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朗诵实际上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要点是‘心悟口诵’。因为‘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饱含着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唐江澎老师语)而不是一味地卖弄声音和所谓的技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消除这种朗读的“固定声腔”,只有经过了“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叶圣陶先生语),领略了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有时是难以言传的美,进而融入自己的体验后,朗读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关键词】讲解;朗读;默读;速读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了这乐章中的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问题之一:重讲解轻朗读
初中的语文课堂较之小学,也许是随着教学任务的增加,也许是迫于中考的压力,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讲解”,学生们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越来越少。没有熟读,就开始讲解;没有熟读,就开始提问;没有熟读,就开始讨论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课堂上常常会有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
古人说“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中心、写作方法这些结论,或者说这几条“鱼”送给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重视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教授语)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朗读,我国历史上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朗读感悟的事例,如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白居易读到口舌生疮,蔡文姬靠诵读回忆父亲的文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的古训,都证明了读者自身朗读、体味的重要。语文学习要注重过程,靠朗读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无须长篇累牍地讲解。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和深邃哲理,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岂不更好?
问题之二:默读速读代朗读
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尤其是八、九年级的语文教师,为在课堂上节省时间,习惯于采用让学生们默读速读课文的形式。默读速读代替了朗读,成为课堂上阅读文本的主流阅读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朗读得不到训练,朗读能力会越来越差。也势必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不应只是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外加口与耳才好”,开口诵读的时候,不仅调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会成倍提高。加强朗读教学,还可增强记忆,加深识记的牢固程度。据研究,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尽管朗读的速度比默读慢,朗读的效果在某些方面却大大超出了默读、速读,确实是学习中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尤其在诗歌、散文和文言文的教学中,更应重视课堂朗读教学。
当然,课堂上采用何种阅读形式,要依文体而定、依学生而定,灵活对待,既要突出朗读的重要,又不能总让其在课堂上“一统江山”。
问题之三:“固定声腔”读文章
著名特级教师唐江澎多年从事朗读教学的研究,他指出: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文章,存在着一种“固定声腔”。这种“固定声腔”不同于古人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而进行的吟唱,也不同于古人带有一定声腔的吟诵。它表现在无论什么文章,遇到抒情就把声音提高,也有节奏、轻重音、语速快慢等的处理,但因没经过用心理解、用情体味,则不够准确、到位,往往拖腔拖调,给人读得很“投入”的虚假做作感觉。
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朗诵实际上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要点是‘心悟口诵’。因为‘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饱含着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唐江澎老师语)而不是一味地卖弄声音和所谓的技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消除这种朗读的“固定声腔”,只有经过了“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叶圣陶先生语),领略了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有时是难以言传的美,进而融入自己的体验后,朗读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问题之四:教师范读缺失
当今的语文课堂,加之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教师范读愈来愈少见了。许多教师,或以自己的普通话不够规范为理由,或以自己的声音不够完美为借口,动辄就是“请听录音”,或指派读得不错的学生范读。
想当年寿镜吾先生读书时自得其乐,在学生们面前读得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的情形,給学生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漪在学习李后主的《浪淘沙》和辛弃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也曾对老师出神入化的朗诵佩服得五体投地;老舍听一位老先生范读了几十行《伊利亚特》后,才真正爱上了荷马史诗。有人说,教师在每篇课文开讲之前,如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情纯正地给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了美的享受,那么,他的教学目的就差不多达到一半了。这不无道理。教师范读往往更容易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达成共鸣,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产生对语文的浓浓兴趣。
总而言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好学生朗读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行动起来,注重练就朗读硬功,锤炼教学技能,及时改变这些“怪现状”,给课堂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朗读这曲乐章才能奏出更加优美动人、雄壮有力的旋律!
【关键词】讲解;朗读;默读;速读
“好文自应琅琅读”,“教学千法读为本”,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学习,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了这乐章中的几个不和谐的音符:
问题之一:重讲解轻朗读
初中的语文课堂较之小学,也许是随着教学任务的增加,也许是迫于中考的压力,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讲解”,学生们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越来越少。没有熟读,就开始讲解;没有熟读,就开始提问;没有熟读,就开始讨论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课堂上常常会有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
古人说“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中心、写作方法这些结论,或者说这几条“鱼”送给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重视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教授语)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朗读,我国历史上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朗读感悟的事例,如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白居易读到口舌生疮,蔡文姬靠诵读回忆父亲的文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的古训,都证明了读者自身朗读、体味的重要。语文学习要注重过程,靠朗读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无须长篇累牍地讲解。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情味,读出意境,读出神韵,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和深邃哲理,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岂不更好?
问题之二:默读速读代朗读
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尤其是八、九年级的语文教师,为在课堂上节省时间,习惯于采用让学生们默读速读课文的形式。默读速读代替了朗读,成为课堂上阅读文本的主流阅读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朗读得不到训练,朗读能力会越来越差。也势必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认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不应只是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外加口与耳才好”,开口诵读的时候,不仅调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会成倍提高。加强朗读教学,还可增强记忆,加深识记的牢固程度。据研究,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此,尽管朗读的速度比默读慢,朗读的效果在某些方面却大大超出了默读、速读,确实是学习中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尤其在诗歌、散文和文言文的教学中,更应重视课堂朗读教学。
当然,课堂上采用何种阅读形式,要依文体而定、依学生而定,灵活对待,既要突出朗读的重要,又不能总让其在课堂上“一统江山”。
问题之三:“固定声腔”读文章
著名特级教师唐江澎多年从事朗读教学的研究,他指出: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文章,存在着一种“固定声腔”。这种“固定声腔”不同于古人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而进行的吟唱,也不同于古人带有一定声腔的吟诵。它表现在无论什么文章,遇到抒情就把声音提高,也有节奏、轻重音、语速快慢等的处理,但因没经过用心理解、用情体味,则不够准确、到位,往往拖腔拖调,给人读得很“投入”的虚假做作感觉。
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朗诵实际上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要点是‘心悟口诵’。因为‘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饱含着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唐江澎老师语)而不是一味地卖弄声音和所谓的技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消除这种朗读的“固定声腔”,只有经过了“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叶圣陶先生语),领略了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有时是难以言传的美,进而融入自己的体验后,朗读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问题之四:教师范读缺失
当今的语文课堂,加之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教师范读愈来愈少见了。许多教师,或以自己的普通话不够规范为理由,或以自己的声音不够完美为借口,动辄就是“请听录音”,或指派读得不错的学生范读。
想当年寿镜吾先生读书时自得其乐,在学生们面前读得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的情形,給学生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漪在学习李后主的《浪淘沙》和辛弃疾的《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也曾对老师出神入化的朗诵佩服得五体投地;老舍听一位老先生范读了几十行《伊利亚特》后,才真正爱上了荷马史诗。有人说,教师在每篇课文开讲之前,如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情纯正地给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了美的享受,那么,他的教学目的就差不多达到一半了。这不无道理。教师范读往往更容易让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文本达成共鸣,陶醉其中,爱其所爱,恨其所恨,产生对语文的浓浓兴趣。
总而言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课堂,没有教好学生朗读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行动起来,注重练就朗读硬功,锤炼教学技能,及时改变这些“怪现状”,给课堂朗读以时间的保证、质量的保证,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朗读这曲乐章才能奏出更加优美动人、雄壮有力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