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中国现在的教育是关门来干的,只有思想,没有行动。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所以,那种教育是死教育,不是行动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意思显而易见:中国的教育只是死水一潭式的传授旧知识的教育,而不是充满生命力的创新教育。时至今日,这种“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象还是存在,尽管新课程改革已是如火如荼,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除了功利的因素外,更多的是教师们理念的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
一、儿童阅读的现状探析
受应试教育影响,阅读染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我们曾经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学生阅读的兴趣以漫画为主,童话、故事、儿童诗等题材备受冷落;教辅材料和作文指导书因其特殊的作用而成为阅读量最大的书种。学校疏于课外阅读指导,家庭不够重视,使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被束之高阁。
当然,让我们欣慰的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儿童爱读书、乐读书,一到节假日就让父母陪着去书店选书、买书,并养成了每天读书甚至不读几页书难以入睡的习惯,但是还存在着种种不足。一是放任自流的课外阅读,只要求学生多读,但读无指导,读无要求,读无交流,读无范围;二是读的效果听之任之,处于随意、无序的状态,缺乏整体推进和目标序列的规划。
二、应运而生的生态阅读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其核心就是“生活即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今天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新课程观认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构成课程的素材。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语文课本提供的阅读量极其有限。“学好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学习其他学科也需要阅读,因为阅读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愉悦人生。我们深深感到:引领儿童走进阅读的天地,尽己所能地针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和推广阅读指导工作,我们责无旁贷。
生态阅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它能积极改变学生们的阅读状态,给学生们营造生态的生长环境,让他们轻轻松松地享受阅读的快乐。生态阅读体现了一种大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走向更为丰富而广阔的生活空间,是“生活语文教学理念”的很好体现。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就是生物的原始状态,一切都保持着自然的本性,没有过度开发,没有环境污染。生态阅读倡导的是一种自然的、符合未成年人阅读年龄特点的阅读状态,倡导纸质阅读,引导建立未成年人阅读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首先,它应该是健康的。生态的前提是绿色健康。当前的阅读环境纷乱多杂,生态阅读为儿童提供了健康的阅读资源,营造纯净的阅读空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情趣。其次,它应该是自由的。儿童读书时,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心灵是舒畅的,是舒展的,不带一点儿压力,没有背负家长沉重的期望,也不是为明天的考试做准备。第三,它应该是自在的。生态阅读纯粹出于儿童精神成长的需求,关照他们当下的生命体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的苦差事,让儿童在享受阅读乐趣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智慧得到丰盈。第四,它应该是自主的。儿童是阅读的主体,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放手让他们自主阅读,追求儿童的阅读乐趣,享受他们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三、植根大地的生态阅读
生态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让阅读落到实处,让儿童热爱阅读、快乐阅读,从而成为一种习惯呢?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陶行知先生提出过著名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根据“学的法子”来确定“教的法子”,这与新课标把学生作为发展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本着这样的思想,教师应蹲下身子看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展示的舞台,让生态阅读植根于大地,逐步走进校园,走近每一个学生。
(一)构建生态阅读书目序列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对于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儿童没有鉴赏、选择的能力,学校、老师挑选、推荐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材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保证了生态阅读的健康。学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习惯与能力、阅读表达、阅读技能等多方面出发,构建不同年级的生态阅读书目系列。
生态阅读不可能像语文课那样有统一的教材,但是必须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必须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建构书目序列。在新华书店服务部的帮助下,我校语文老师进行了讨论,整理了一批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按照年级特点,构建了各年级的系列生态阅读书目。教师们可以根据各年级推荐的经典书目,精心设计指导方法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营造生态阅读书香氛围
良好的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含着潜在的教育意义。生态阅读关注儿童的阅读兴趣,从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做起。
1.开放学校阅览室
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或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图书也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我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基本保证每个年级有一间图书室,里面的图书进行不定期地流通,保证学生阅读有地方、有时间、有内容。我们还根据教室特点,在四年级设立了开放式的阅览室,在班级门口设立年级图书角,学生在课间、完成作业后等空余时间都可以随手取来阅读,享受阅读乐趣。 2.设立班级图书角
以营造书香校园为出发点,倡导图书进教室,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立了班级图书柜,打造“班级微图书馆”,建立书香班级。通过努力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我们班级里,书可以分为“桌上书”“书包书”和“书架书”,在不同时间阅读。“桌上书”是阅读课上读的,“书包书”是随时随地翻阅的,“书架书”是大家随时随地地交换读的,学生们还有睡觉前浏览的“枕边书”。
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师生共享交换好书、班级订购报刊或者参与学校图书漂流活动等方式,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建立书香班级,打造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
3.美化校园大环境
布置美化书香校园,学校加强校园阅读氛围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香气。
