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管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deaihai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栏跑教材是高中学生的必修教材,但要正确、顺利地跨过栏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降低练习难度,合理利用器材,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自信心。PVC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生活用品,笔者将其运用到跨栏跑教学中,有效消除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可活动的跨栏板
  练习方法:将PVC管放在栏架的两边或托架上充当障碍物,当学生跨越时如触碰到,就自动掉在地上,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器材的恐惧心理(见图1)。
  教学建议1:可以先让学生在栏侧体验动作,由原地练习过渡到在走动或跑动中完成动作,再进行正面攻栏,使学生在心理上建立自信心,敢于攻栏。
  教学建议2:一般栏架只能通过升降两端的支撑架调节高度,笔者设计的栏架还可以通过托架的上下旋转来调整高度,初学时将托架放在最低端,有一定基础后再旋转到高端,使学生在视觉上并未产生差别,不会产生害怕的心理,在学生基本掌握跨栏动作技术后,再尝试跨越正规跨栏架。
  二、可移动的跨栏架
  练习方法:帮助者手持一根PVC管充当栏架,练习者在走动或慢跑中完成栏侧的摆动腿或起跨腿跨过栏架的练习,也可以让3~5名学生各持一根PVC管充当栏架,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连续跨越3~5个栏的练习(见图2)。
  教学建议1:帮助者要根据练习者的能力调节PVC管的高度,持管手臂伸直,与练习者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受伤,前后学生的距离可以根据练习者的能力进行调节。
  教学建议2:该练习是一种辅助手段,与跨小垫子同理,适合教学前期的练习,学生有一定的运动经验后,就可以进行跨栏架练习。在练习时,要强调上体适当前倾,上下肢协调配合。
  三、可调节的跨栏架
  练习方法:帮助者手持PVC管于一定高度,与练习者成平行或垂直,练习者双手扶墙进行起跨腿過横栏、纵放栏架的练习(见图3)。
  教学建议1:帮助者可根据练习者的能力调节PVC管的高度,站在合适的位置,防止被练习者碰到、踢到。同时,通過语言提示同伴动作要领,如,勾脚、大小腿折叠紧、膝关节高抬外展、提拉到位等。
  教学建议2:练习者手扶墙,使身体成一定的倾斜面,将PVC管看成是一个正规的栏架,可以先进行横栏的练习,再进行纵栏的练习,强调动作要领,动作要到位。
  四、起跨点的标记物
  练习方法:把PVC管放在离栏架1~1.5m的位置的一边,作为起跨点的标记(见图4)。
  教学建议1: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调整PVC管离栏架的距离,能顺利跨过第一栏后,再把标记物撤除。
  教学建议2:起跑到第一个栏的距离是固定的,可以先在栏侧进行站立式起跑接跨第一个栏的练习,学生敢跨后,再进行正面攻栏,并标出适宜的起跨点,控制好起跨距离,防止出现跳栏。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过分依赖起跨标记,强调要形成起跑到第一个栏的节奏和步数,跑8~9步后进行攻栏。
  五、栏间跑步幅的标记物
  练习方法:在2个栏架之间的一边放置3根PVC管,作为栏间跑时每步步长的标记物,体会栏间跑的技术和节奏(见图5)。
  教学建议1:2个栏架的距离可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调整,如是标准栏间距,也可放置4~5根PVC管,跑4~5步跨过1个栏架。
  教学建议2:让学生明确栏间跑的节奏,第1步稍小,第2步最大,第3步适中,通过高抬大腿用前脚掌弹性着地来调整步幅,而不是伸小腿。
  教学辅助器材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较好的心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最大化。因此,在使用辅助器材时,安全、方便、实用、经济是其基本的原则。体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探索对辅助器材的开发和使用,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给幼儿教育提供了极大帮助。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幼儿教育思想与方法,给幼儿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技术用于日常的区域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兴趣爱好设立的特定游戏环境,让其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提及直肠癌,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便血、腹部包块、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其实关于直肠癌的症状还有很多,若不了解该疾病,一听到癌,就会陷入惊恐、焦虑等状态中,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基于此,本文讲讲关于直肠癌这些事情,让广大读者了解直肠癌,以减轻病人对直肠癌的恐惧,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什么是直肠癌  直肠癌属于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病灶处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到齿状线间。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年龄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永恒课题。前段时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键博士,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0第8期发表的《归去来兮 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2011第5期发表的《创新是“课课练”持久生命力的笫一要务——再论“新课课练”》两篇文章呼唤“课课练”回归体育课堂,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能训练水平,遏制和扭转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其课程性质中指出:“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体育教师有必要全面考虑促进学生体能发展与提升的各方面因素,笔者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与强度,科学渗透体能练习  准备活动是教学过程中基本部分之前的有目的的身体练习,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
编者按: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学生能够掌握1~2项终身可以参与的运动技能,广州市自2012年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及跳绳运动,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掌握跳绳技能,并采取跳绳进入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必练内容、体育学业考试必测项目及组织校际交流、举办教师跳绳培训、评选广州市跳绳传统项目学校、举办广州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等系列举措,推动跳绳运动的普及,现广州市已形成浓厚的校园跳绳氛围,跳绳运动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倍受国家以及社会关注,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30年来呈下降趋势,令人担忧。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明确提出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体质测试,有效弥补“监控失灵”的情况,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广东省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前沿阵地,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各个地级市陆续采用第三方机构进行体质测试。下文以深圳市龙岗区小学体测为例说
古詩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在古诗词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与气象有关的诗词。我们就山地和平原气候为例,来看一看古诗词里的巍巍高山和广阔大地的气候差异。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虽短短四句,却形象地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已经到了芳菲落尽,春意凋零的时候,可是在高山深处的古寺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鼓励教师多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通过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笔者所在幼儿园近年来围绕如何开发与利用“快乐教育”园本课程进行探索。本文从“快乐教育”园本课程亲子体验活动的意义与实践情况出发,谈谈“快乐教育”园本课程亲子体验活动的实践。  “快乐教育”园本课程   亲子体验活动的意义  
不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成为引发胃肠疾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胃肠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胃溃疡属于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当胃内壁起保护作用的胃黏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损伤时会在该部位形成溃疡。胃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且存在反复或周期性发作,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反酸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有效地治疗和干预,易发生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时间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教育体系、幼儿园实际运营状况等,也与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关。一些教育机构出现了迎合家长心态的经营方式,违背了科学的教育规律,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还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影响问题  为了孩子能在应试教育中获得优势,不少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