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路分析是职业院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学科教学法是以大纲为基准,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式。但由于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理论知识很抽象,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最后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根据职校生的特点,探讨符合职校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电路分析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学院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尝试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边学边做,以具体的任务为目标,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实施
1.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路分析课程时,有很高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要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子线路,加之随着高校扩招,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越来越差,学生的学习心理上容易产生很大的畏缩恐惧感,影响了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任务,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2.任务实施
由于职业院校的许多学生物理基础并不好,遇到电路分析,非常容易失去兴趣。而学生只能通过对某认知对象的自主决策,建构并把它组合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够理解和使用所学到的任何一个新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例如:在摩托车照明电路的装接与检测教学中,可设置单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多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等效电路的分析与检测等具体教学任务。通过相关教学任务可使学生学习电路及其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基尔霍夫电流与电压定律的应用、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的具体应用、电路的规范连接、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万用表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等知识与技能。
3.完成任务
教师在讲解电路的过程中尽管演示得比较详细,在教学中也进行巡回指导,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例如,在讲解线性电路分析方法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先介绍较为简单并很容易理解的“支路电路法”,通过例题使学生发现用该方法求解时不仅列写的方程数多而且方程求解较烦琐,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即可顺势引入“网孔电流法”、“节点电位法”等其他解决途径;讲解“戴维宁定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该定理在具体运用中有什么用途”?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不仅能对“戴维宁定理”加深认识和理解,还为引出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埋下伏笔。这样通过积极引导,教师就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4.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方面:与完成任务相关的材料是否齐全?制订的工作方案是否及时?方案是否完善?能否熟练连接电路?是否具有安全文明意识?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使用是否规范?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课堂汇报是否流利、有无见解?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有无迟到、旷课现象?工作台面是否整洁?工具和仪表使用完毕是否归位?等等。
此外,电路课程中一个必须重视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即实验和实训。通过实验和实训,使学生真正掌握电路知识及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学会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电路参数的测量和元器件的辨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电气工程技术的能力、识读电路图的能力和排查电路故障的能力等。
总之,电路分析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把握任务之间的关系,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电工操作技能,为他们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笔者学院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尝试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边学边做,以具体的任务为目标,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实施
1.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路分析课程时,有很高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要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子线路,加之随着高校扩招,职业院校的生源素质越来越差,学生的学习心理上容易产生很大的畏缩恐惧感,影响了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任务,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2.任务实施
由于职业院校的许多学生物理基础并不好,遇到电路分析,非常容易失去兴趣。而学生只能通过对某认知对象的自主决策,建构并把它组合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够理解和使用所学到的任何一个新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例如:在摩托车照明电路的装接与检测教学中,可设置单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多电源电路的分析与检测、等效电路的分析与检测等具体教学任务。通过相关教学任务可使学生学习电路及其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基尔霍夫电流与电压定律的应用、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的具体应用、电路的规范连接、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万用表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等知识与技能。
3.完成任务
教师在讲解电路的过程中尽管演示得比较详细,在教学中也进行巡回指导,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例如,在讲解线性电路分析方法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先介绍较为简单并很容易理解的“支路电路法”,通过例题使学生发现用该方法求解时不仅列写的方程数多而且方程求解较烦琐,从而引导学生提出“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即可顺势引入“网孔电流法”、“节点电位法”等其他解决途径;讲解“戴维宁定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该定理在具体运用中有什么用途”?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习,不仅能对“戴维宁定理”加深认识和理解,还为引出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埋下伏笔。这样通过积极引导,教师就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4.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考虑以下方面:与完成任务相关的材料是否齐全?制订的工作方案是否及时?方案是否完善?能否熟练连接电路?是否具有安全文明意识?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使用是否规范?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课堂汇报是否流利、有无见解?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有无迟到、旷课现象?工作台面是否整洁?工具和仪表使用完毕是否归位?等等。
此外,电路课程中一个必须重视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即实验和实训。通过实验和实训,使学生真正掌握电路知识及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学会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电路参数的测量和元器件的辨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电气工程技术的能力、识读电路图的能力和排查电路故障的能力等。
总之,电路分析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把握任务之间的关系,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电工操作技能,为他们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