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旅游打造宁夏名片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刚,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做宁夏旅游工作11年,他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很多人来到宁夏,都没有想到宁夏是这么美,也没想到宁夏有这么好,宁夏值得品味。
  薛刚说,他也是一个“移民”,14岁从山东来到宁夏,已经34年了,他对这块土地充满感情,充满挚爱。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腹地,地理区位非常独特,被三大沙漠和一个戈壁所包围。在飞机上,透过舷窗朝外看,宁夏是一片沙野茫茫的感觉,但一下飞机,绿色的大地扑面而来,湖泊星布,沟渠纵横,牛羊肥壮。  宁夏地小物博而且山河壮美,母亲河黄河在这里流淌,“父亲之山”贺兰山在这里横亘。这里有融江南秀色与朔漠大野于一体的“塞上明珠”沙湖,又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国家乇牌景区沙坡头,更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
  “旅游绝对是宁夏名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宁夏旅游业最鲜明的特点,可以说,宁夏是中国西北别具一格的旅游天地。”薛刚说。
  谈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薛刚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不可或缺。特别是当旅游离开了文化,它给人的印象就浅。薛刚举例说,沙湖是自然景区,人们为它的湖光山色而陶醉,但久而久之,它形成不了发自内心的推动力,因为它的文化性较弱。但沙坡头就不同,那里有王维的雕像,有王维的诗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着这样的文化底蕴,沙坡头就能被广为传颂。贺兰山的岩画是世界文化遗产,那里保存了几千年前先民留下的生活画卷。
  另外,张贤亮的镇北堡西部影城被誉为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那里拍摄了很多中国优秀的电影,像《红高粱》、《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黄河谣》,等等,很有文化气息。
  宁夏是回族自治区,在这里,回汉和谐共处,沐千载风雨,文化蕴藉。宁夏的两大特色文化,一是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包括清真美食享誉海外;二是神秘的西夏文化,为文化骑士提供了别具风情的探秘之旅。
  
  致力于开发境外  穆斯林旅游市场
  
  薛刚告诉记者。为了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宁夏旅游局着重做了有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开拓境外市场,基本上部参与国家旅游局每年组织的对外宣传促销活动;另一方面就是有重点有选择地去做境外市场。东南亚市场一直开发得比较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旅游者较多,欧洲国家游客则较少。
  目前,宁夏旅游致力于开发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旅游市场,主要通过三方面措施:一是争取国家旅游局支持,因为他们在国家层面对中东阿拉伯国家了解全面,也有一系列的客源、宣传和邀请等渠道;二是通过实体,即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个中国入境游的最大地接社,通过他们具体运行;三是通过宁夏自身资源,包括中阿经贸论坛,即将邀请100多位中东和阿拉伯国家旅游界人士来宁夏洽谈。相信今后对境外穆斯林旅游市场会越做越大。 薛刚介绍说,欧美游客较为喜欢宁夏两个旅游产品:一个是徒步长城,宁夏的长城是中国长城的博物馆,自秦代至明朝有1500多公里,是中国长城最长的一个地区;另一个是沙漠,他们喜欢沙漠探险、沙漠拉力赛等。
  因为欧美游客现在多着眼于中国的黄金旅游线路,像西安、杭州、桂林、北京、上海等,他们来宁夏的商务客人居多,所以宁夏旅游暂时还不会把欧美作为主要市场。
  
