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而在这关键的社会转型期,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表现得较为明显,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笔者在对其现象进行梳理的同时,提出了建构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相关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机制建构
诚信,一直都被举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人格素质直接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命运,然而,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表现得较为明显,这不得不引起每位公民的重视与思考。
一、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 作业抄袭,考试作弊
新时期的大学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师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留了作业,但学生却通过各种途径来应付老师,有的照抄照搬,有的从网上下载。对于考试,各个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但学生的作弊手段无奇不有,小到夹带,偷看,大到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传输信息,有的甚至请“枪手”代考。这些毫无诚信的行为发生在当今大学生的身上真是令人费解!
(二) 拖欠学费,拒还贷款
为了不让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辍学,国家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实行了奖、贷、缓、助、补、免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帮助贫困生解决高额的学费问题,让他们能顺利接受高等教育,这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但部分学生却以“家庭贫困”为借口,故意不交学费,将父母的血汗钱全部挥霍,此外,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同学也出现了信用危机,部分贷款学生以各种不正当理由拖延还款、或拒绝还款,让银行失去了对学生的信任,很多银行现已拒绝给学生贷款。长此下去,必然给高校办学带来不良影响,也会让贫困地区的教育更加滞后。
(三) 签约积极,违约严重
在这个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社会转型期,新一代的人才可谓稀缺。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但掌握了最新的科技信息与手段,而且年轻有活力,但用人单位很不愿聘用这类“人才”,除了他们的经验不够丰富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诚信缺失。很多大学生急于与用人单位签约,并非真心喜欢这份工作,只是为了“保底”,一旦发现更好的就会毫不犹豫地撕毁合约……最终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用人单位宁愿让人才浪费,也不敢贸然聘用,有的单位甚至已放弃到高校进行招录,这种状况不仅会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
(四) 虚填信息,假做证书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新时期的大学生确实需要推销和包装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中生有”,部分大学生在自己的简历上大做文章,用华丽的言辞填满了丰富而优秀的个人经历,以便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有的同学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假造成绩单和证书,以骗取用人单位的青睐。面对求职压力,大学生应努力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 交往势力,恋爱变质
大学生,本是高素质的象征,先进文化的代表,感情纯真的标志,而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质。部分学生自认为家境较好,不屑与贫困生交往,认为这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把恋爱当游戏或是消遣娱乐,恋爱原本是多么纯洁而美妙的事,爱情火花的迸发意味着两颗情投意合的心灵的碰撞,而他们却将对方的钱财相貌当作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
(六) 失物常见,招领罕见
在大学校园里,笔者通常会看到“寻物启事”,而很少有“失物招领”,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虽然并未曾有法律明文规定“失物不还,触犯法律第X条”,但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具有最起码的道德,不妨试想一下:倘若自己的物品遗失了,拾到者不但不还,还沾沾自喜,自己有何感想?失物不还,不提也罢,但触犯法律的偷盗行为在大学校园里也时有发生,大学生的道德也仅如此,又怎能让社会和谐呢?
(七) 违反校纪,扰乱校规
对大学生的纪律要求不像对中小学那么严格,但部分大学生却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管不住自己。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有的学生却把学习和上课当作“绊脚石”,无视学校的校纪校规,逃课从事他们的“工作”:睡觉、上网、逛街等,有的同学虽不缺课,却在课堂上睡觉、吃东西、打电话,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与同学的学习,其次,有部分同学恶意毁坏学校的公物。这些极为不良的行为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若不进行严格管教,必将酿成恶果。
二、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建构
为了改变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面貌,必须积极创设相关教育机制,以便扭转不良局面,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一)改善学校环境,创新校园文化
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为了让诚信确实体现在新时期的大学生身上,教育者必须注重环境的作用,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学校园,本是一片“净土”,它虽身在都市,却没有都市的喧嚣;虽没处在乡野,但却拥有乡野的淳朴……我们必须依靠这些积极因素,让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这片“净土”上更加纯洁无暇,通过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风貌,让身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自发主动地履行诚信。
(二)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影响是比较深刻而全面的,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曾看过一部短片,有一位小学德育教师带领同学们出去郊游,顺便让学生参加德育社会实践。(例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给老弱病残让座等)在走出校门的时候,听到德育老师对走在前面的同学高声吆喝:“XX,快跑!快跑!千万要给老师占个座!快!”原来他们需要乘坐公交车……,而这位在教室教育学生“让座”的德育老师走出校门就企图到处“抢座”,难道德育只用在课堂上冠冕堂皇吗?道德品质、诚信的养成并不是教师靠“嘴”来维持的,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开始净化。作为教师,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都必须做到诚实守信,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感染与净化。
(三)把诚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针对刚才的小故事,不仅了解到要加强教师道德建设性,也明白诚信教育与社会实践必须进行有机结合,否则,德育课就起不到质地作用,最完美的结局也只能让学生将“诚信”理论倒背如流,然后美其名曰:“德育满分”。如果诚信教育仅局限于书面与口头教育,那还不如不教育,若德育老师在自己“抢座”之前没有对学生进行冠冕堂皇的“让座”教育,那或许还能免掉“不诚信”的骂名,这位教师的行为举止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感受不到“诚信”之光,老师言而无信的形象将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中。诚信不仅是一种内在的高贵品质,还必须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将其感染于他人。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我们不仅要重视口头上、书面上的教育,还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大学生切实体会到何谓诚信。
