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找到临床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医院正确输出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结果,提高肠道致病菌检验质量。方法:根据自身检验工作经验及广泛调查临床肠道致病菌检验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问题根源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及建议。结果与结论: 临床肠道致病茵检验与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肠道致病菌感染的检验质量,必须提高日常检验质量水平才能符合临床要求。
[关键词] 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检验质量
目前,最常用的肠道致病菌检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法是首先将细菌分离培养后通过菌落计数和菌落形态、染色特征、生化反应等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该方法是细菌鉴定的金标准方法,但是其耗时费力。ELISA 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检测,与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相比较,缩短了检测时间,但是仍然需要细菌培养这一步,至少需要 24-48 小时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且该方法灵敏度较低难以满足低浓度细菌的检测。PCR 技术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点是较高的灵敏度,但是 PCR 对检验鉴定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下面就肠道致病菌检测鉴定方面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1.各种检验鉴定方法中的常见问题:
在临床对肠道致病菌的检验中,经常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传统培养法中病原微生物检测主要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性状,需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一系列生化反应,耗时长,操作烦琐,对检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检验人员经常不太重视常规标本的处理,在检验器材的灭菌不到位或检验人员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杂菌污染,由于菌株不纯,其在鉴定过程中同时表现出两种以上细菌的生化特征,造成结果复杂和不可重复性。另外,肠道致病菌鉴定中, 我们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生化检测数值鉴定,而生化指标经常会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干扰而对结果造成影响。
ELISA 方法检测中,前期的细菌培养步骤仍然存在常规标本处理不当和杂菌污染等问题,另外,ELISA 方法本身检测灵敏度限制,对低灵敏度样本经常会出现漏检,出现假阴性结果。另外肠道致病菌的变异广泛存在,变异后的沙门氏菌的抗原结构会发生一些改变, 因某些因素( 如药物) 的影响也可使细菌的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壁发生破坏或破损, 从而引起特性改变,这些改变均会造成检验鉴定结果的错误。
PCR方法是目前灵敏度较高,操作较为简单省时的一种检验鉴定手段,但该方法对仪器要求及检验人员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检验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检验人员的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实验环境的气溶胶污,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发生。另外对低致病菌载量的样本仍然需要短时间的培养才能保证DNA提取的质量和检验灵敏度。
2.检验用培养基和诊断试剂的选择问题
目前微生物培养基和诊断试剂来源多样,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检验室在选择使用的培养基或诊断试剂时,应该注意产品的质量。上述3种检验方法均不同程度的需要使用到培养基,而针对不同的检验方法学,培养基的选择也有不同,许多医院并未考虑到这点,如在PCR方法检验时是不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的。因此,正确的选择使用质量较好的培养基和诊断试剂对检验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3.微生物检验室条件及检验人员素质问题
调查中发现,由于医院自身条件的限制,一方面有部分医院进行肠道致病菌的检验鉴定没有专门的微生物检验室和无菌室以保证检验质量。另一方面有医院在有独立的微生物检验室和无菌室,但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检验过程及实验室管理混乱,在这样的检验条件下,难以保证检验质量。检验人员方面,较多医院在人员职责安排上处于混乱,部分微生物检验人员三级知识还有待提高,人员管理与职责安排方面还需要严格明确。部分医院肠道标本的显微镜检验及微生物培养接种等操作由肠道门诊护士进行,这是严重影响检验质量且不允许的。
4. 对策和建议
4.1微生物检验室严格区分检验区和无菌区,取样间应与厕所区分开。制订严格的微生物检验室管理条例及操作规范,对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检验室管理及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培训,不符合要求者禁止进行微生物检验。对临床送检门诊医生或护士职责沟通并进行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取样培训,区分工作职责,将取样人员、送样人员及检验人员固定并区分,严格禁止非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正确取样,保证检验标本质量。
4.2重视日常检验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工作不能只做定期的质量评估。而是要强调每天的质量控制工作,并要保证必须的经费投入。检验室负责人应不定时的进行检验室、无菌室、取样室进行管理检查,并对参与到肠道致病菌检测的取样人员、送样人员及检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及不规范的行为。尤其是在培养法或PCR方法的检验过程中,应严格防止操作过程中造成菌落及样本污染或检验环境的污染。
4.3检验用的培养基和诊断试剂的选择应该符合所使用的方法学需求,检验人员应该在检验中寻找到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供应商。正确的保存和使用培养基和诊断试剂,并确保所有培养基或诊断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在一批次的培养基或诊断试剂产生质量问题时,需要及时发现并更换。另外,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按照说明书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并定时的进行维护和保养。
总之,肠道致病菌检测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临床医生正确诊治及用药治疗的基础保证,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切断肠道致病菌传染的可能性。若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结果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出现误检、漏检或出现假阳性结果,不仅对患者健康或生命造成威胁,还有可能造成致病菌的广泛传染,导致严重危害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所有参与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的部门或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检验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谢益君,曹利君,陈米娜,等.776例腹泻患者肠道致病菌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3, 25(8):48-50.
[2]杜镇镇.以肠道致病菌检测为基础的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探索[J].科学时代,2012(11).
