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了影响高中生听力理解的障碍,提出了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障碍;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8 -01
一、引言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听力已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但也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不易突破的难关。因为,听力理解过程是语言知识与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英国语言学家Mary Underwood将听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声音进入听觉储存阶段(The sounds go into a sensory store);二是短期记忆处理信息阶段(Processing of the information by the short-term memory);三是把理解了的信息转入长期记忆阶段(Transferring the information to the long–term memory for later use),简单的说就是语言辨识和语义选择两个阶段。语言辨识主要是对语言、语调、节奏和意群等方面的辨认,而语义选择则是指把握说话者的意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中选择所需答案。现实中,学生在收听英语材料过程中往往不能把语音辨识和语义选择,即“听力”与“理解”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所听的内容。
三、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教学中学生经常提出如下问题:“听材料时,我的思维还停留在前一部分,而后的内容又接踵而至,我想把每个信息都抓住,结构却总是顾此失彼,这是为什么?”或“有些材料内容我听得非常清楚,但就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这些其实就是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障碍表现或反映。
[BT4](一)语言障碍
这是指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障碍。有些语言现象比如连续、弱化、省音、同化缩略等种种语言形式以及不同语调表达不同意思,而这些往往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另外有些学生受母语或方言的影响,自身发音不准,又缺乏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听力的理解。如:
——I’m spending a few months brushing up my English and getting to know the country better.
学生听清这一句话没有多大困难,只是觉得brush up用在这里不好理解。因为他们听到brush up首先反应就是“刷新、刷掉”的意思,而鲜有学生知道brush up“重新学习以免荒疏、复习”之意,因此就产生认知上的迟钝。不过因生词而听不出或听错的并不多,差错最多是a,the,of,or等小词;名词词尾的“s”,动词词尾的“s”,“ed”听不出或听错。把cloth听成cross;把said听成cell。这些语言、词汇、语法方面的问题有时对听力理解起关键的作用。
[BT4]
(二)文化障碍
众所周知,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英语听力材料,内容广博,题材多样。从天文地理到人物历史;从新闻报道到社会轶事,无所不含。而听力理解的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再构建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听者的对所学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语用学知识和语言知识显得尤其重要。由于知识面有限或跨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缺乏,学生常会感到听得懂单词而听不懂内容,从而造成听觉认识上的障碍。
[BT4](三)心理障碍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常出现疲劳、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障碍,其中记忆力差对听力理解的影响突出。其次是注意力的问题,可以说任何外语学习者都会有这种感觉,较长时间地听一种不太熟悉的英语语音语调、词汇、句子等内容很容易令人感到疲倦,尤其是在听力测试中,学生不可能让磁带语速放慢,让录音机暂停或重复自己没能完全听懂的内容。另外,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听力理解是一种被动的语言信息接受过程,因此常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听力课或听力测试,认为只要坐在位置上,能听懂多少就算多少,这种心理现象毫无疑问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
四、应对策略
首先,要求学生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最大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训练。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经验:只是从邻居的收音机或者街头巷尾反复听到同一首歌,就能不知不觉地学会它。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习上,我们称之为习得(acquisirion),因此,只要有空闲,就应把收音机调到如VOA,BBC,CRI等英语广播台。可以边听边洗脸吃饭,不论做什么都让自己置于一种客观的英语氛围中,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能听懂的内容在逐渐增加,这就是“耳熟能详”。
其次,在课堂上激发、提高学生听的兴趣。人民往往有“喜新厌旧”的心理,而教学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形式单调都会压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听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在化的教学手段,尽量使教学内容做到丰富、逼真、趣味性强,使学生多棱角、全方位地感知和适应现代英语的各种题材,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
再次,要讲究英语听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训练时总是习惯借助文字材料。这种以读助听的做法往往是弊大于利。因此,在课堂上,要有意训练学生在“听”方面的注意力,强调用“耳”听,而不是用“眼”听。在播放材料前,不给学生看题目,先解释有关背景知识,扫除词汇文化障碍,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先验形式图”,然后通过收听原文材料及难点的适度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内容图式”,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头脑中形成的“图式”,学生经过这种从形式到内容,再返回到形式的循环训练,便有望实现“听觉反应”“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此外,教师反馈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肯定的反馈(Positive feedback)能增加学生自信心和学生的热情;而消极否定的反馈(negative feedback)使学生感到羞愧,失去自信心,处于被动、消极状态。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障碍;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8 -01