(四)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估体系
任何学科的学习之后都要有一定的评价体系,诚信教育同样如此。诚信品质的养成,仅凭口头教育书面教育都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即使增加了实践活动,也不够完善,会让其走向形式化。若要“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还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对师生在各个环节的诚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以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进行记录,以此作为各种奖惩的依据,让诚信意识贯穿于师生言行举止的始终。在以老师为榜样的同时,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将得到合理有效的建立与巩固。
(五)加大教师资格审查的难度与深度
有这么一个社会现象:任何人都可以担任教师,只要不是文盲。在农村,只要上过学读过书的人,不计文凭、学历、道德品质,都可以去教书(虽然很多只是代课教师);许多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蜂拥考取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师职业,其实他们大多都没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还有一类人,他们原本从事的是教师以外的职业,由于某种原因就转行当了教师,如:建筑师可以转行来任教。这么一来,教师的人员的组成很复杂,文化素质不达标者,道德品质不合格者,大有人在。但既为教师,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不纯正的教师队伍必然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加大教师资格审查的难度与深度很有必要,稍有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任教,否则,就是对祖国下一代的不负责任,不能让在肩负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关键人物中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总之,诚信在任何时代都有积极意义。虽然当今科技发展,但并不代表知识分子可以世俗,可以平庸,可以欺诈,新时期的大学生若不及时反省,不积极弘扬和发展“诚信”美德,必将到处碰壁,最终不能担负祖国重任。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求真务实,言行一致,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和谐,才能给大学校园增光添彩,继而让社会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张明志,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多元视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5(5):153-155.
[2]郑凌云,开发教育学员的诚信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65-66.
[3]汤子华,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64-65.
[4]黄金辉,姚宏伟,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29:38-39.
[5]梁丽娟,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04-205.
[6]徐柏才,诚信道德的历史渊源于大学生诚信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 28(1):177-180.
[7]刘永鹏,诚信教育简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76-77.
[8]张继珍,基于诚信教育的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141-142.
[9]柴荣兴,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9,8:202-203.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机制建构
诚信,一直都被举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人格素质直接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命运,然而,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表现得较为明显,这不得不引起每位公民的重视与思考。
一、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 作业抄袭,考试作弊
新时期的大学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师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留了作业,但学生却通过各种途径来应付老师,有的照抄照搬,有的从网上下载。对于考试,各个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但学生的作弊手段无奇不有,小到夹带,偷看,大到用现代通讯工具进行传输信息,有的甚至请“枪手”代考。这些毫无诚信的行为发生在当今大学生的身上真是令人费解!
(二) 拖欠学费,拒还贷款
为了不让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辍学,国家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实行了奖、贷、缓、助、补、免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帮助贫困生解决高额的学费问题,让他们能顺利接受高等教育,这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但部分学生却以“家庭贫困”为借口,故意不交学费,将父母的血汗钱全部挥霍,此外,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同学也出现了信用危机,部分贷款学生以各种不正当理由拖延还款、或拒绝还款,让银行失去了对学生的信任,很多银行现已拒绝给学生贷款。长此下去,必然给高校办学带来不良影响,也会让贫困地区的教育更加滞后。
(三) 签约积极,违约严重
在这个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社会转型期,新一代的人才可谓稀缺。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但掌握了最新的科技信息与手段,而且年轻有活力,但用人单位很不愿聘用这类“人才”,除了他们的经验不够丰富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诚信缺失。很多大学生急于与用人单位签约,并非真心喜欢这份工作,只是为了“保底”,一旦发现更好的就会毫不犹豫地撕毁合约……最终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用人单位宁愿让人才浪费,也不敢贸然聘用,有的单位甚至已放弃到高校进行招录,这种状况不仅会严重影响毕业生就业,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招生。
(四) 虚填信息,假做证书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新时期的大学生确实需要推销和包装自己,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中生有”,部分大学生在自己的简历上大做文章,用华丽的言辞填满了丰富而优秀的个人经历,以便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有的同学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假造成绩单和证书,以骗取用人单位的青睐。面对求职压力,大学生应努力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 交往势力,恋爱变质
大学生,本是高素质的象征,先进文化的代表,感情纯真的标志,而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质。部分学生自认为家境较好,不屑与贫困生交往,认为这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把恋爱当游戏或是消遣娱乐,恋爱原本是多么纯洁而美妙的事,爱情火花的迸发意味着两颗情投意合的心灵的碰撞,而他们却将对方的钱财相貌当作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
(六) 失物常见,招领罕见
在大学校园里,笔者通常会看到“寻物启事”,而很少有“失物招领”,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虽然并未曾有法律明文规定“失物不还,触犯法律第X条”,但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具有最起码的道德,不妨试想一下:倘若自己的物品遗失了,拾到者不但不还,还沾沾自喜,自己有何感想?失物不还,不提也罢,但触犯法律的偷盗行为在大学校园里也时有发生,大学生的道德也仅如此,又怎能让社会和谐呢?
