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文需用心浅教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难文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硬骨头,本文通过对难文之难进行梳理,提出难文浅教的教学路径和教学策略。通过三维定位法找准目标;依托主目标,找准切入口;优选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对于语义深刻难以理解的课文采用对比含咏的方法,使深意与真情齐现;对于缺少体验无法共情的课文采用悟情于境的方法,使想象与感悟交融;对于教学重点不好把握的课文,独辟蹊径,以形悟神,使教路与文脉共舞,最后达到难点分解,重点集中,高效提质地教。
  关键词:难文;主目标;策略
  何谓“难文”?从课文内容看,难文中不乏语义深刻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从文章情感看,难文往往蕴含着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缺少体验无法共情;就教材解读而言,难文中该教的能教的点很多,教学重点不易把握。总之,难以令学生轻易理解或者难以在规定的课时中完成教学的课文,就是阅读教学中的“难文”。本文以《生命生命》、《怀念母亲》和《匆匆》三篇难文为例,初探难文如何浅教,以此投石探路,开启难文教学破冰之旅。
  一、三维定位法,找准主目标
  何谓“三维定位法”?即一维:课程标准对年段教学的要求,二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三维:文本的语言特点。以《生命生命》为例,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教师要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樂,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文中飞蛾绝境中的挣扎,瓜苗奋力一“冒”都是值得学生去理解、品味的关键词句。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对生命的独特体验,无法一下子理解“生命是什么”,但是他们可以通过飞蛾、瓜苗的表现来感受它们强烈的求生欲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这两件平常的小事都是按照相似的顺序来写的,先描写事物所处的环境,再写逆境中的表现,最后表达作者的感受。因此,本文第一课时的教学主目标就可以确定为“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两个事件的学习,了解作者通过寻常事物在逆境中的表现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生命意义的方法,并学会运用。”
  根据三维定位法我们还可以将第三学段的课文《怀念母亲》的主目标分别定为“通过四则日记的感悟,学习并运用‘触景生情’的特殊写法,感受作者思念祖国的强烈情感。”《匆匆》一文重点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模仿写话,进一步领会用熟悉的事物表现时间匆匆的形象化表达方法,感受时间不可复返,激发珍惜时间的情感。”
  二、依托主目标,找准切入口
  在难文中由于人物的情感与行文的脉络相互缠绕,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找到一个既遵循文路又符合学路的切入点着实不易。此时,就要依托主目标,找到切入口。如《生命生命》一课,主目标是“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两个事件的学习,了解作者通过寻常事物的处境、逆境中的表现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生命意义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围绕这个主目标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框架:(1)以“飞蛾求生”一事为例,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2)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学“瓜苗生长”部分;(3)通过两个事件的对比,找到构段的相似之处:都是从环境、逆境中的表现和作者的感受三方面来写的;(4)仿写。如此一来,从“飞蛾求生”一事切入便一目了然了。
  根据主目标,《怀念母亲》就从四则日记入手:“试比较四则日记,你觉得哪篇日记最能打动你?”其实,比较只是一个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引子,关键还是要学生去深度感悟日记中蕴含的对祖国母亲深深的怀念。而这也是六年级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匆匆》中主目标是“学习作者用熟悉的事物表现时间匆匆的形象化方法”,文中分别写了“八千多日”的匆匆和“一日”的匆匆,于是,切入点就是走进第二自然段探寻——朱自清是怎么写出八千多日的匆匆的?
