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由语文教学承担,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比重最大。阅读教学的质量,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质量,不仅是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而且是影响整个小学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激发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读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如何让学生“潜心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酸的和甜的》,我创设了实物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一串葡萄)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谁来尝尝是什么味道?(指名上台品尝)告诉大家味道怎样?(甜甜的)奇怪了,葡萄明明是甜的,味道好极了。有一群小动物却都嚷着:“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酸的和甜的》”一问完,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酸的和甜的》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葡萄究竟是什么味道。
2.创新阅读,开拓思维
如果说,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那么,创造性的阅读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既能培养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如:在学生用比较法阅读完《小音乐家扬科》之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小扬科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他的结局会是怎样呢?学生联系课文,通过合理的想像和推理,展开创造性思维:有的会说他会自学成才;有的说会读音乐学院;有的说他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发问一句:为什么小扬科生活在他那时代的结局和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结局会不同呢?学生据此再次阅读课文进行对比联想,不难得出新时代好过旧时代,社会主义制度优于剥削制度的结论。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
3.培养习惯,提高能力
阅读方法习惯的培养,初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在品读时,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课文;在略读时,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采用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时,我们不但教学生要根据读物内容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而且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种阅读方法后再学另外一种,切忌揠苗助长。“学贵有疑”,每教学一篇课文,我都会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阅读能力。
4.注重评价,关注整体
读书评价要从实际出发 在以往的读书评价中,许多教师喜欢用这样的句式来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太棒了。”“你真是了不起。”…… 是啊,赏识教育固然重要,而且赏识教育现在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只要学生完成了教师指定的任务,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一味地赞赏。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缺乏应有的理性分析,这种形式的读书评价只是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味地拔高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力度。实际上,从学生读书的质量和表达效果上分析,客观上是存在差别的。有的是大众化的朗读,有的是带有独特见解与感受的朗读,教师如果不加分析,胡乱进行评价,这是否实事求是呢?因此,赏识也应该有度,千万不可滥用。对学生的一般性朗读如果只是胡乱赞赏、缺少指引,这样的读书评价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与价值。应还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多开展一些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从而使整个的读书评价体系从老师的“一言堂”发展成为师生们的“众议院”。
要让学生阅读“活”起来,教师应该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富有磁力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调动起深刻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将自我融入课文之中,进而目睹生命的本相,听见真理的告诫,悟得课文的真义。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激发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读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如何让学生“潜心读书”,针对当前“读”的现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酸的和甜的》,我创设了实物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一串葡萄)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谁来尝尝是什么味道?(指名上台品尝)告诉大家味道怎样?(甜甜的)奇怪了,葡萄明明是甜的,味道好极了。有一群小动物却都嚷着:“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酸的和甜的》”一问完,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酸的和甜的》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葡萄究竟是什么味道。
2.创新阅读,开拓思维
如果说,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那么,创造性的阅读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既能培养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如:在学生用比较法阅读完《小音乐家扬科》之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小扬科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他的结局会是怎样呢?学生联系课文,通过合理的想像和推理,展开创造性思维:有的会说他会自学成才;有的说会读音乐学院;有的说他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发问一句:为什么小扬科生活在他那时代的结局和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结局会不同呢?学生据此再次阅读课文进行对比联想,不难得出新时代好过旧时代,社会主义制度优于剥削制度的结论。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对一篇文章只要多读,熟读就能大有益处,不用解说,自晓其义。
3.培养习惯,提高能力
阅读方法习惯的培养,初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在品读时,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课文;在略读时,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采用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时,我们不但教学生要根据读物内容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而且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种阅读方法后再学另外一种,切忌揠苗助长。“学贵有疑”,每教学一篇课文,我都会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也就逐步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阅读能力。
4.注重评价,关注整体
读书评价要从实际出发 在以往的读书评价中,许多教师喜欢用这样的句式来评价学生的读书情况:“太棒了。”“你真是了不起。”…… 是啊,赏识教育固然重要,而且赏识教育现在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只要学生完成了教师指定的任务,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一味地赞赏。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缺乏应有的理性分析,这种形式的读书评价只是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味地拔高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力度。实际上,从学生读书的质量和表达效果上分析,客观上是存在差别的。有的是大众化的朗读,有的是带有独特见解与感受的朗读,教师如果不加分析,胡乱进行评价,这是否实事求是呢?因此,赏识也应该有度,千万不可滥用。对学生的一般性朗读如果只是胡乱赞赏、缺少指引,这样的读书评价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与价值。应还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多开展一些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从而使整个的读书评价体系从老师的“一言堂”发展成为师生们的“众议院”。
要让学生阅读“活”起来,教师应该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富有磁力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调动起深刻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将自我融入课文之中,进而目睹生命的本相,听见真理的告诫,悟得课文的真义。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