一、引言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听力已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但也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不易突破的难关。因为,听力理解过程是语言知识与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英国语言学家Mary Underwood将听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声音进入听觉储存阶段(The sounds go into a sensory store);二是短期记忆处理信息阶段(Processing of the information by the short-term memory);三是把理解了的信息转入长期记忆阶段(Transferring the information to the long–term memory for later use),简单的说就是语言辨识和语义选择两个阶段。语言辨识主要是对语言、语调、节奏和意群等方面的辨认,而语义选择则是指把握说话者的意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中选择所需答案。现实中,学生在收听英语材料过程中往往不能把语音辨识和语义选择,即“听力”与“理解”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所听的内容。
三、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分析
教学中学生经常提出如下问题:“听材料时,我的思维还停留在前一部分,而后的内容又接踵而至,我想把每个信息都抓住,结构却总是顾此失彼,这是为什么?”或“有些材料内容我听得非常清楚,但就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这些其实就是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障碍表现或反映。
[BT4](一)语言障碍
这是指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障碍。有些语言现象比如连续、弱化、省音、同化缩略等种种语言形式以及不同语调表达不同意思,而这些往往造成听力理解的障碍。另外有些学生受母语或方言的影响,自身发音不准,又缺乏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听力的理解。如:
——I’m spending a few months brushing up my English and getting to know the country better.
学生听清这一句话没有多大困难,只是觉得brush up用在这里不好理解。因为他们听到brush up首先反应就是“刷新、刷掉”的意思,而鲜有学生知道brush up“重新学习以免荒疏、复习”之意,因此就产生认知上的迟钝。不过因生词而听不出或听错的并不多,差错最多是a,the,of,or等小词;名词词尾的“s”,动词词尾的“s”,“ed”听不出或听错。把cloth听成cross;把said听成cell。这些语言、词汇、语法方面的问题有时对听力理解起关键的作用。
[BT4]
(二)文化障碍
众所周知,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而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英语听力材料,内容广博,题材多样。从天文地理到人物历史;从新闻报道到社会轶事,无所不含。而听力理解的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再构建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听者的对所学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语用学知识和语言知识显得尤其重要。由于知识面有限或跨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缺乏,学生常会感到听得懂单词而听不懂内容,从而造成听觉认识上的障碍。
[BT4](三)心理障碍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常出现疲劳、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障碍,其中记忆力差对听力理解的影响突出。其次是注意力的问题,可以说任何外语学习者都会有这种感觉,较长时间地听一种不太熟悉的英语语音语调、词汇、句子等内容很容易令人感到疲倦,尤其是在听力测试中,学生不可能让磁带语速放慢,让录音机暂停或重复自己没能完全听懂的内容。另外,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听力理解是一种被动的语言信息接受过程,因此常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听力课或听力测试,认为只要坐在位置上,能听懂多少就算多少,这种心理现象毫无疑问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
四、应对策略
首先,要求学生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最大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训练。我们通常有这样的经验:只是从邻居的收音机或者街头巷尾反复听到同一首歌,就能不知不觉地学会它。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习上,我们称之为习得(acquisirion),因此,只要有空闲,就应把收音机调到如VOA,BBC,CRI等英语广播台。可以边听边洗脸吃饭,不论做什么都让自己置于一种客观的英语氛围中,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能听懂的内容在逐渐增加,这就是“耳熟能详”。
其次,在课堂上激发、提高学生听的兴趣。人民往往有“喜新厌旧”的心理,而教学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形式单调都会压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听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在化的教学手段,尽量使教学内容做到丰富、逼真、趣味性强,使学生多棱角、全方位地感知和适应现代英语的各种题材,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
再次,要讲究英语听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训练时总是习惯借助文字材料。这种以读助听的做法往往是弊大于利。因此,在课堂上,要有意训练学生在“听”方面的注意力,强调用“耳”听,而不是用“眼”听。在播放材料前,不给学生看题目,先解释有关背景知识,扫除词汇文化障碍,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先验形式图”,然后通过收听原文材料及难点的适度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内容图式”,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头脑中形成的“图式”,学生经过这种从形式到内容,再返回到形式的循环训练,便有望实现“听觉反应”“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此外,教师反馈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肯定的反馈(Positive feedback)能增加学生自信心和学生的热情;而消极否定的反馈(negative feedback)使学生感到羞愧,失去自信心,处于被动、消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