[3]姜美娟,梁冰.人体肠道菌群定量技术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3): 281-283.
[关键词] 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检验质量
目前,最常用的肠道致病菌检测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法是首先将细菌分离培养后通过菌落计数和菌落形态、染色特征、生化反应等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该方法是细菌鉴定的金标准方法,但是其耗时费力。ELISA 方法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检测,与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相比较,缩短了检测时间,但是仍然需要细菌培养这一步,至少需要 24-48 小时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且该方法灵敏度较低难以满足低浓度细菌的检测。PCR 技术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点是较高的灵敏度,但是 PCR 对检验鉴定操作者的要求较高。下面就肠道致病菌检测鉴定方面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1.各种检验鉴定方法中的常见问题:
在临床对肠道致病菌的检验中,经常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传统培养法中病原微生物检测主要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性状,需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一系列生化反应,耗时长,操作烦琐,对检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检验人员经常不太重视常规标本的处理,在检验器材的灭菌不到位或检验人员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杂菌污染,由于菌株不纯,其在鉴定过程中同时表现出两种以上细菌的生化特征,造成结果复杂和不可重复性。另外,肠道致病菌鉴定中, 我们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生化检测数值鉴定,而生化指标经常会受到许多偶然因素的干扰而对结果造成影响。
ELISA 方法检测中,前期的细菌培养步骤仍然存在常规标本处理不当和杂菌污染等问题,另外,ELISA 方法本身检测灵敏度限制,对低灵敏度样本经常会出现漏检,出现假阴性结果。另外肠道致病菌的变异广泛存在,变异后的沙门氏菌的抗原结构会发生一些改变, 因某些因素( 如药物) 的影响也可使细菌的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壁发生破坏或破损, 从而引起特性改变,这些改变均会造成检验鉴定结果的错误。
PCR方法是目前灵敏度较高,操作较为简单省时的一种检验鉴定手段,但该方法对仪器要求及检验人员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检验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检验人员的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实验环境的气溶胶污,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发生。另外对低致病菌载量的样本仍然需要短时间的培养才能保证DNA提取的质量和检验灵敏度。
2.检验用培养基和诊断试剂的选择问题
目前微生物培养基和诊断试剂来源多样,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检验室在选择使用的培养基或诊断试剂时,应该注意产品的质量。上述3种检验方法均不同程度的需要使用到培养基,而针对不同的检验方法学,培养基的选择也有不同,许多医院并未考虑到这点,如在PCR方法检验时是不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的。因此,正确的选择使用质量较好的培养基和诊断试剂对检验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3.微生物检验室条件及检验人员素质问题
调查中发现,由于医院自身条件的限制,一方面有部分医院进行肠道致病菌的检验鉴定没有专门的微生物检验室和无菌室以保证检验质量。另一方面有医院在有独立的微生物检验室和无菌室,但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检验过程及实验室管理混乱,在这样的检验条件下,难以保证检验质量。检验人员方面,较多医院在人员职责安排上处于混乱,部分微生物检验人员三级知识还有待提高,人员管理与职责安排方面还需要严格明确。部分医院肠道标本的显微镜检验及微生物培养接种等操作由肠道门诊护士进行,这是严重影响检验质量且不允许的。
4. 对策和建议
4.1微生物检验室严格区分检验区和无菌区,取样间应与厕所区分开。制订严格的微生物检验室管理条例及操作规范,对检验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检验室管理及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培训,不符合要求者禁止进行微生物检验。对临床送检门诊医生或护士职责沟通并进行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取样培训,区分工作职责,将取样人员、送样人员及检验人员固定并区分,严格禁止非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正确取样,保证检验标本质量。
4.2重视日常检验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工作不能只做定期的质量评估。而是要强调每天的质量控制工作,并要保证必须的经费投入。检验室负责人应不定时的进行检验室、无菌室、取样室进行管理检查,并对参与到肠道致病菌检测的取样人员、送样人员及检验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及不规范的行为。尤其是在培养法或PCR方法的检验过程中,应严格防止操作过程中造成菌落及样本污染或检验环境的污染。
4.3检验用的培养基和诊断试剂的选择应该符合所使用的方法学需求,检验人员应该在检验中寻找到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供应商。正确的保存和使用培养基和诊断试剂,并确保所有培养基或诊断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在一批次的培养基或诊断试剂产生质量问题时,需要及时发现并更换。另外,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按照说明书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并定时的进行维护和保养。
总之,肠道致病菌检测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临床医生正确诊治及用药治疗的基础保证,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切断肠道致病菌传染的可能性。若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结果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出现误检、漏检或出现假阳性结果,不仅对患者健康或生命造成威胁,还有可能造成致病菌的广泛传染,导致严重危害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所有参与肠道致病菌检验鉴定的部门或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检验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谢益君,曹利君,陈米娜,等.776例腹泻患者肠道致病菌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3, 25(8):48-50.
[2]杜镇镇.以肠道致病菌检测为基础的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探索[J].科学时代,2012(11).
[3]姜美娟,梁冰.人体肠道菌群定量技术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3): 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