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公司新体制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入手,提出新时期企业新建、扩建后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建设的方案,总结档案管理部门在企业组建过程中所进行的思考、采取的措施和开展工作以及取得的经验、教训,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和分析。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新体制
一、在新体制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建设的方案策划
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我们向各个分、子公司提供可供选择的三种档案管理体制方案。
(一)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机构的基本构成是:
1.设立文件、图纸资料制作的文印室,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工程复印机等硬件设备及相应软件,采用联网打印方式,承担企业所有纸质文件制作及分发、传递任务。
2.设立资料档案室,配备库房、文件柜和联网电脑,统一管理企业的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和各类档案。承担企业全部或者大部分纸质版本、电子版本文件材料的接收、分类、管理、提供利用、版本有效性管理任务。
(二)大分散,小集中管理模式
按照"谁产生,谁管理"的要求和统一的制度、标准,将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与档案分开管理,制作、传递、保存、管理等环节分开管理,不同种类的文件、档案在不同的业务部门安排人员专管或者兼管,形成档案、信息管理各个环节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
档案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成是:
1.技术文件和经营文件的制作、分发业务,分别由相关业务部门根据情况指定人员专管或者兼管,因为图纸的复制分发工作量大,在技术部门可以设专人管理。
2.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和档案均由产生文件的部门予以相对集中,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其中图纸资料由于涉及版本有效性管理,可以在车间设立资料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其他文件、档案由相应单位指定人员兼管。
3.各部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应当长期保存的文件,由各部门分别指定人员兼管,负责收集、立卷、每年定期送公司办公室归档保存,其它种类的档案由形成部门相对集中管理。
(三)建立在少纸化办公基础上的"分散+集中"管理模式
全力推行"少纸化"、"无纸化"办公。信息传递尽量在内部网络进行,运用专门软件做好电子信息的归档保存工作。
纸质文件集中管理,电子文件由计算机系统管理。在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如办公室派人兼管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在生产车间设专人管理图纸资料。
除产品、人事、基建、设备、财务、实物(营业执照、资格证书等)档案以外,所有的档案一律以电子信息保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产品、人事、基建、设备档案也可逐步转化为电子档案保存。
(四)三个方案的优劣比较
经过分析、研究、比较,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新建、扩建、迁建的分、子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如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采用了第一种模式,天津分、子公司采取了第二种模式。怀柔分、子公司则由母公司直接负责其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是根据分、子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的,目的是使这些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一开始就走上"规范、明确、高效"的轨道。
二、在新体制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建设的制度准备
(一)以档案法规为依据
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不仅有《档案法》,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法》、《会计法》等专业法律法规,此外《保密法》等法律法规,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法律依据和保证。
(二)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指南
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成的档案信息管理标准、规范体系。特别是我们航天系统的信息管理制度《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等,都是我们建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依据性文件。
(三)重视法规、标准、制度的执行情况考核
这是在企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母公司要担负起对分、子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能,二是分、子公司自身要确定法规、标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考核的责任单位,明确责任内容,三是分、子公司要建立法规、标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考核的具体操作办法,其基本要求是简便易行,四是分、子公司要把检查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保证管理标准、制度的有效性。
经过各级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所有的分、子公司均相继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档案信息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表1三个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比较/方案1方案一1方案二1方案三优点11.便于专业化操作。11.专职人员数量减少。11.管理人员数量减少。12.易于规范化。12.环节减少,效率提高。12.有利于管理规范化。13.责任明确,减少扯皮。13.资源分管,责任分担。13.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14.对管理条件要求最低。14.对管理条件要求最低。14.大幅度减轻管理工作量。缺点11.人员数量较多。11.影响管理的规范化。11.对管理条件要求高。12.管理效率受到影响。12.人员数量似减实增。12.管理起点高。13.对形势变化适应性不强。13.不利于信息共享。13.管理的规范化不易保证。
参考文献
[1] 虞亚梅. 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J]. 档案学通讯,2009,1.
[2] 刘守华. 新时期,需要我们转变的八个观点[J]. 中国档案,2002,1.
[3] 宗艳芹. 浅谈新时期与企业档案工作改革[N]. 中国档案报,2008-5-2.
