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创新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随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他们就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巧地摆脱困境。对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而言,究竟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与潜心开展的教学任务,就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教师鼓励与引导学生发出的各种质疑之声,就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火花;教师聚焦学生的实际表现实施的有效评价,就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是陷入困境时的“另辟蹊径”,是完成任务时的“奇思妙想”,是用不寻常的思路做平常的事情,是以不服输的心态做艰难的事情……创新能够让“山重水复疑无路”变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创新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创新能够让一个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思路变得更加广阔……创新的重要作用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
立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不仅可以着力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还可以孕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窃以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形形色色的任务,可以成为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此起彼伏的质疑,可以成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火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成为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向导。
一、任务:创新之沃土
教学任务是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既要围绕教学目标,也要创造创新的机会以及搭建创新的平台。以此指引学生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目标就可以顺利、圆满达成。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潜滋暗长、逐步发展。
“画图软件”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让学生学习运用“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一些彰显自主性的画图任务,即让学生自主确定绘画主题、设计绘画布局等。显然,在此项画图任务中“彰显自主性”,就是为学生创造了创新的机会。每一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大胆想象绘画内容,自由选择绘画主题,自主创作绘画作品。
由此可见,主题鲜明、蕴含创新机会的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二、質疑:创新之火花
学贵有疑。疑问既是学生深度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自主创新的火花。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在学生的一片质疑声中,他们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更加通透、更加全面。与此同时,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会不断闪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不断发展。
以教学“用Word记日记”这部分内容为例,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些疑问:“老师,为了让我的Word日记变得更加赏心悦目,我想在其中添加一些图片,我应该怎么做呢?”“要是能给我的Word日记扉页加上一些彩色的边框,就更美了!彩色边框怎么加呢?”“在Word日记中插入的这些图片,要是可以变成心形、椭圆形、花瓣状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就更好了!”……的确,为“Word日记”配上相关的图片,能够让日记变得图文并茂;为“Word日记”加上精美的边框,能够为图文并茂的日记锦上添花。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的质疑不仅促进了他们的深度学习,还成为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成为他们发展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三、评价:创新之导向
教师的评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还能够指引学生创新的方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情,制定的评价标准以及采取的评价方式,就是指引学生科学合理、持续不断创新的导向。
比如,在教学“制作小板报”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提出制作要求:(1)板报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2)板报图文并茂、布局美观;(3)板报可以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显然,笔者提出的小板报制作要求,其实也就是小板报的评价标准。以这些评价标准为导向,学生就会在确定板报主题、选取板报内容、设计板报布局等方面大胆创新。此外,因为板报制作要求中提到,可以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所以部分学生就会将一些微视频、录音文本等加入小板报,进而使得小板报更加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可读性等。
显而易见,清晰、明确、具体、细致的评价标准,不仅能够为学生指明完成任务的方向,也能够为学生指明发展自身创新能力的方向。
总而言之,通过精心设计与潜心开展蕴含创新机会的教学任务,或通过鼓励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或通过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就可以合情合景、恰如其分、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更强,他们摆脱困境的思路就会更广,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就会更全,在未来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他们就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袁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64):149.
[2]杨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7(1):349-350.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是陷入困境时的“另辟蹊径”,是完成任务时的“奇思妙想”,是用不寻常的思路做平常的事情,是以不服输的心态做艰难的事情……创新能够让“山重水复疑无路”变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创新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创新能够让一个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思路变得更加广阔……创新的重要作用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
立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不仅可以着力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还可以孕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窃以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形形色色的任务,可以成为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此起彼伏的质疑,可以成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火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成为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向导。
一、任务:创新之沃土
教学任务是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孕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既要围绕教学目标,也要创造创新的机会以及搭建创新的平台。以此指引学生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目标就可以顺利、圆满达成。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潜滋暗长、逐步发展。
“画图软件”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让学生学习运用“画图软件”中的各种工具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围绕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一些彰显自主性的画图任务,即让学生自主确定绘画主题、设计绘画布局等。显然,在此项画图任务中“彰显自主性”,就是为学生创造了创新的机会。每一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大胆想象绘画内容,自由选择绘画主题,自主创作绘画作品。
由此可见,主题鲜明、蕴含创新机会的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二、質疑:创新之火花
学贵有疑。疑问既是学生深度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自主创新的火花。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在学生的一片质疑声中,他们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更加通透、更加全面。与此同时,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会不断闪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不断发展。
以教学“用Word记日记”这部分内容为例,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些疑问:“老师,为了让我的Word日记变得更加赏心悦目,我想在其中添加一些图片,我应该怎么做呢?”“要是能给我的Word日记扉页加上一些彩色的边框,就更美了!彩色边框怎么加呢?”“在Word日记中插入的这些图片,要是可以变成心形、椭圆形、花瓣状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就更好了!”……的确,为“Word日记”配上相关的图片,能够让日记变得图文并茂;为“Word日记”加上精美的边框,能够为图文并茂的日记锦上添花。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的质疑不仅促进了他们的深度学习,还成为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成为他们发展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三、评价:创新之导向
教师的评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还能够指引学生创新的方向。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情,制定的评价标准以及采取的评价方式,就是指引学生科学合理、持续不断创新的导向。
比如,在教学“制作小板报”这部分内容时,笔者提出制作要求:(1)板报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2)板报图文并茂、布局美观;(3)板报可以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显然,笔者提出的小板报制作要求,其实也就是小板报的评价标准。以这些评价标准为导向,学生就会在确定板报主题、选取板报内容、设计板报布局等方面大胆创新。此外,因为板报制作要求中提到,可以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所以部分学生就会将一些微视频、录音文本等加入小板报,进而使得小板报更加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可读性等。
显而易见,清晰、明确、具体、细致的评价标准,不仅能够为学生指明完成任务的方向,也能够为学生指明发展自身创新能力的方向。
总而言之,通过精心设计与潜心开展蕴含创新机会的教学任务,或通过鼓励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或通过及时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就可以合情合景、恰如其分、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更强,他们摆脱困境的思路就会更广,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就会更全,在未来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他们就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袁波.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64):149.
[2]杨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7(1):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