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复杂、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越来越容易受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和左右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缺失、价值取向不明确的状况。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党员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发挥对大学生的朋辈影响,才能成为党的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文章从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因素,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时代要求,希望能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新媒体指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相对于报纸、广播等旧媒体而言的媒体形式,网络、3G、4G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是新媒体的代表。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无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新媒体具有信息多样、环境开放、信息传播快捷、交互等特点,受新媒体影响,高校要保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必须结合新媒体发展特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一、影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因素
1.内部因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根本因素即内部因素是党员的自身修养。修身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主要思想,《礼记·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君子应努力断恶修善,提高自身修养才可以经营好家庭,经营好家庭才可以治理好国家,能把国家治理好了才能使天下太平。而《论语》通篇都在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古人尚且日三省其身,如今,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今人更应该效仿古人,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
2.外部环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对于事物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当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归结起来,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环境对人以及人的意识具有重要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是大学生党员,来自农村和城市、来自东部和西部、来自南方和北方等不同地区,性格、兴趣、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等都会有所差别。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社会历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按照分类方法的不同,社会环境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等。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80”“90”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所面临的家庭教育也有许多不同于以往各个时代之处,他们的家庭教育往往重物质、轻精神,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重显性、轻言传身教,这种家庭教育使得“80”“90”大学生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思想易受外界影响。其次,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受课程本身、教材、教师和教育方式、方法等的影响,以及第二课堂、党课团课等与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升学、竞争等压力脱节,往往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达不到预期效果。最后,在新媒体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技术优势,也牢牢掌控着新媒体信息产权,依仗绝对的新媒体主导优势,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進行了大规模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知,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念也都深受影响,其政治热情、政治信心都不断降低。新媒体的出现,使社会信息传递过程、传递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学生是新媒体信息的主要接收力量,在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下,大学生党员过去依靠说教教育形成的思想理念很容易发生动摇。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分析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必须分清内因外因及其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时代要求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受这种信息多样、环境开放、信息传播快捷、交互等特点的影响,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坚持用“四个统一”作为行动指南。
1.坚持个人理想信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统一。“家国天下”是古人胸怀天下的真实写照,古往今来,正是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国富则民强,国强则民可以扬眉吐气,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爱家爱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尤其是学生党员,必须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拥护祖国统一。但爱国需要情感基础、需要理性认识、更需要实际行动。爱国不是简答的情感表达,不是冲动的喊口号、游行,而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需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可行的方式来进行。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更需要青年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在日常行动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己之力。
2.坚持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统一。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目标要求,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需要全体公民不断提高个人修养,高校作为积极分子的集散地,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学生党员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率先垂范,坚持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双提高。在新媒体时代,能否正确使用新媒体、遵守网络道德对于大学生来说极其重要。
3.坚持致知与力行的统一。致知力行,出自宋代朱熹:“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致知即获取知识,力行即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也阐明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致知的过程即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而力行即改造世界。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这给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阻碍。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应该继承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践行于日常行动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4.坚持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将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自身在心理、身体、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也应该成为大学生的追求。在新媒体时代,培养和提升媒介素养,提高信息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也将成为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发生的新的变化,也对其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只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积极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闵茂丽.浅谈新媒体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J].学理论,2015,06:92-93.
[2]梁东宇.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5.
[3]游超,陈红.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要求[J].新西部.2014年12期:74.
个人简介:李苗(1981—),女,辽宁营口人,硕士,营口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立项成果(课题编号:GXDJ2015-B124).体 大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
关键词;新媒新媒体指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相对于报纸、广播等旧媒体而言的媒体形式,网络、3G、4G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是新媒体的代表。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无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新媒体具有信息多样、环境开放、信息传播快捷、交互等特点,受新媒体影响,高校要保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必须结合新媒体发展特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一、影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因素
1.内部因素。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根本因素即内部因素是党员的自身修养。修身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主要思想,《礼记·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君子应努力断恶修善,提高自身修养才可以经营好家庭,经营好家庭才可以治理好国家,能把国家治理好了才能使天下太平。而《论语》通篇都在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古人尚且日三省其身,如今,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今人更应该效仿古人,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尤其是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
2.外部环境。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不是惟一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对于事物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当然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归结起来,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环境对人以及人的意识具有重要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是大学生党员,来自农村和城市、来自东部和西部、来自南方和北方等不同地区,性格、兴趣、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等都会有所差别。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社会历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按照分类方法的不同,社会环境可以分为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等。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80”“90”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所面临的家庭教育也有许多不同于以往各个时代之处,他们的家庭教育往往重物质、轻精神,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重显性、轻言传身教,这种家庭教育使得“80”“90”大学生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思想易受外界影响。其次,学校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受课程本身、教材、教师和教育方式、方法等的影响,以及第二课堂、党课团课等与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升学、竞争等压力脱节,往往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达不到预期效果。最后,在新媒体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技术优势,也牢牢掌控着新媒体信息产权,依仗绝对的新媒体主导优势,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進行了大规模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知,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信念也都深受影响,其政治热情、政治信心都不断降低。新媒体的出现,使社会信息传递过程、传递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学生是新媒体信息的主要接收力量,在铺天盖地的信息冲击下,大学生党员过去依靠说教教育形成的思想理念很容易发生动摇。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分析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必须分清内因外因及其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时代要求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受这种信息多样、环境开放、信息传播快捷、交互等特点的影响,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坚持用“四个统一”作为行动指南。
1.坚持个人理想信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统一。“家国天下”是古人胸怀天下的真实写照,古往今来,正是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国富则民强,国强则民可以扬眉吐气,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爱家爱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尤其是学生党员,必须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拥护祖国统一。但爱国需要情感基础、需要理性认识、更需要实际行动。爱国不是简答的情感表达,不是冲动的喊口号、游行,而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需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可行的方式来进行。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更需要青年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在日常行动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己之力。
2.坚持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统一。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目标要求,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需要全体公民不断提高个人修养,高校作为积极分子的集散地,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学生党员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率先垂范,坚持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双提高。在新媒体时代,能否正确使用新媒体、遵守网络道德对于大学生来说极其重要。
3.坚持致知与力行的统一。致知力行,出自宋代朱熹:“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致知即获取知识,力行即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也阐明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致知的过程即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而力行即改造世界。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这给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阻碍。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员,应该继承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将其践行于日常行动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4.坚持自身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将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自身在心理、身体、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也应该成为大学生的追求。在新媒体时代,培养和提升媒介素养,提高信息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也将成为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发生的新的变化,也对其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只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积极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闵茂丽.浅谈新媒体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J].学理论,2015,06:92-93.
[2]梁东宇.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5.
[3]游超,陈红.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要求[J].新西部.2014年12期:74.
个人简介:李苗(1981—),女,辽宁营口人,硕士,营口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立项成果(课题编号:GXDJ2015-B124).体 大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