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2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那么作为数学教学,每堂课都应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重点,以学生的学、练为中心;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质疑、学会操作,求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自觉地使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一、尊重学生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一方面教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需要同情和关爱。当学生这些需要得以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它不仅会引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数学知识一般比较抽象、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意义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指向功能,它像指南针一样,指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始终朝着学习的目标进行。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師更要给予鼓励、关心和同情。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室,要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信心。
  二、学习的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
  学生的学习有规定的学习时间和法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倡导学生自主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削弱,而是由原来控制与支配。改为支与帮助,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是引导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前提。动机是可以由内部因素引起,也可由外部因素激发,而需要和内驱力的激发动机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有关的情境之中,触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冲突,可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不仅在课的开始,而且应该 在整堂课的教学进程中,想方设法不断地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重视启发思维,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如何在教学中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学生仅仅具备了思想上的认识,有了兴趣,如果没有掌握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他们的学习动机必将受到其削弱,兴趣也不可能长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重视语言载体的作用
  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的表述无不和语言联系,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定理、规律的证明也必须以语言为载体。由此可见,把数学语作为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主动性的载体,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学生知道了数学语言,思维也就深刻了。
  (二)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一的演绎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力于改革教学方法,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教学解比例3/8=15/X时,除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分数同除法的关系,把X看着“除数”来求,有益于发散思维的发展。同时,重点教会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扩展思维,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如:应用题教学中,应重视填条件补问题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出多种补充条件、提出问题的方法,再进行解答。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会变得越来活跃、流畅、新颖。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创造设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长期坚持,学生的创造思维会得到迅速发展。
  (三)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勇于创新,是否勇于质疑问难,是否与其他学生积极合作等等。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并不是单纯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确保参与的质量。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动机,才有主动发奋的可能。而学生能经常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必然也能人一个较高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切实重视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的主动发展有所依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目前大力提倡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也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目标。那么应当如何改进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改进  新课改背景下,使得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步伐加快,中小学教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掌握好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用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与学习,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
期刊
【摘 要】在国有企业实施市场化经营改革进程中,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成为国有资源做大做强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以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了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现状。并对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措施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以期为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运用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经济增加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采用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目前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还存在目标失准,聚焦不力,主体缺位,过程失真的问题。多文本阅读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学是自动实现的。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多文本阅读的优势,应营造自由阅读的氛围,打造开放的阅读课堂,提升思考的阅读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  语文新课标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而小学阶段则应
期刊
一  一了百当 一力担当  一寸丹心 一片丹心  一口咬定 一言为定  一无所长 一技之长  一无所成 一事无成  一无所知 一望而知  一无所获 一树百获  一日三秋 一叶知秋  一牛吼地 一败涂地  一手遮天 一飞冲天  一反既往 一如既往  一文不名 一举成名  一以贯之 一言蔽之  一代谈宗 一代辞宗  一轨同风 一路顺风  一衣带水 一败如水  一世之雄
期刊
【摘 要】伴随我国小学教育的进步,小学语文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经典科目之一,学好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小学语文注重的是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小学语文不仅包括识字读音等基础性技能,还包括沟通与交流、写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技能。小学阶段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所以必须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的管理小学
期刊
梭罗说过:“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得下是一种透悟,是一种洒脱,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修炼,真正放得下了,就可以让自己的精神愉悦,更好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生活在钢筋水泥世界里的人们,渐渐失去了人情味。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中无力挣扎,贪婪的火苗在心中跳动,金钱的光泽使他们失去理智,他们苍白无力,只是不断地汲取,不断地吸收,似乎要吮干生活的骨髓。背上的行囊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是幼儿步入集体进行学习的第一场所,对幼儿以后的生活与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学前教育至关重要。那么在幼儿学前教育中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教育是摆在每一位幼儿教育者面前需要考虑的問题。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之一,游戏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该教学方式真正抓住了幼儿的年龄阶段特点,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不断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探究,真正实现让幼儿早玩中
期刊
狮子守门,首类虎,身如狗,蹲立在建筑门前。门内是禁忌,门外是征伐。有狮以挡,气势汹汹,门外攫取者顿生敬畏,必将止于所当止。  沧沧人世,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门。无知者无畏,对伏于门口的石狮熟视无睹,鲁莽闯入,被欲望的浪潮吞噬;有智者有畏。时常放慢步履,怀敬观之,望而不及,最终与门内的世界保持距离,止行有度。于是,敬畏之光笼罩四野,化成天下。海军上将理查德在谈到南极罗斯冰障一带四个半月漫漫长夜时写道:“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个性积极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尽可能用生动的、形象的教材进行教学,多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动脑筋、动眼、动手、动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的关系,导课不仅能紧紧抓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