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下,新颖的教学方式好先进的教学手段让课堂五彩缤纷,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课堂亮起来了、动起来了、响起来了。声光电、唱念打,各种手段纷纷登场,把课堂装扮得花枝招展......语文公开课的课堂教学都是那么华丽,那么热闹。我们听课者都会陶醉于小手常举、小口常开的气氛,满足于多媒体全方位轰炸和教师的激情奔放,欣赏于皆大欢喜的评价艺术。当我静下心来时,常常在思索:语文课堂上五彩缤纷、沸沸扬扬的表象里,涵盖的究竟是什么?学生们在这样看似热闹的课堂里,學到的又是什么?
各种不同形式的视觉艺术支撑语文课堂;从内容上看,语文课越来越像科学课、历史课、政治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等不同学科知识充斥语文课堂。形象地说法是:语文像个筐,什么都能装。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在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可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语文这门学科不和谐的现象,使我们的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缺失呢?首先,这是否与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关呢?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了“全面”,而对“核心”问题却有所忽视。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性质,在把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机地统一起来时,是否厚此薄彼有失偏颇了呢?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性言说上,消耗在人文熏陶上,语言文字的训练淡化了,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所忽视了。防止语文课的缺失,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加强语文意识,重视基础训练”的话题,对语文教学的重心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不要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理解课大家知道,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有不同的目的任务。阅读理解是“通过书面言语的感知获得意义的思维过程”(《教育大辞典》),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每一个阅读者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必经的过程。简而言之,“读懂了”阅读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阅读教学就不同了,它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打基础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理解内容,而且要关注语言文字载体本身的物质存在。其实,所谓课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章”)的意义就包含着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只要内容意义而忽视形式意义,是不完全的阅读教学。两者统一得好,教学得法,是可以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性境界的。多数情况下,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即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这不错,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不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课文进得去而出不来,有时需要“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推敲词语,领悟一下句式,理一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不能只见其“一”,而是要从“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学习中得了“法”,再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这就举一反三形成了阅读能力。
笔者认为,时下盛行的一些观摩课研究课活动,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把课上得真实、朴实、扎实,为广大教师做出榜样,而不要搞得花样繁多、华而不实,带来负面效应。 再是要正确对待阅读教学中的练习设计问题。阅读教学中的练习随着阅读教学的深入,大致可分为理解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运用性练习等等。练习设计要优化,要重视综合性、灵活性与创造性,但必须建立在实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防止和克服以提倡个性化阅读为名,随意安排无明确目的、无明确要求、无实际效果的练习。也不能为培养创新精神,好高骛远,连必要的抄抄写写也废弃了。像达·芬奇画蛋那样,任何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的,而且打得越牢固越深厚,发展的潜力越大。问题在于即使是抄抄写写这样的练习,也得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把它搞得富有情趣。总之,在小学阶段,严格的字词句篇基本功训练,是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是学习语文永恒的主题,是有识之士反复强调的,切不可有所忽视。
不要淡化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意识 笔者所说的语文意识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有清醒而明晰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意念,始终不忘记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哪些情形是语文意识淡薄的表现呢? 一是学生在个体阅读以后交流感悟体验的时候,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所说的内容,诸如意思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创意,至于语言表达得如何就不计较了。有时还以“你懂是懂的,就是说不清楚”,或“你想得很深呀,就是话没有说好”来原谅学生。二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的时候,有时利用文本表达上的含蓄蒙眬或留下的空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去补充,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丰富;有时需要课内外联系,引入课外的阅读材料(包括网上的),进行对比阅读,交流读后感受。这些时候往往时间仓促,不容学生经过比较鉴别、分析归纳的思维活动,然后付诸言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好事没有做到位,没有做踏实,拓展性阅读徒具形式而已。三是把上述口语交流的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的时候,以为内容基本正确就可以了,文字表达方面的评议往往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甚至就根本不加评议。说了就算完了,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句子佶屈聱牙也无足轻重。此外,还有诸如经常引入没有或少有语文含量的游戏活动和多媒体等等,非语文现象随处可见。
加强语文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树立“无时不语文”的思想,时时处处都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以下这些都是教师语文意识的彰显:首先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训练意识。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都是训练语言表达。既然是训练语言表达,都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学生内容“说不清楚”,怎么能说是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呢?要想内容表达得清楚深刻,就得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语言中寄寓、栖息着思想。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语言流畅了就是思想舒展了,语言准确精练了就是思想精致深邃了。再是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时间,有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意识。阅读是表达的基础。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不断内化书面语言,不断丰富充盈自己的语言库存。学过的词汇和句子在练习表达时,能不时显于笔下或口语之中。而不是一味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头脑里固有的语言)来表达,与吸纳书面语言脱离开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最后,教师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教师应十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表达的欲望与困惑,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与必要的点拨,使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不准确到准确、不熟练到熟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如登山,正是在教师的指引扶助下一步一步,逐步到达理想的境界的。
