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语文新旧课程理念在文字表述、理念内涵及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比较,旨在发现并解决新课程理念在推行中所遇到的矛盾问题,力求使之健康有序地实施运行。
关键词:课程理念;比较;语文素养;育人功能;个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语文新课程改革也搞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与中国教育传统理念的契合点方面,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前人在探索教育规律这条路上已做了大量工作,进行过无数次教育试验,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拟将先前(“先前”指春秋——近代的时间跨度,为了表述上的方便本文把这一时间跨度内的理念统称为旧理念)幾种有代表性的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指当前正推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作出比较分析,以找出新课程理念的优缺点,力求使之更能顺应时代的召唤,更能适应中国教育传统的土壤,更能响应可操作性强的呼声。
1、语文新旧课程理念的比较
中国古代语文是一种综合性范文化的综合体,一直到1903年语文单独设科以后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所以有些旧理念是从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经典中提取出来的,它虽不象新课程那样条分缕析但仍显示出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下面我们将从育人功能、能力培养、课程原则等几个方面加以对比:
1.1语文新旧课程理念的比较
1.2语文新旧课程理念的分析研究
文章把中国古代或近代几种有代表性的语文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作了比较,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文字表述上的不同
语文旧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有以下特点:①文字表述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语文旧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不存在理解上的模糊性或歧义性,诸如:义利之辨、尊德道学、礼乐之教等理念之表述,掷地有声不容质疑。这样确定的文字表述大大加强了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可操作性。②文字表述的系统性。它的文字表述总是从目的意义、过程方法、正反对比及联系日常生活等方面加以描述。使课程理念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语文教育的理念与学生在周围文化环境熏陶所形成的“前理解”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③文字表述的民族性。它的表述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提面命的文字,诸如:体察、商量、忠信、温故、崇礼等,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有以下特点:①文字表述全面、精练、概括。新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只有三句话,但这三句话就把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教与学的过程方法、课程编制的原则规律等方面的内容都涵盖了进去。②文字表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新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体现出了过程性和变化性,提示了理解和贯彻上的创造空间,力争具有操作上的普适性。③文字表述的国际性。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更多地借用了西方的词语,诸如:素养、探究、人文性、审美、开放、有序等,展示了多元文化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上的交融和重构。
2)课程理念内涵上的不同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的文化体系,虽几经发展变化但仍以儒家文化为轴心来进行的。中国古代的课程理念也完全体现了这一点,表现出了与当前的语文新课程理念完全不同的内涵:
①课程理念的培养目标不同。语文旧课程理念培养的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君子。”宣扬的是“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把人培养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是以内省、内敛、内修为主要特征的内涵。
语文新课程理念主要是为了塑造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体现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念内涵。
②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设置趋向不同
语文新课程的课程设置趋向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美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语文新课程提倡的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课程。
它强调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提倡学校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旧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仁义道德”的君子,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儒家用“文、行、忠、信”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具体落实到“六艺”的课程上。《四书》、《五经》逐步发展为漫长封建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被官方严格的固化下来,成为单一、稳定、封闭的语文课程体系。
③审美的内涵及表现形式不同
旧教育中的美主要表现在“重义轻利、忠信孝道、仁者爱人、胸中有道、坚守纲常”等方面,美以这样的内涵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支撑起了庞大复杂的社会体系,把美的内涵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语文旧教育的课程把这些作为美的理念,把它贯穿在视、听、言、貌、思当中,表现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上,使之成为每一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语文新课程理念有关审美的内涵提倡“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它是为了促进人知、情、意的全面发展,重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人,但审美历练的凭借是模糊的,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之间不是完全统一的体系,没有固化到每个人的言行之中,更多地是运用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
2、思考及启示
我们通过中国以前几种有代表性的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比较,发现二者在课程思想上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通过对二者在文字表述、课程理念内涵、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对语文新课程理念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2.1.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优点
1)语文新课程理念具有鲜明的国际化和时代性特征。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多元文化处于急遽碰撞之中,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人类智识正引起革命性的改变,中国的发展与变化无法置身于上述背景之外,语文新课程正是在此前提下全面铺开,充分利用语文的教育功能来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去,体现出了鲜明的国际和时代性特征。
2)语文新课程理念更多地关注到人本身。
语文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统一起来,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统一起来,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理念,在此理念下,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注重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据此,我们可看出语文新课程理念把更多的内涵关注到人的发展上,打破了社会本位大一统的局面,更多地体现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课程理念。
