙场驿站”。在艰难困苦的流放生涯中,他极力排除生死杂念,“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王阳明全集》)。可见,王阳明是在苦练内心意志,试图利用心志战胜险恶的环境。之后有一天他突然大彻大悟,圣人之道先天地固存于吾心,不必外求,所以吾心即道。这一观点不同于朱熹的“求理于事物”,王阳明认为“吾性自足”,而“求理于吾心”,由此创造了他的“心学”基础。
  可以看出,王阳明的人生观和思想的变化以“龙场悟道”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些经历对于“心学”的形成影响深远。笔者节选相关史料,并生动地讲述给学生,使学生从王阳明对朱熹理学态度的变化之中,感悟到王阳明心学与朱熹理学的不同之处。
  二
  思想家的主张不止一个,要想理清这些思想主张之间的联系,就要先构建思想体系。因此,在高中思想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构建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
  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王阳明心学的表述为: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王阳明曾按照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格竹”,结果失败了,经过顿悟,转而向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传习录》)。王阳明提出在自己身上努力的方法,“尽去枝叶,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为学的……江右以后,专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习不滤,出之自有天则……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由此,笔者引导学生把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概括为哲学思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及方法论“致良知、知行合一”。朱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天理”,而“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在此基础上,王阳明认为吾心即良知,就是“天理”,穷理不必向外,对内加强道德修养就行,主张恢复良知,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思想体系,并且与朱熹理学的思想体系相对应。
  三
  在高中思想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起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后,教师还可适当介绍这些思想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具体思想进行思考与分析。
  例如,对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人教版教材一带而过,因此笔者在授课时补充了相关史料。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指出:“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按照这种观点,笔者引导学生对王阳明思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将其概括为现实和思想两个方面。现实方面主要是批判专制;而思想方面主要是解放思想,“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传习录》)。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当下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不断创新,重新研究探讨王阳明心学,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理论认为,语言的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体现。没有及物性,就不足以描述一个过程,及物性可以使人们了解语篇的特点。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是商务英语产品介绍语篇的主要及物性类型。通过这两种类型,语篇呈现出了推介产品和商务交流的言语功能,赋予了商务英语产品介绍语篇语言简洁、形象、富有吸引的文体特点。对商务英语产品介绍语篇的概念功能研究,有助于在商务环境中掌握英语产品介绍语篇系统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中,高一的课堂对教师最具吸引力,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成就感、使命感。初入高中的学生对知识好奇,求知欲强,教师授课轻松、愉快、效率高;而高三的学生则面临高考的压力,不愿在历史这样的学科中花费过多的精力。那么,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呢?如何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潜能呢?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教给学生学习历史
[案例]  在上课时,我按照教学方案,先把探究活动的要求讲了一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把我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告诉给了学生,并要求学生按我的要求去研究和讨论。可当我刚说完我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后,学生就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此,我感到有点奇怪,以前学生都喜欢我把答案告诉给他们,难道这次我的答案有问题吗?  我看到一位学生不仅和同学讲话,而且还带有明显的不满情绪。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课可能讲得有点问题。于是我
一、在意料之外  我在上《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节课时,采用了一则趣味历史题目,以此入题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应坚持的原则。这道题如下:  请选出一位在后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的领袖。有三个候选人,他们分别是:A.笃信巫医,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公升的白兰地,而且有吸食鸦片的纪录;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的
一、政治课堂举例的现状调查  为了解我校思想政治课课堂举例的现状,笔者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本校11位专职政治教师和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100名学生,问卷内容涉及教学诸多方面。通过综合分析全部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出政治课课堂举例存在以下主要现象和问题:个别教师和部分学生轻视、忽视甚至无视课堂举例的重要性,对举例认识不够、准备不足;部分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都不甚了解,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实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有趣易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是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要积极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教学,巧借激趣之“东风”行好思想品德之“船”。以下是笔者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趣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一、故事教学法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学会用故事来讲述生活,让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
高中政治分为《生活与哲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个单元后都设置了综合探究课,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因此综合探究课忽视不得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置之不理,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些做法违背了综合探究课的意义和宗旨教师应重视综合探究课,莫让综合探究课闲置  一、创新教学,上好综合探究课  教师要精心安排探究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
【摘要】在我国英语教学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为学生构建起了最基础的英语概念,使他们对英语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而到了初中则是他们英语水平打下扎实基础并为后期进一步提高提供保障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初中英
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材采取了模块化的编写体例,同一时期的历史内容被分为三个模块: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就会使学生的历史学习缺乏时序性,导致学生把握不住时间线索,无法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二轮复习中进行解决。所以,二轮复习是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关键。下面笔者就以“中国古代史”相关复习为例,谈一谈二轮复习的方法和原则。  一、二轮复习“纵横构造法”  由于二轮复习所涉及的内容较多,
实施新课改以来,政治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经济生活》教材以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消费知识为开篇,然后引出生产、分配和交换,教材线索十分清晰。《经济生活》教材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本政治教材,因此教师要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新授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面我就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相关教学为例,谈一谈高中政治新授课学生学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