在校园内开辟开放式读书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营造溢满书香的生态阅读氛围,使学生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
(三)加强生态阅读方法指导
生态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种自主并不是放任式的,而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我们以年级为单位确定了生态阅读的课题,每个年级有一位老师根据给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上一节阅读指导的公开课,再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研讨、改进,一次次实践,为学生推开了一扇阅读之窗。
如四年级的老师就《夏洛的网》上了一节阅读指导课,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夏洛的网》的主要内容,赏析精彩片段,体会夏洛和威尔伯之间演绎的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并以《夏洛的网》为例,初步指导课外阅读的主要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积累语言材料,丰富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引导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然,这样的阅读指导也是多角度、多方位的,有的是新书推荐,有的选择阅读欣赏,有的进行技术指导,有的一起分享读书成果。在和谐的生态人文环境中,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团队。
围绕生态阅读,这样的课刚刚起步,教师还在阅读指导课中不断摸索、探究研讨,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真正成为学生生态阅读的引路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生态阅读展评活动
学校围绕生态阅读,定期开展各级各类的有关活动,设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成果,激发自主阅读的愿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将阅读活动制度化,尝试进行多元阅读评价。
各班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各种读书活动,如低年级以绘本为主,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中年级以“聊书”为主,聊书更为自主,更具个性,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选择合自己“胃口”的篇章介绍,可谓不拘一格;高年级以引导思考为主,以手抄报、演讲比赛、个性化读书笔记等形式激发学生留下读书的痕迹。
学校也会定期评选班级的“阅读新星”,根据各班参与各项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给予表扬,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也予以表彰。同时充分用好学校办的《小百花》报,各年级每月上传学生的阅读佳作,教师写好点评,向校报推荐,择优发表。
新华书店也对我校的生态阅读很感兴趣,每学期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征文活动,好的作品在新华书店进行展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我校还建立亲子读书会和家校互动阅读平台,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老师、家长、孩子一起阅读,互动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加深情感交流,扩大生态阅读的范围。
陶行知先生早在1926年就提出:“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可以这样说,课堂改革的效益是有限的,儿童阅读的收获是无限的。生态阅读,是所谓“带得走”的素质,它激发了学生的生活力,唤醒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也唤起了教师的生命激情,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让我们自觉担负起推进儿童阅读的责任,既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又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借着生态阅读的舞台,享受幸福的生态世界,凸显立体多元的“悦”读功效,让生态阅读之花越开越旺,使阅读成为习惯,陪伴学生一生。?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外阅读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
一、儿童阅读的现状探析
受应试教育影响,阅读染上了浓重的功利色彩。我们曾经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学生阅读的兴趣以漫画为主,童话、故事、儿童诗等题材备受冷落;教辅材料和作文指导书因其特殊的作用而成为阅读量最大的书种。学校疏于课外阅读指导,家庭不够重视,使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被束之高阁。
当然,让我们欣慰的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儿童爱读书、乐读书,一到节假日就让父母陪着去书店选书、买书,并养成了每天读书甚至不读几页书难以入睡的习惯,但是还存在着种种不足。一是放任自流的课外阅读,只要求学生多读,但读无指导,读无要求,读无交流,读无范围;二是读的效果听之任之,处于随意、无序的状态,缺乏整体推进和目标序列的规划。
二、应运而生的生态阅读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其核心就是“生活即教育”。“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今天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不谋而合。新课程观认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构成课程的素材。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语文课本提供的阅读量极其有限。“学好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学习其他学科也需要阅读,因为阅读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愉悦人生。我们深深感到:引领儿童走进阅读的天地,尽己所能地针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和推广阅读指导工作,我们责无旁贷。
生态阅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它能积极改变学生们的阅读状态,给学生们营造生态的生长环境,让他们轻轻松松地享受阅读的快乐。生态阅读体现了一种大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走向更为丰富而广阔的生活空间,是“生活语文教学理念”的很好体现。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就是生物的原始状态,一切都保持着自然的本性,没有过度开发,没有环境污染。生态阅读倡导的是一种自然的、符合未成年人阅读年龄特点的阅读状态,倡导纸质阅读,引导建立未成年人阅读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首先,它应该是健康的。生态的前提是绿色健康。当前的阅读环境纷乱多杂,生态阅读为儿童提供了健康的阅读资源,营造纯净的阅读空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情趣。其次,它应该是自由的。儿童读书时,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愿,心灵是舒畅的,是舒展的,不带一点儿压力,没有背负家长沉重的期望,也不是为明天的考试做准备。第三,它应该是自在的。生态阅读纯粹出于儿童精神成长的需求,关照他们当下的生命体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的苦差事,让儿童在享受阅读乐趣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智慧得到丰盈。第四,它应该是自主的。儿童是阅读的主体,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放手让他们自主阅读,追求儿童的阅读乐趣,享受他们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三、植根大地的生态阅读