各种不同形式的视觉艺术支撑语文课堂;从内容上看,语文课越来越像科学课、历史课、政治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等不同学科知识充斥语文课堂。形象地说法是:语文像个筐,什么都能装。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染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在沉闷与乏味,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可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语文这门学科不和谐的现象,使我们的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缺失呢?首先,这是否与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关呢?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读与写的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改应该有利于加强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重视了“全面”,而对“核心”问题却有所忽视。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性质,在把人文精神的熏陶与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机地统一起来时,是否厚此薄彼有失偏颇了呢?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感悟体验的生成性言说上,消耗在人文熏陶上,语言文字的训练淡化了,语文工具的掌握有所忽视了。防止语文课的缺失,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加强语文意识,重视基础训练”的话题,对语文教学的重心作一些必要的调整。
不要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理解课大家知道,阅读理解与阅读教学有不同的目的任务。阅读理解是“通过书面言语的感知获得意义的思维过程”(《教育大辞典》),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这是每一个阅读者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必经的过程。简而言之,“读懂了”阅读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而阅读教学就不同了,它是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独立阅读打基础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理解内容,而且要关注语言文字载体本身的物质存在。其实,所谓课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章”)的意义就包含着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两个方面,只要内容意义而忽视形式意义,是不完全的阅读教学。两者统一得好,教学得法,是可以达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性境界的。多数情况下,教学还是要走一个来回,即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内容的。
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强调书声琅琅,情意浓浓。这不错,但不能以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教学如歌,教学过程有时高亢激越有时低吟慢咏,是有节奏有起伏的。不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于情感的激动之中,课文进得去而出不来,有时需要“跳出”课文来看课文,推敲推敲词语,领悟一下句式,理一理作者的思路等等,求得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不能只见其“一”,而是要从“这”一篇、“这”一段、“这”一句的学习中得了“法”,再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这就举一反三形成了阅读能力。
笔者认为,时下盛行的一些观摩课研究课活动,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把课上得真实、朴实、扎实,为广大教师做出榜样,而不要搞得花样繁多、华而不实,带来负面效应。 再是要正确对待阅读教学中的练习设计问题。阅读教学中的练习随着阅读教学的深入,大致可分为理解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运用性练习等等。练习设计要优化,要重视综合性、灵活性与创造性,但必须建立在实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防止和克服以提倡个性化阅读为名,随意安排无明确目的、无明确要求、无实际效果的练习。也不能为培养创新精神,好高骛远,连必要的抄抄写写也废弃了。像达·芬奇画蛋那样,任何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掌握都是从最基本的练习开始的,而且打得越牢固越深厚,发展的潜力越大。问题在于即使是抄抄写写这样的练习,也得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把它搞得富有情趣。总之,在小学阶段,严格的字词句篇基本功训练,是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是学习语文永恒的主题,是有识之士反复强调的,切不可有所忽视。
不要淡化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意识 笔者所说的语文意识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有清醒而明晰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意念,始终不忘记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哪些情形是语文意识淡薄的表现呢? 一是学生在个体阅读以后交流感悟体验的时候,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所说的内容,诸如意思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有创意,至于语言表达得如何就不计较了。有时还以“你懂是懂的,就是说不清楚”,或“你想得很深呀,就是话没有说好”来原谅学生。二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的时候,有时利用文本表达上的含蓄蒙眬或留下的空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去补充,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去丰富;有时需要课内外联系,引入课外的阅读材料(包括网上的),进行对比阅读,交流读后感受。这些时候往往时间仓促,不容学生经过比较鉴别、分析归纳的思维活动,然后付诸言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好事没有做到位,没有做踏实,拓展性阅读徒具形式而已。三是把上述口语交流的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的时候,以为内容基本正确就可以了,文字表达方面的评议往往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甚至就根本不加评议。说了就算完了,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句子佶屈聱牙也无足轻重。此外,还有诸如经常引入没有或少有语文含量的游戏活动和多媒体等等,非语文现象随处可见。
加强语文意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树立“无时不语文”的思想,时时处处都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以下这些都是教师语文意识的彰显:首先有明确的语言表达训练意识。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都是训练语言表达。既然是训练语言表达,都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学生内容“说不清楚”,怎么能说是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呢?要想内容表达得清楚深刻,就得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语言中寄寓、栖息着思想。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语言流畅了就是思想舒展了,语言准确精练了就是思想精致深邃了。再是学生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时间,有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意识。阅读是表达的基础。教师有意引导学生不断内化书面语言,不断丰富充盈自己的语言库存。学过的词汇和句子在练习表达时,能不时显于笔下或口语之中。而不是一味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头脑里固有的语言)来表达,与吸纳书面语言脱离开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最后,教师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教师应十分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表达的欲望与困惑,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及时给予学生以鼓励与必要的点拨,使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由不准确到准确、不熟练到熟练。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如登山,正是在教师的指引扶助下一步一步,逐步到达理想的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