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在此我想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数学应用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介绍背景知识,培养数学兴趣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初一代数首先出现代数式,这时教师就可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要用字母代替数。幼儿学数,总是和量连在一起的。比如,2只苹果,3支铅笔。到了小学已经不满足于具体的量了,而喜欢学比较抽象的数。这时,2不仅可以表示“2只苹果”,还可以表示“2本书”,“2个小孩”等等,它的意义更广泛了。所以,从量到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到了初中,我们不满足于具体的数了,需要进一步抽象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超越具体的数量,一般地表示某个量。这时,一般的表示比具体的表示具有更重要更普遍的意义。例如,乘法交换律可以用公式a×b=b×a来表示,这里a、b表示什么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0。数是用一个单位去量它的同类量而得到的结果。它的特点是抽象,正因为抽象所以用处就更大。而字母又是数的进一步抽象,它可以更加一般地表示数以及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规律。如果说一个数可以表示无穷多个有实际内容的量。那么,一个字母就可以表示无穷多个有实际意义的数,它的作用可说是无限的。代数,不妨理解为“用字母代替数”这正体现出代数比算术更高明。
这样经常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各种知识背景,既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数学史、数学家轶事等,培养数学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生动地讲述一些数学史,使学生在为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而自豪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殿堂的的向往。例如,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古巴比伦人遗留下来的平方数表;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等等。这些数学史话适时地讲解给学生听,能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很大兴趣。而数学家们的轶事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使他们从中学到数学家们的治学精神。陈景润一生的梦想与事业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那么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研究中发现:大于6的偶数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的形式。如6=3+3,8=3+5,10=3+7,12=5+7,……人们验证了许许多多的偶数,结论都成立。但数字是无穷无尽的,大偶数这个结论成立吗?陈景润用了一生的热情去解决这个问题。他的研究把问题的解决推到了最边沿。遗憾的是,他也未能彻底给出证明,只有留给我们或我们的后辈去解决了。陈景润为攻克这个世界难题,草稿就写了好几麻袋,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勇攀高峰的精神!
象这样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可谓数不胜数。只要结合初中教材,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总能找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例子,讲解给同学们。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大知识面及提高同学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和发现推理能力。以上的介绍可以利用教学录像带而不只是教师的叙述,相信效果会更好。
三、介绍数学美,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在一些简单的式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美。如12=3×4,56=7×8,12=3+4+5……这些都是数学等式的趣味美。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几何中具有对称性的图形很多,都能给人以一种舒适优美之感,杨辉三角更组成美丽的对称图案,黄金分割及其有关应用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成为初等数学中对称,和谐美的典型例子。简单性也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在介绍数学美时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同学在投影片上看到图形的对称美,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投影胶片,还可以是电脑多媒体软件上利用几何画板,让同学们自己来制作课件,看到图形的翻转,放大缩小,重合等等。从而欣赏数学的趣味美,对称美,简单美,和谐美,激发强烈的数学兴趣,而且可增长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介绍数学在社会发展、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的趋势使得“大众数学”的口号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有人认为,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为已作好了数学准备的人提供的。这里所说的“已作好了数学准备”决不仅指懂得了数学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思考,学会了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注意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与日常生活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进教学过程,以形成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例如,学生压岁钱的处理,存入银行利息如何计算;每月零花钱如何合理使用;家中电话费的交付情况;家庭住房面积如何测量计算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实际问题并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解决。这样在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过程中,培养他们数学建模能力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近年来,初中中考的应用题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突出“问题解决”。
五、介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数学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除了介绍数学与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联系外,还可适当介绍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建筑,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及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介绍利用数学知识揭露一些街头的骗人把戏。如猜“姓”的游戏,电脑算命等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到数学是多么的有用,多么的神奇。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进一步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那么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联通:537504广西容县灵山中学)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介绍背景知识,培养数学兴趣
对于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如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等,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需要这些知识。初一代数首先出现代数式,这时教师就可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要用字母代替数。幼儿学数,总是和量连在一起的。比如,2只苹果,3支铅笔。到了小学已经不满足于具体的量了,而喜欢学比较抽象的数。这时,2不仅可以表示“2只苹果”,还可以表示“2本书”,“2个小孩”等等,它的意义更广泛了。所以,从量到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到了初中,我们不满足于具体的数了,需要进一步抽象化。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超越具体的数量,一般地表示某个量。这时,一般的表示比具体的表示具有更重要更普遍的意义。例如,乘法交换律可以用公式a×b=b×a来表示,这里a、b表示什么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0。数是用一个单位去量它的同类量而得到的结果。它的特点是抽象,正因为抽象所以用处就更大。而字母又是数的进一步抽象,它可以更加一般地表示数以及数与数之间的运算规律。如果说一个数可以表示无穷多个有实际内容的量。那么,一个字母就可以表示无穷多个有实际意义的数,它的作用可说是无限的。代数,不妨理解为“用字母代替数”这正体现出代数比算术更高明。
这样经常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各种知识背景,既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数学史、数学家轶事等,培养数学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生动地讲述一些数学史,使学生在为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而自豪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殿堂的的向往。例如,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古巴比伦人遗留下来的平方数表;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等等。这些数学史话适时地讲解给学生听,能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很大兴趣。而数学家们的轶事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使他们从中学到数学家们的治学精神。陈景润一生的梦想与事业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那么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研究中发现:大于6的偶数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和的形式。如6=3+3,8=3+5,10=3+7,12=5+7,……人们验证了许许多多的偶数,结论都成立。但数字是无穷无尽的,大偶数这个结论成立吗?陈景润用了一生的热情去解决这个问题。他的研究把问题的解决推到了最边沿。遗憾的是,他也未能彻底给出证明,只有留给我们或我们的后辈去解决了。陈景润为攻克这个世界难题,草稿就写了好几麻袋,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勇攀高峰的精神!
象这样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可谓数不胜数。只要结合初中教材,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总能找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例子,讲解给同学们。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大知识面及提高同学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和发现推理能力。以上的介绍可以利用教学录像带而不只是教师的叙述,相信效果会更好。
三、介绍数学美,培养数学兴趣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在一些简单的式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美。如12=3×4,56=7×8,12=3+4+5……这些都是数学等式的趣味美。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几何中具有对称性的图形很多,都能给人以一种舒适优美之感,杨辉三角更组成美丽的对称图案,黄金分割及其有关应用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成为初等数学中对称,和谐美的典型例子。简单性也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在介绍数学美时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同学在投影片上看到图形的对称美,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投影胶片,还可以是电脑多媒体软件上利用几何画板,让同学们自己来制作课件,看到图形的翻转,放大缩小,重合等等。从而欣赏数学的趣味美,对称美,简单美,和谐美,激发强烈的数学兴趣,而且可增长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介绍数学在社会发展、日常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的趋势使得“大众数学”的口号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有人认为,未来的工作岗位是为已作好了数学准备的人提供的。这里所说的“已作好了数学准备”决不仅指懂得了数学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思考,学会了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注意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与日常生活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进教学过程,以形成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习惯。例如,学生压岁钱的处理,存入银行利息如何计算;每月零花钱如何合理使用;家中电话费的交付情况;家庭住房面积如何测量计算等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实际问题并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解决。这样在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过程中,培养他们数学建模能力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近年来,初中中考的应用题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突出“问题解决”。
五、介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数学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除了介绍数学与传统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联系外,还可适当介绍数学在经济学,管理学,工业建筑,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及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介绍利用数学知识揭露一些街头的骗人把戏。如猜“姓”的游戏,电脑算命等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到数学是多么的有用,多么的神奇。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进一步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那么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联通:537504广西容县灵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