  三、优选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
  (一)对比含咏,深意与真情齐现
  以《匆匆》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懂作者是怎样把八千多日的匆匆写清楚的,扣“溜”字换词比较,感受时间飞逝、无法挽留的无奈,通过角色替换法和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焦急、害怕与恐惧。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在描写一个日子的匆匆时所例举的事例与平日里自己所做的事的区别,感受形象化描写的妙处,体会作者用习惯得让人淡忘的事情表达时光匆匆所蕴含的淡淡哀愁。
  案例中,教师就是通过两次比较:第一次对“溜”进行换词比较,让学生感受八千多日如水般溜去,悄无声息,不可挽留,那是多么悔恨与急切;第二次用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生活“读书、写字、唱歌、弹琴”与习以为常的生活“起床、洗手、吃饭、睡觉……”进行对比,让学生感知到时间的流逝伴随生活的时时刻刻,体会作者惆怅、惋惜、哀伤的真情。这一教例引发我们思考:对于内容难以理解的难文,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对比含咏,引导学生明深意,悟真情。
  (二)悟情于境,想象与感悟交融
  以《怀念母亲》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试比较四则日记,你觉得哪篇日记最能打动你?为什么?”在交流汇报中引导学生理解“旅居在外的季羡林为什么觉得心里酸酸的,有点凄凉?为什么说这‘凄凉’是‘甜蜜’呢?”从而体会作者的孤独和寂寞,借怀念寻求安慰与宽心的酸楚。在对日记的品悟中引导学生关注怀念的情境,了解“触景生情”的独特写法,进而想象11月20日那天勾起季羡林简直不能忍耐的情境和怀念的情景,写话练习。
  《怀念母亲》一课的情感是学生无法靠已有的经验进行体会的,因此成了学习的难点。特定的情境,特定的心情让触景生情悄然在学生心中生根。想象写话更是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带着情感写,在交流中又深化情感的体验。这一课例为那些学生无法共情的难文打开了一扇破解之窗:借助课文中的特殊情境酝酿情感,引导学生想象拉近读者与作者的情感。
  (三)以形悟神,教路与文脉共舞
  以《生命生命》教学为例,文章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学生靠仅有的经验难以共鸣。我们可以从形式入手,作者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这些生活中的平常小事看到了生命的意义。教学中教师从“飞蛾求生”这一事例入手,分步引导:1.飞蛾是怎样求生的?2.飞蛾这种强烈的求生表现,是在怎样的处境中做出的?3.飞蛾在绝境中的表现,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接下去进行学法迁移,让学生也从这三个方面自学“瓜苗生长”再次感受顽强的生命力。最后对比两部分内容,发现他们都是怎么通过平常小事写出生命的意义的?并选择生活中的事例,学习作者的写法,从三方面写出生命的意义!
  《生命生命》一文可教的点很多:文章内容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文章表达形式的学习……教学重点一时间难以抉择。案例中教师跳开内容理解入手的常规教法,直接从表达形式切入教学。“飞蛾求生”和“瓜苗生长”两个事件都从“怎样求生”“在怎样的环境中求生”“作者的感受如何”三个方面去品悟,再通过两段文字的对比,发现了共同的规律。教师的教学思路与课文的行文脉络和谐共舞。这一段教学提示我们:面对内容理解困难,主旨领会较难的文章,教师可以从表达形式入手,独辟蹊径,实现教路与文脉的统一,同样能收获精彩。
  总之,浅教并非浮光掠影地点到为止,也不是放羊式地教个过场,而是撷取值得教,最能被学生接受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地教。难文教学切忌故弄玄虚,力求深入浅出,紧抓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年段的特点寻求有益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路径。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倡导教师要为高中生创设开放的、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地理课堂。尤其是随着“以生为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在评价一节地理课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便2是高中生在地理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才能够让不同层次的高中生都能够参与到地理教学中,并由此形成了参与式教学法这一教学体系。本文便对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進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写作教学中的弊端和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依据学生写作心理进行写作教学的观点和措施,以切实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大投入、小产出”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心理;写作能力;教学实践探索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具备良好写作能力的意义,不仅在于在中考、高考中取得较高的语文考试成绩,更在于写作是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所以,无论是对于初中生
期刊
摘要:“道德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孩子们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师德 师爱 平等  一、正人正己,德高为
期刊
“大语文”提法由来已久,非为本位主义的自高自大,的确是语文的作用实在太大,必须担当起根基重任,并且还要影响辐射其他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大语文”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加语文教学的渠道、凝聚语文教学的合力的变革性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大语文”应该是关爱学生感知人性的语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语文,组织学生开展对话的语文。也就是说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来源于
期刊
历史学科素养是历史学科课程的立足之本。《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5年)》提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2)史料实证: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3)历史理解: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4)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这一愿望很难实现,但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首要负责人,一定要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来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认真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教育改革;班主任;问题;工作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逐渐从叛逆走向成熟,没有了初中时期的懵懂、冲动,而是学会了理性的看待问题和与人相处,更是学会了承担责
期刊
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涵师生人文素养、思维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当我们把视角投向新一轮课改之时,我们必须冲破传统备课的种种戒律清规,透视教师备课的真正意义,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诠释教学设计的本质内涵。  那么,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我们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凸显上述功能及其特征呢?我想最关键的就是要创新设计策略。  一、文本解读——设计之前提。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尚处在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写作学习中一步步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写作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集成文字去展现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让孩子们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写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以“三中”(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为主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按猫画虎,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文本、作者对话,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语文文本大都是以情、景交融生成,要想学生能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就需要借助文本的情景特征,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语文学习情境,在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
期刊
摘要: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突出重点,让识字分三步走,让学生学会独立运用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学会方法,独立识字,使学生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还培养了识字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手段、独立运用、三步、能力。  九年义务教材吸收了教改中的经验,从发展学生的的语言入手,在教学中既能完成阅读任务,又能提高识字效率,我们注重了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一、重视培养识字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