(七) 违反校纪,扰乱校规
对大学生的纪律要求不像对中小学那么严格,但部分大学生却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管不住自己。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要务,有的学生却把学习和上课当作“绊脚石”,无视学校的校纪校规,逃课从事他们的“工作”:睡觉、上网、逛街等,有的同学虽不缺课,却在课堂上睡觉、吃东西、打电话,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与同学的学习,其次,有部分同学恶意毁坏学校的公物。这些极为不良的行为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若不进行严格管教,必将酿成恶果。
二、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建构
为了改变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面貌,必须积极创设相关教育机制,以便扭转不良局面,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一)改善学校环境,创新校园文化
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为了让诚信确实体现在新时期的大学生身上,教育者必须注重环境的作用,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学校园,本是一片“净土”,它虽身在都市,却没有都市的喧嚣;虽没处在乡野,但却拥有乡野的淳朴……我们必须依靠这些积极因素,让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这片“净土”上更加纯洁无暇,通过强化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风貌,让身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自发主动地履行诚信。
(二)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影响是比较深刻而全面的,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敬业爱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学生。曾看过一部短片,有一位小学德育教师带领同学们出去郊游,顺便让学生参加德育社会实践。(例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给老弱病残让座等)在走出校门的时候,听到德育老师对走在前面的同学高声吆喝:“XX,快跑!快跑!千万要给老师占个座!快!”原来他们需要乘坐公交车……,而这位在教室教育学生“让座”的德育老师走出校门就企图到处“抢座”,难道德育只用在课堂上冠冕堂皇吗?道德品质、诚信的养成并不是教师靠“嘴”来维持的,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开始净化。作为教师,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都必须做到诚实守信,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感染与净化。
(三)把诚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针对刚才的小故事,不仅了解到要加强教师道德建设性,也明白诚信教育与社会实践必须进行有机结合,否则,德育课就起不到质地作用,最完美的结局也只能让学生将“诚信”理论倒背如流,然后美其名曰:“德育满分”。如果诚信教育仅局限于书面与口头教育,那还不如不教育,若德育老师在自己“抢座”之前没有对学生进行冠冕堂皇的“让座”教育,那或许还能免掉“不诚信”的骂名,这位教师的行为举止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感受不到“诚信”之光,老师言而无信的形象将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中。诚信不仅是一种内在的高贵品质,还必须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将其感染于他人。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我们不仅要重视口头上、书面上的教育,还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大学生切实体会到何谓诚信。
(四)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估体系
任何学科的学习之后都要有一定的评价体系,诚信教育同样如此。诚信品质的养成,仅凭口头教育书面教育都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即使增加了实践活动,也不够完善,会让其走向形式化。若要“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还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对师生在各个环节的诚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以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进行记录,以此作为各种奖惩的依据,让诚信意识贯穿于师生言行举止的始终。在以老师为榜样的同时,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将得到合理有效的建立与巩固。
(五)加大教师资格审查的难度与深度
有这么一个社会现象:任何人都可以担任教师,只要不是文盲。在农村,只要上过学读过书的人,不计文凭、学历、道德品质,都可以去教书(虽然很多只是代课教师);许多非师范专业的大学生,蜂拥考取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师职业,其实他们大多都没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还有一类人,他们原本从事的是教师以外的职业,由于某种原因就转行当了教师,如:建筑师可以转行来任教。这么一来,教师的人员的组成很复杂,文化素质不达标者,道德品质不合格者,大有人在。但既为教师,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不纯正的教师队伍必然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加大教师资格审查的难度与深度很有必要,稍有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任教,否则,就是对祖国下一代的不负责任,不能让在肩负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关键人物中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总之,诚信在任何时代都有积极意义。虽然当今科技发展,但并不代表知识分子可以世俗,可以平庸,可以欺诈,新时期的大学生若不及时反省,不积极弘扬和发展“诚信”美德,必将到处碰壁,最终不能担负祖国重任。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求真务实,言行一致,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和谐,才能给大学校园增光添彩,继而让社会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张明志,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多元视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5(5):153-155.
[2]郑凌云,开发教育学员的诚信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65-66.
[3]汤子华,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64-65.
[4]黄金辉,姚宏伟,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29:38-39.
[5]梁丽娟,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04-205.
[6]徐柏才,诚信道德的历史渊源于大学生诚信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 28(1):177-180.
[7]刘永鹏,诚信教育简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76-77.
[8]张继珍,基于诚信教育的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141-142.
[9]柴荣兴,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9,8: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