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儿童“梦”的故园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a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改,把舞台的展示和创造还给了学生,课堂成为师生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实现创造和创新的时空,让学生在课堂的水解中,互动、联想、共生、润泽生命。作为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通古论今,而且要蹲下身来看学生,挺起胸膛进课堂。所谓蹲下身来,指的是卸下承重的包袱,抖擞精神,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美”起来。如果缺少师生的互动、缺少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缺少灵气的对话和人文精神的体验感悟与构建,就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对教师的反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切实注意诱发、引领与对话,在引导学生创新学习中舒展心灵,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鼓励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一、有故事陪伴的课堂不枯燥
  不少读者爱看小说,原因之一是作品有故事情节,感人或引人入胜,让人产生兴趣。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教师通过设置一两个有趣的故事,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催化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曲径通幽,觉悟内化。
  有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些学生不爱上生物课,有位老师在讲菌类植物前,让学生观察在两根1米多长的树干上长出了黑木耳。“真奇怪!”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要求老师快上课,学习兴趣浓极了。虽然政治课不能进行这样的实验,但受他的启发,针对初一政治课的特点,我认真思考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于是故事就成了我课堂教学的调味品。例如在讲述“挫折与坚强”这一问题时,我不是采用常规的说教,而是选择了这样一则故事:老大老二两个幸存者被海水冲到一个无人的小岛上。他们每天到海边遥望是否有船只经过,但是总是失望而归。无奈中,他们用海上的浮板建造了一所小房子,遮风挡雨和存放他们仅有的一些物品。有一天,当他们找到食物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已的小房子着火了,浓烟直冲天际……这时,我没有说出结果,而是让学生构思:他们俩人会有何表现?同学们积极设想,众说纷纭。有的说二兄弟齐心协力救火,有的说被火烧伤烧死,还有的说难过跳海自杀……这时,我公布了结果:老大悲痛欲绝,大喊:“老天,你为何如此对我!”发泄一通之后昏死过去。老二虽然痛苦,但心中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下去!他发现火光映红了半个天空,正是很好的报警信号,于是他不停地往火中添柴。第二天一早,有船看到烟火信号,来到小岛救了老二。老二得救了,老大却在绝望中死去。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财富,对于弱者来说确是灾难。胆怯懦弱、丧失信心必然失败,意志坚强才会成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打开了学生的扇扇心扉,学习热情也被激发。
  二、注重情感的课堂不寂寞
  不惟上,不惟书,只为实。新课改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发课程的空间,更关注和着眼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的发展,贴近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师要一改过去死教书、教死书的机械局面,准备学生喜欢的“教学素材大餐”,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渗透和自我体验,设计活动,让学生体验,使其亲历活动过程,让他们感悟人生,挥洒个性,飞翔生命。比如,学习《快乐的自尊》时,我回避“一本教材、一只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也避开“……是不是?”“……对不对?”的平淡式提问,而是创造性地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先让有特长的学生表演自已的绝活,让大家欣赏,既能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又能给他人带来美的享受。阵阵掌声之后,表演者无比自豪,内心也充满了被人欣赏和佩服的喜悦。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写出自已最喜欢的、最欣赏的几条优点,收集后,选取一部分读给学生听,多数学生都能猜出是哪位同学。这样,被人欣赏、被人肯定,自然就体会到了自尊与被人尊重带来的快乐。
  三、贴近生活的课堂不空洞
  不少学生厌学,是因为感到学了没用,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差太远。还有一些学生学得很苦,理解不了,学不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避免只讲大道理和虚拟的材料,而要多联系些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掌握。学生能学懂,能学会,就会愿意学,而且还有利于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在讲《孝敬父母》这一课内容时,我没有盲目提问学生“你该怎么做?如何能做好?”,而是先让学生看几分钟录像:母亲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的过程。让学生懂得生命之珍贵,懂得母亲之伟大,然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父母之间的矛盾。比如通过对“你和父母为选择自已喜欢的电视节目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星期天你想出去玩,父母不同意,应该怎么办?”等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明确处理此类矛盾的基本原则与恰当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地解决矛盾和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奠定基础。
  四、师生互动的课堂有灵气
  实现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精神交流和交融,需要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的的话语、行为和细节中,教师要让自已的“独白”,变成师生的“对话”,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有效思维和积极体验的时空,以教师的情生情、心潮相连,用教师的思引思,丝丝联结,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塑造灵魂,用智慧撞击智慧,呼应起伏,使之精神振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上《防患于未然》这课时,我和学生一起观看谢晋导演的《少年犯》片段,一起分析讨论造成少年犯罪的原因,且我还给学生唱起了迟志强的《铁窗泪》来让学生体会违法犯罪带来的危害,提高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五、创新的课堂有生命
  创新是学生主题性的最高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本质要求。只有创新,才能突出学生发展,才能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如,在学习《珍爱生命》这一课时,其中有着样的一个问题:“没有生命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情景?”许多同学都会有这种的形容:悲凉、凄惨、黑暗、寂寞、可怕等,而只有一位同学说:“没有生命的世界将会一望无垠,非常美丽。”然后他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自已的理由:因为人类破坏环境,造成污染,使理想的家园难以栖息,各种噪音,喧嚣不止,让人心烦意乱。造成环境问题的不就是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吗?那就不如没有生命的清新与宁静。如月球、火星等,我们通过各种卫星以及各种手段的探索,发现那里幽静、广阔、没有纷争……他的回答着实让我为之一惊。虽然承认他的观点具有片面性,但我还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因为这正体现了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精神。不打击、不歧视、多鼓励、少批评、正确引导,给学生莫大的安慰与创新的勇气,也就给了学生发展自已的空间与舞台。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能力的提升,岂不是一个润泽的过程?
