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雪》的语言美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雪》被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在九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以丰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来谈谈自己从鲁迅的《雪》中所感悟到的语言美。
  1. 语言的色彩美。读完整篇文章,我们的眼前仿佛铺开了两幅长卷,生动瑰丽的画面让我们如临其境,作者的文字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点缀出绚丽的色彩。在这些描绘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直接表明颜色的词语。比如第1自然段中写到的宝珠山茶的“血红”、单瓣梅花的“白中隐青”、蜡梅花的“深黄”、杂草的“冷绿”;第2自然段中还有孩子们小手的“通红”、雪罗汉全身的“洁白”、雪罗汉嘴唇的“通红”等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色彩和整个画面的底色——雪的白色——相互映衬,让我们一下子体会到了眼前这幅画面中所蕴藏的生机。这是一幅南方早春的雪景图,这样的画面自然让人喜爱。其次,作者还在一些描述中间接地让我们体会了语言的色彩美。比如为了突出画面的生机和情趣,作者写到了孩子们塑雪罗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段描写中,没有表示色彩的文字,但这龙眼核和胭脂的色彩是我们所熟知的,这一红一黑在白雪的背景下显得分外鲜明,于是雪人也仿佛因此而活了起来。作者用这些词语写出了江南的雪景的“滋润美艳”,也说明了没有雪的雨天是多么的单调和不幸。
  2. 语言的音韵美。很多朗诵大师都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过这篇作品。在他们不同风格的演绎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本文独有的一种音韵美。它的音韵美首先是通过并列的词语或者短语的连用来实现的。比如“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隐约着的、青春的”,“拍手、点头、嬉笑”,“如粉、如沙”,“屋上、地上、枯草上”等等。这些词语短小而整齐,所表达的意义有的并不是同一角度上的,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一种整的节奏,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停顿来体现我们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比如“隐约着的、青春的”这两个词,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语调和语速,把作者对江南雪的美艳的赞美读出来。其次是短小而有力的句子。比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再比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些句子短小有力,有的句子的结构形式还非常相近,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非常好听,仔细品读也就不难感悟作者所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另外,文章中还点缀了少量的文言语句,比如“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样的文言和白话相杂,读起来也别有一番情趣。
  3. 语言的简练美。《雪》这篇文章通篇仅有六百多字,然而,他所描写的画面却生动而传神,江南的雪美艳而充满了生机,朔方的雪孤独而饱含着斗争精神。如此短小的文章之所以有这样神奇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文章语言的精致和简练。首先,作者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了他所要写的三个对象: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接下来,作者分别概括出了这三个对象的特征:单调而不幸、滋润而美艳、如粉且如沙。这些词语从不同的角度调动读者联想的神经,让读者从视觉、触觉甚至是心理反应来感受这些形象的特征。即使是对画面的描绘也显得那样的简练而精确。孩子们已经塑好了雪罗汉,接下来作者只用了一个很简洁、很短小的句子来描写这个塑好的雪罗汉:“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这一句话既写出了江南雪的生机和情趣,又为下文写江南雪的不足做了一个准备,可谓是简练而隽永的。这样的描写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让人读来会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恰到好处、美妙绝伦的,这充分体现了作者语言的简练美。
  4. 语言的情境美。这里的情境美是说文章的语言表达是那样的美妙且值得玩味,并且注入了个人独特的精神和情意。大家所熟知的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的浓烈的情感蕴含在他作品的每一个词语、每一组句子中。比如作者在写暖国的雨的时候这样写道:“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里对雪花所用的三个形容词就是文章语言情境美的充分体现。“冰冷”和“坚硬”似乎都是言雪花的不足的,然而第三个词语又忽然折回,说这样的雪花是“灿烂”的,这样贯通之后,我们一下子明白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且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和赞美的理由。再比如文章的第3自然段,这是写南方的雪的最后一部分文字,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正在思考:“作者把南方的雪写得这样美艳,那么他对南方的雪到底态度如何呢?”此时,作者在文章里用了“褪尽”一词。这个词相当巧妙地把作者对南方的雪虽然滋润美艳,然而会迅速褪去的不屑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这样一来,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第4自然段开头的那个“但是”。有的资料里说“因为‘但是’表示转折,所以可以看出作者对朔方的雪的钟情”,这样理解是不准确的。要很好地理解这里的“但是”,除了可以结合上文的“褪尽”,我们还可以结合下文“他们绝不粘连”中的“决不”,“决不”不仅是对朔方雪花的充分肯定,同时还饱含了作者对南方的雪的否定。由此,我们才能非常准确地去把握作者对朔方雪的感情,充分体会作者欣赏朔方雪的情趣。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袁庄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写作”教学明确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纵观近三年徐州市中考作
【板块一】由题生疑,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本特别的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的头脑里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期刊
一、 阅读教学中渗透写法,以读促写  1. 根据教材特点找读写结合点。课本中入选的文章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在表达方法、语言运用、文章的内容上都有极大的示范意义。这些文章不仅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练习,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课本中一些文章内涵深刻,适合再三品味;一些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很适合积累词汇;一些文章结构合理,对学生在布局谋篇上有很大帮助。因此,教者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寓习作
一、回顾文章脉络,感受文路之精巧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  师:记住,这是让作者记忆了一生的水。
依据eUCP规则,在电子信用证业务中,银行被赋予了审核单证真实性的义务,该义务使得包括银行在内的多个电子信用证当事方需要进行跨CA的交叉身份认证。跨CA交叉身份认证是电子
青浦,上海西部联通江浙沪三地,是未来上海市最具活力的商业副中心,五条高速路网联动长三角。蛙城,一座公园剧场型主题乐园,即将在淀山湖大道绚丽绽放。17号线西上海黄金走廊,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高年级教材中,编者在节选自经典著作的课文后面安排了“作家卡片”或“名著便览”(以下简称“两张卡片”)。10个“作家卡片”,5个“名著便览”,少仅百十字,多不过
期刊
古汉语中“之”字用法颇为复杂,它可作实词中的代词、动词,也可作虚词中的助词、连词、介词、语气词等,成了最常见的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里,“之”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其中最特殊的一种用法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举题目如下:  下列带点字的解释或用法,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A取消句子独立性; B助词“的”; C代词“他”; D动词“去”  很显然,此题给出的C、D选项是错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