生态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让阅读落到实处,让儿童热爱阅读、快乐阅读,从而成为一种习惯呢?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陶行知先生提出过著名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根据“学的法子”来确定“教的法子”,这与新课标把学生作为发展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本着这样的思想,教师应蹲下身子看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展示的舞台,让生态阅读植根于大地,逐步走进校园,走近每一个学生。
(一)构建生态阅读书目序列
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对于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儿童没有鉴赏、选择的能力,学校、老师挑选、推荐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材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保证了生态阅读的健康。学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习惯与能力、阅读表达、阅读技能等多方面出发,构建不同年级的生态阅读书目系列。
生态阅读不可能像语文课那样有统一的教材,但是必须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必须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建构书目序列。在新华书店服务部的帮助下,我校语文老师进行了讨论,整理了一批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按照年级特点,构建了各年级的系列生态阅读书目。教师们可以根据各年级推荐的经典书目,精心设计指导方法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营造生态阅读书香氛围
良好的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蕴含着潜在的教育意义。生态阅读关注儿童的阅读兴趣,从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做起。
1.开放学校阅览室
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或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图书也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我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基本保证每个年级有一间图书室,里面的图书进行不定期地流通,保证学生阅读有地方、有时间、有内容。我们还根据教室特点,在四年级设立了开放式的阅览室,在班级门口设立年级图书角,学生在课间、完成作业后等空余时间都可以随手取来阅读,享受阅读乐趣。 2.设立班级图书角
以营造书香校园为出发点,倡导图书进教室,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立了班级图书柜,打造“班级微图书馆”,建立书香班级。通过努力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我们班级里,书可以分为“桌上书”“书包书”和“书架书”,在不同时间阅读。“桌上书”是阅读课上读的,“书包书”是随时随地翻阅的,“书架书”是大家随时随地地交换读的,学生们还有睡觉前浏览的“枕边书”。
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师生共享交换好书、班级订购报刊或者参与学校图书漂流活动等方式,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建立书香班级,打造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
3.美化校园大环境
布置美化书香校园,学校加强校园阅读氛围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香气。
在校园内开辟开放式读书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营造溢满书香的生态阅读氛围,使学生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
(三)加强生态阅读方法指导
生态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这种自主并不是放任式的,而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我们以年级为单位确定了生态阅读的课题,每个年级有一位老师根据给学生推荐的阅读书目上一节阅读指导的公开课,再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研讨、改进,一次次实践,为学生推开了一扇阅读之窗。
如四年级的老师就《夏洛的网》上了一节阅读指导课,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夏洛的网》的主要内容,赏析精彩片段,体会夏洛和威尔伯之间演绎的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并以《夏洛的网》为例,初步指导课外阅读的主要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积累语言材料,丰富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引导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然,这样的阅读指导也是多角度、多方位的,有的是新书推荐,有的选择阅读欣赏,有的进行技术指导,有的一起分享读书成果。在和谐的生态人文环境中,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团队。
围绕生态阅读,这样的课刚刚起步,教师还在阅读指导课中不断摸索、探究研讨,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真正成为学生生态阅读的引路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生态阅读展评活动
学校围绕生态阅读,定期开展各级各类的有关活动,设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积累阅读成果,激发自主阅读的愿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将阅读活动制度化,尝试进行多元阅读评价。
各班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各种读书活动,如低年级以绘本为主,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中年级以“聊书”为主,聊书更为自主,更具个性,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选择合自己“胃口”的篇章介绍,可谓不拘一格;高年级以引导思考为主,以手抄报、演讲比赛、个性化读书笔记等形式激发学生留下读书的痕迹。
学校也会定期评选班级的“阅读新星”,根据各班参与各项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给予表扬,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也予以表彰。同时充分用好学校办的《小百花》报,各年级每月上传学生的阅读佳作,教师写好点评,向校报推荐,择优发表。
新华书店也对我校的生态阅读很感兴趣,每学期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征文活动,好的作品在新华书店进行展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我校还建立亲子读书会和家校互动阅读平台,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老师、家长、孩子一起阅读,互动交流,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加深情感交流,扩大生态阅读的范围。
陶行知先生早在1926年就提出:“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可以这样说,课堂改革的效益是有限的,儿童阅读的收获是无限的。生态阅读,是所谓“带得走”的素质,它激发了学生的生活力,唤醒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也唤起了教师的生命激情,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让我们自觉担负起推进儿童阅读的责任,既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又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借着生态阅读的舞台,享受幸福的生态世界,凸显立体多元的“悦”读功效,让生态阅读之花越开越旺,使阅读成为习惯,陪伴学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