  当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我的方法也不是唯一。但有一点,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药”,这确实是防止学生厌学的秘方。学生成为人才,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那要看教师的引领和润泽。学生需要夸赞,成长需要赏识,发展需要激励;方法要得当,教法要灵活。不要在你的冷眼中少了牛顿,不要在你的讽刺中少了爱迪生,不要在你的呆板中断了学生的一门心思。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地“正在进行时”,我们要沉浸在课堂实践中,激励感动更多的人,孕育和培育更多的鲜活的精神生命。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随着新课程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学校领导重视了,教师的观念有了彻底的改变,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正在我校悄然而生。  【关键词】三案;六环节;精心设计;质疑互动;层次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三案六环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今年在我校全面铺开,通过探讨、研究,大家在观望中,试操作中,在摸索中前进,下面谈谈我校对三案六环节的使用体会:  三案的
期刊
初中阶段,每一节英语课都有几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比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气氛、教学方法、教师基本功等,这些要素共同掌握了一节课,一节课成功与否,和这些要素息息相关。在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这两点在常规教学中,可以变动的可能性不大)之后,我侧重对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的几个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想,如果这几个要素掌握得好,能发挥到极致的话,那么,每一节课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而长远的效果
期刊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教师需要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从而逐渐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下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介绍一下个人的体会:  一、创设和谐课堂气氛,进行人格熏陶教学  课堂情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发扬民主、自由、平等
期刊
新课程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熟知,新课程改革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新课改让更多的人爱上了语文课堂及语文学科!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有些地方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合作讨论的反思  新课程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极为关注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小组学习为这种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交流整合,完善和扩展自己的认识,还学会了参与、倾
期刊
近日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美国中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中有一道竞赛题,要求参赛选手设计一种水上运载工具,但要打破常规造型,强调求异思维,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学生设计了多种造型的运载工具,可总摆脱不了大家熟知的船的形状和结构。唯独一位学生的构思奇特,他设计的作品像一只硕大的“水蜘蛛”,不像船那样在水上航行,而是像水蜘蛛那样在水面上“爬行”。这件作品独树一帜,引人注目,虽然这一设计最后在实际操作中失败了,但
期刊
在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活动中,我校广大教师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改当中,摸索出不少好的做法,也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笔者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长期以来,就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不懈地探索和尝试。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呢?  一、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新课改的精髓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
期刊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之一,和口语表达一样,英语写作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吸收和内化。Swain(1985)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的假设,认为包括写作在内的“语言产生性运用”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中词汇和句法结构的准确使用,促进语言运用自动化,从而有效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通过写作,学生英语知识不断得到巩固并内化,有利于其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写作作为语言能力测试的一种
期刊
动态探究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主要以中档题与综合题形式出现 ,有时也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动态探究题依托图形的变化,体现开放性,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达到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同时,又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好的区分度,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动态探究题一般有点动、线动、图形运动等问题。  解答动态探究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的有关信息,想象、理解
期刊
思品课往往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为了应付中考,很多教师就只好在作业上狠下功夫了,实施“粗放型”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有两大特征:一是“狂轰烂炸”,从每课一练到每框一练,试图“以量制人”,这种训练大多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单调乏味,作业形式单一,搞一刀切,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发不完的练习,做不完的题目,学生疲于应付,造成了“时间超载”、“心理超载”,本该有的一点灵性也几
期刊
点拨,辞书释为“指点、启发”之意,它是帮助人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理清思路,找到最佳途径的一种艺术手段。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共同完成的一部交响乐,如果说教师是乐队的指挥,学生是队员,点拨就是教师手中的指挥棒,那么点拨方法的实施就是教师对指挥棒的艺术应用。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依照情况同时创造性地应用灵活多变的点拨方法,必能使课堂奏出张弛有序,动静结合,抑扬顿挫的优美旋律。  一、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