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课程教材要求,学生家庭实际等条件,本文以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2019年版本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为例,阐述线上教学作业创新的实践及思考。
一、多形式设计家庭作业的思考
1 .发展兴趣与巩固知识
课前作业的设置能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常常采用生活常见的实例与小实验作为引导。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课前课后实践作业的探究,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科学事实的热情。
在本单元第三课的《影子的秘密》中,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熟悉的现象,在课前,设置手影游戏感受影子的變化情况这一作业。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并能够使用已有的知识改变手影,初步体验光影变化的乐趣。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课前实验成果,经教师指引,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新知识。而新课结束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利用课后作业实验,能够亲自体验知识的生成,巩固新知,给学生带来学习都得成就感。
本单元第一课《仰望天空》的学习后,学生对太阳、月亮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留下课后模拟实验作业: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大呢?指导学生使用不同材料模拟探究,在实验观察中寻找答案。有的学生在家利用纸片、纸筒,有的利用水果,碗等工具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得出近大远小的原理用于解释问题,同时在家庭成员的协助下,拍摄实验小视频说明实验过程及发现,学生能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2 .提升自信和学习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应该作为主人翁的角色。本单元第六课《地球的形状》的主要内容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探索过程。作为偏人文性的探索内容,简单枯燥的讲授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趣,无法集中精神。于是,以此为主题,设置成课前科学小故事比赛,学生可以通过适当上网、看电视或广播,浏览丰富的知识资源,选择和主题相关、自己感兴趣的故事,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和同学分享。不知不觉中学习新课内容,拓宽知识层面,让学生做了一回小老师,增强了表达能力与自信心。同样的创设主题,布置创造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能够收获更多有特色的作品。
第八课《太阳、月球和地球》中设计海报,在明确主题,作品大小之后,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方面制作海报。有的学生会使用剪贴报的形式制作(案例、作业图例),有的学生会使用绘本故事的形式制作,有的采用宏观视角,有的选择和主题相关的一项呈现在海报上。海报作品的分享,百花齐放,具有个人特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提升,更积极参与学习,对教学内容更加融会贯通。
二、教学反思
家庭实验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应尽可能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亲自观察体验事物的变化,认识事物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家完成的实验基本是独立完成的,教师需要在实验前作出针对性的指导,准确说明实验目的、用品的选择、观察的重点、如何记录、线上作业提交形式等等。这对教师的前瞻性思考,及统筹安排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教师更具细心、耐心,并且对个别学生的情况,作出个性指导。
当然,小学生的实验作业更多的需要家长的协助和指引,做好家校沟通,提倡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实验操作,不仅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也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文系《小学中段科学家庭实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LHXKT-004)】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多形式设计家庭作业的思考
1 .发展兴趣与巩固知识
课前作业的设置能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常常采用生活常见的实例与小实验作为引导。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课前课后实践作业的探究,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科学事实的热情。
在本单元第三课的《影子的秘密》中,影子是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熟悉的现象,在课前,设置手影游戏感受影子的變化情况这一作业。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并能够使用已有的知识改变手影,初步体验光影变化的乐趣。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课前实验成果,经教师指引,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新知识。而新课结束后,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利用课后作业实验,能够亲自体验知识的生成,巩固新知,给学生带来学习都得成就感。
本单元第一课《仰望天空》的学习后,学生对太阳、月亮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留下课后模拟实验作业: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大小差不多大呢?指导学生使用不同材料模拟探究,在实验观察中寻找答案。有的学生在家利用纸片、纸筒,有的利用水果,碗等工具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得出近大远小的原理用于解释问题,同时在家庭成员的协助下,拍摄实验小视频说明实验过程及发现,学生能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
2 .提升自信和学习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应该作为主人翁的角色。本单元第六课《地球的形状》的主要内容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探索过程。作为偏人文性的探索内容,简单枯燥的讲授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趣,无法集中精神。于是,以此为主题,设置成课前科学小故事比赛,学生可以通过适当上网、看电视或广播,浏览丰富的知识资源,选择和主题相关、自己感兴趣的故事,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和同学分享。不知不觉中学习新课内容,拓宽知识层面,让学生做了一回小老师,增强了表达能力与自信心。同样的创设主题,布置创造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能够收获更多有特色的作品。
第八课《太阳、月球和地球》中设计海报,在明确主题,作品大小之后,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方面制作海报。有的学生会使用剪贴报的形式制作(案例、作业图例),有的学生会使用绘本故事的形式制作,有的采用宏观视角,有的选择和主题相关的一项呈现在海报上。海报作品的分享,百花齐放,具有个人特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提升,更积极参与学习,对教学内容更加融会贯通。
二、教学反思
家庭实验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堂的教学,应尽可能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亲自观察体验事物的变化,认识事物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家完成的实验基本是独立完成的,教师需要在实验前作出针对性的指导,准确说明实验目的、用品的选择、观察的重点、如何记录、线上作业提交形式等等。这对教师的前瞻性思考,及统筹安排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教师更具细心、耐心,并且对个别学生的情况,作出个性指导。
当然,小学生的实验作业更多的需要家长的协助和指引,做好家校沟通,提倡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实验操作,不仅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也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文系《小学中段科学家庭实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LHXKT-004)】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