  旅游局是宁夏的第二个宣传部
  
  2009年,宁夏旅游达到930万人次,旅游收入45亿元人民币,占宁夏GDP的4%。薛刚不无感慨地道出宁夏旅游也面临着两个制约:第一是交通,宁夏铁路是最欠发达的地区,还有对境外的口岸也非常弱,可以说,对外通达能力还很弱;第二是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弱,但资源特别好,比如六盘山那么好的景区,但没有资金来建设它。  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一直很重视宁夏的旅游业发展。“王正伟主席说,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宁夏打造成西部独特的旅游目的地。这几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宁夏旅游系统奋发向上,从2004年以来,接待海内外旅游者和实现旅游总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西北五省区排名第一。”薛刚说。他认为旅游局是宁夏的第二个宣传部,推介宁夏旅游,就是对外传播塞上江南、神奇宁夏。
其他文献
2009年,外文出版社抓住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的重大时机,推出多文种版的《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一书,以其权威的内容、独特的视角、国际化的设汁,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也为我们的学术外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抓住重大时机,进行选题策划    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图书博览会,而2009年则是中国第一次成为这一盛会的主宾国,届时所有的人都会
期刊
编者按:本期选取《华尔街日报》的《唐骏“学历门”引发热议》和新华社的—篇相关报道,以及法新社的《中国赢得“人才争夺战”曙光初现》文章来点评剖析。前者提出,在面对风波事件时,记者应尽量冷静客观,挖掘事件背后的深意;后者则对“中国的‘海归’故事怎么讲”给出了启发。    当一个风光正劲如日中天的成功人士正在宣传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的时候,忽然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方舟子和唐骏各执一词,整个社会随之一片
期刊
宁夏向西开放的三大优势    《对外传播》:今年9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召开,与阿拉伯国家举办国家层面的经贸论坛,这是第一次。请您谈谈宁夏具有怎样的优势召开这样的盛会?  王正伟:在向西开放的大战略下,中阿经贸论坛这个国家级国际盛会,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之所以确定每年定期在宁夏举办,我认为宁夏具有几个特别的优势。  一是回族优
期刊
中国人才流失和回流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媒体关注的报道题材。比如,今年初美国《纽约时报》就发表过一篇题为《逆势而动,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的报道;时隔半年,法新社选取一个有利时机再次关注这个活题,而且做得比《纽约时报》那篇报道更客观,启发也更大。    热点话题推陈出新    新闻报道贵在“新”,法新社之所以在今年7月推出这篇《中国赢得“人才争夺战”曙光初现》(Glimmer of hope in Chi
期刊
我本不是科技记者,只因2009年、2010年两会,参与了全国两会政协科技、科协界别的报道,对科技新闻报道便有了一些直观的敏感和深刻的体会。2009年两会,首次上会的我,与搭档韩冰一起,对内、对外共发表科技类硬新闻25篇、稿件最高采用家次134家,对内平均采用家次35家以上;2010年两会,我独立采写29篇科技硬新闻,覆盖航天、航空、海洋、高原、气候、地震等众多领域,涉及飞船、卫星、火箭、火星探测、
期刊
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记”系列丛书(中、外文版),立足于全方位展示中国城市特色,一座城市一本书,讲述中国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记录生活在这些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立体化地介绍中国。    外国人写中国城    为了提供与众不同的视角,“中国城记”选择了让外国人来记录中国的城市。  来到一个原本陌生的城市,老外的眼睛是兴奋的,总能看到一些我们中国人不曾关注的细节。在《悠悠秦淮》的作
期刊
孔子学院是我国提升软实力的重大项目,在历时6年的巨资投入和规模化发展之后,其文化传播效果到底如何?  笔者承担的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对美国、日本、泰国、黎巴嫩4个国家的14所孔子学院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5份。调查的国家分别位于基督教文化、日本文化、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中。调查以孔子学院学生为对象,对中国文化的测量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展开,分别从受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态度
期刊
到位于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乌尔姆市后不久,就听说当地有一家学校的小学部因在该州第一个开设中文课程而声名鹊起,小有建树。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即将离开德国前,争取到专访该校校长儒博特·霍普夫(RUPERTHOPFL)的机会。  走进校长办公室,一位结实健硕而又满目慈祥的德国汉子笑眯眯地迎上前来。门旁,工工整整地贴着他的中文名字“儒博特”,当记者告诉他这三个字在中文中意味着“儒家、博学和奇特”,是一
期刊
上海世博会期间,笔者作为新华社世博对外报道前方记者在世博会驻点一个月,采写的多篇中英文对外稿件被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海外媒体转发。总结这些报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研究海外媒体关注的话题,根据外媒报道的提示,制定对外报道思路。了解海外读者的需求是对外报道的出发点。    重大时间节点不失语    在世博会开幕前,境外媒体不约而同地将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进行对比,探究其中的异同。在海外媒体看
期刊
中国文明和非洲文明,是地球上相隔最远的两个文明。600年前,郑和的“和平之旅”已经证明,距离不是中非交流的最大障碍。如今,北京和约翰内斯堡已实现朝发夕至,阻碍中非交流的更不再是距离。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发出的声音,如何让非洲人听得到、听得懂、听得准、愿意听,是对中国外宣决心、理念和方法的挑战。    希望中国媒体告诉世界:非洲不是一片黑暗的原始森林    目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