[4] 王玲玲. 知识经济环境下档案工作的创新[N]. 中国档案报,2009-8-13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新体制
一、在新体制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建设的方案策划
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我们向各个分、子公司提供可供选择的三种档案管理体制方案。
(一)集中统一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机构的基本构成是:
1.设立文件、图纸资料制作的文印室,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工程复印机等硬件设备及相应软件,采用联网打印方式,承担企业所有纸质文件制作及分发、传递任务。
2.设立资料档案室,配备库房、文件柜和联网电脑,统一管理企业的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和各类档案。承担企业全部或者大部分纸质版本、电子版本文件材料的接收、分类、管理、提供利用、版本有效性管理任务。
(二)大分散,小集中管理模式
按照"谁产生,谁管理"的要求和统一的制度、标准,将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与档案分开管理,制作、传递、保存、管理等环节分开管理,不同种类的文件、档案在不同的业务部门安排人员专管或者兼管,形成档案、信息管理各个环节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
档案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成是:
1.技术文件和经营文件的制作、分发业务,分别由相关业务部门根据情况指定人员专管或者兼管,因为图纸的复制分发工作量大,在技术部门可以设专人管理。
2.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和档案均由产生文件的部门予以相对集中,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其中图纸资料由于涉及版本有效性管理,可以在车间设立资料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其他文件、档案由相应单位指定人员兼管。
3.各部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应当长期保存的文件,由各部门分别指定人员兼管,负责收集、立卷、每年定期送公司办公室归档保存,其它种类的档案由形成部门相对集中管理。
(三)建立在少纸化办公基础上的"分散+集中"管理模式
全力推行"少纸化"、"无纸化"办公。信息传递尽量在内部网络进行,运用专门软件做好电子信息的归档保存工作。
纸质文件集中管理,电子文件由计算机系统管理。在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如办公室派人兼管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在生产车间设专人管理图纸资料。
除产品、人事、基建、设备、财务、实物(营业执照、资格证书等)档案以外,所有的档案一律以电子信息保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产品、人事、基建、设备档案也可逐步转化为电子档案保存。
(四)三个方案的优劣比较
经过分析、研究、比较,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新建、扩建、迁建的分、子公司根据自身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如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采用了第一种模式,天津分、子公司采取了第二种模式。怀柔分、子公司则由母公司直接负责其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是根据分、子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的,目的是使这些企业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一开始就走上"规范、明确、高效"的轨道。
二、在新体制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建设的制度准备
(一)以档案法规为依据
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不仅有《档案法》,还有《知识产权保护法》、《会计法》等专业法律法规,此外《保密法》等法律法规,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法律依据和保证。
(二)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指南
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组成的档案信息管理标准、规范体系。特别是我们航天系统的信息管理制度《文书档案案卷格式》、《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等,都是我们建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的依据性文件。
(三)重视法规、标准、制度的执行情况考核
这是在企业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母公司要担负起对分、子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能,二是分、子公司自身要确定法规、标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考核的责任单位,明确责任内容,三是分、子公司要建立法规、标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考核的具体操作办法,其基本要求是简便易行,四是分、子公司要把检查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保证管理标准、制度的有效性。
经过各级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所有的分、子公司均相继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档案信息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表1三个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比较/方案1方案一1方案二1方案三优点11.便于专业化操作。11.专职人员数量减少。11.管理人员数量减少。12.易于规范化。12.环节减少,效率提高。12.有利于管理规范化。13.责任明确,减少扯皮。13.资源分管,责任分担。13.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14.对管理条件要求最低。14.对管理条件要求最低。14.大幅度减轻管理工作量。缺点11.人员数量较多。11.影响管理的规范化。11.对管理条件要求高。12.管理效率受到影响。12.人员数量似减实增。12.管理起点高。13.对形势变化适应性不强。13.不利于信息共享。13.管理的规范化不易保证。
参考文献
[1] 虞亚梅. 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J]. 档案学通讯,2009,1.
[2] 刘守华. 新时期,需要我们转变的八个观点[J]. 中国档案,2002,1.
[3] 宗艳芹. 浅谈新时期与企业档案工作改革[N]. 中国档案报,2008-5-2.
[4] 王玲玲. 知识经济环境下档案工作的创新[N]. 中国档案报,200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