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材,这套教材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挖掘了不少富有时代气息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于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的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可做如下描述: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形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
  二、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
  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比如在数学的很多概念中,“0除外”这个概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但生硬的灌输会记忆不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0不能作除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等式。首先教师说:“我知道3能等于0。”学生齐声说这是错的。教师出示连等式:3= = = =0。学生认为3是不可能等于0的,可是上面的等式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3=0吗?学生的学习兴趣猛增,思维的神经必然迅速工作,通过回忆、判断和推理,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三、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学生必然会寻找症结所在,这时就有了对知识的运用。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如,在讲“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某水果店运来600个西瓜,300个大的,300个小的。小组长对售货员小张说:大的一元卖2个,小的一元卖3个。结果可以卖得250元。第二次又运来同样数量的大、小西瓜,价钱也没变,小张想:何必分开卖,不如不许挑,平均每元钱可以买两个半,每个4角钱。卖完西瓜后一算,只卖得了240元,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卖了10元呢?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讨论分析,不难知道:两个西瓜价钱的平均数和每元钱卖的西瓜并不是一回事。
  四、诱发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如讲授“圆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带着系着线的乒乓球进入教室,向学生提问:系住乒乓球的线都可以量出来,要使系住乒乓球的线离球一米远,此线需多长?进而又问:假设我们用绳子绕地球一圈,现在让这条绳子都距地球1米远,绳子增加了多少?
  学生纷纷估计,有的说是一千米,有的说是一万米,有的说是一百米,答案形形色色,这时教师说:大家说的都不对,增加的长度比10米还短呢!在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光中,教师指出:要是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后,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这样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要让教师的备课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每节课应从学生兴趣引入,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积极上进的,只要给他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展示给大家,因此,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体验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 要: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系统掌握知识能起到重要作用。老师们要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本人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效果良好。  关键词:比较法 离子浓度 大小    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很有教学实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对知识点的异同起到明显的区分作用,便于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知识点,对于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作为化学老师
期刊
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自主学习的人。”这一说法恰好符合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可见,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着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需要。    一、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这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最重要的直接动力。心理学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两大类。这两类兴趣对于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缺乏直接兴趣,学习会成为枯燥乏味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就难以把学习坚持长久。许多科学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
期刊
所谓比较就是对照各个对象,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人们在思想上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化学教学的必要手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的重要方法。  现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述比较的方法和功能,和同行商榷。  一、直接比较,区分异同  为了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种属关系的外延和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对具体概念、问题的直接比较,区分不同点,明确相关
期刊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在其《饮酒》诗中捋须微笑道。一个“真”字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真谛、自然本性的领悟。“真”——是陶渊明的人格力量和人生的理想,正因为如此,他才显得闲适自得、快乐安适。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也能从生活中提炼真的感悟,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写作,不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吗?——我经常在作文课后这样反思。  但是,现实是,在我们的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这是一个我
期刊
导数是微积分的初步知识,是研究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无论在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方面考查,还是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方面,都把导数的应用作为各省市高考数学的压轴题。  一、利用导数的定义解题  例1、(北京卷12)如图,函数f(x)的图像是折线段ABC,其中A、B、C的坐标分别为(0,4)、(2,0)、(6,4),则:f(f(0))=2;1im =-2。(
期刊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兴趣也,兴趣是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没有求知欲。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要发挥自身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
期刊
经常下去听课,我发觉现在我们的老师缺少了认真琢磨教材的细心与耐心。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参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喜欢照搬教参现成的“教学分析”,一旦没了教参几乎是寸步难行。从平时的听课情况来看,我觉得老师们对教材的研读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只能说是读了教材;第二种就像我们大多数教师一样读懂了教材;第三种是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的真正的读透教材。我想窦桂梅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她是北京清华附小
期刊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而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