3)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社会,它需要多样化、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当然未来的社会更是如此。统一规格的语文课程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也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要。如果仍然牢守几本教科书,来强迫全班学生,其实质与以前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是没有区别的,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我国当代社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社会,各地区、各学校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学校之间甚至差异很大,拥有的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语文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有效的照顾到了不同地方的差异性,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既重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关注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2.2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不足:
1)面面俱到、包容一切,增大了认识语文课程的难度。
语文新课程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从人的生存和发展上、从课程设置的开放、有序上、从显性与隐性目标的培养上等诸多方面都事无俱遗地给予涵盖,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面面俱不到,语文新课程这些近乎完美、涵盖一切的理念,让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无从下手,近几年实施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它只是一种完美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只能去无限地接近它,而很难去全面地贯彻落实它。另外,语文新课程承载了太多的内容,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加以统照,使语文的内涵大大扩大,进一步加大了语文教师认识语文课程的难度。
2)后现代课程理念的引入,增强了可操作性的难度。
后现代课程理念崇尚“不确定性”的特点,重视学习的过程,提倡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固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习惯、合作意识,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西方这些课程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没有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前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有许多地方甚至是相抵触;也有些理念(例如“人文性”)虽提法相同,但对其内涵的解读东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使许多一线教师不知所措,这无疑增加了其操作的难度。
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促进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中国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语文新课程在推行中虽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的理念和方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所以只要我们秉承反思、探索、实践的观点不断地去丰富它、完善它,定能使其精神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田正平.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田正平.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杨伯峻.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0。
关键词:课程理念;比较;语文素养;育人功能;个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语文新课程改革也搞得如火如荼,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与中国教育传统理念的契合点方面,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前人在探索教育规律这条路上已做了大量工作,进行过无数次教育试验,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拟将先前(“先前”指春秋——近代的时间跨度,为了表述上的方便本文把这一时间跨度内的理念统称为旧理念)幾种有代表性的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指当前正推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作出比较分析,以找出新课程理念的优缺点,力求使之更能顺应时代的召唤,更能适应中国教育传统的土壤,更能响应可操作性强的呼声。
1、语文新旧课程理念的比较
中国古代语文是一种综合性范文化的综合体,一直到1903年语文单独设科以后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所以有些旧理念是从古代教育家的教育经典中提取出来的,它虽不象新课程那样条分缕析但仍显示出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下面我们将从育人功能、能力培养、课程原则等几个方面加以对比:
1.1语文新旧课程理念的比较
1.2语文新旧课程理念的分析研究
文章把中国古代或近代几种有代表性的语文课程理念与新课程理念作了比较,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文字表述上的不同
语文旧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有以下特点:①文字表述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语文旧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不存在理解上的模糊性或歧义性,诸如:义利之辨、尊德道学、礼乐之教等理念之表述,掷地有声不容质疑。这样确定的文字表述大大加强了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可操作性。②文字表述的系统性。它的文字表述总是从目的意义、过程方法、正反对比及联系日常生活等方面加以描述。使课程理念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语文教育的理念与学生在周围文化环境熏陶所形成的“前理解”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③文字表述的民族性。它的表述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提面命的文字,诸如:体察、商量、忠信、温故、崇礼等,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有以下特点:①文字表述全面、精练、概括。新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只有三句话,但这三句话就把语文教育的目的任务、教与学的过程方法、课程编制的原则规律等方面的内容都涵盖了进去。②文字表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新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体现出了过程性和变化性,提示了理解和贯彻上的创造空间,力争具有操作上的普适性。③文字表述的国际性。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文字表述更多地借用了西方的词语,诸如:素养、探究、人文性、审美、开放、有序等,展示了多元文化在语文新课程理念上的交融和重构。
2)课程理念内涵上的不同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的文化体系,虽几经发展变化但仍以儒家文化为轴心来进行的。中国古代的课程理念也完全体现了这一点,表现出了与当前的语文新课程理念完全不同的内涵:
①课程理念的培养目标不同。语文旧课程理念培养的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君子。”宣扬的是“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把人培养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是以内省、内敛、内修为主要特征的内涵。
语文新课程理念主要是为了塑造学生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体现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念内涵。
②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设置趋向不同
语文新课程的课程设置趋向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美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语文新课程提倡的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课程。
它强调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提倡学校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旧课程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仁义道德”的君子,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儒家用“文、行、忠、信”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具体落实到“六艺”的课程上。《四书》、《五经》逐步发展为漫长封建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被官方严格的固化下来,成为单一、稳定、封闭的语文课程体系。
③审美的内涵及表现形式不同
旧教育中的美主要表现在“重义轻利、忠信孝道、仁者爱人、胸中有道、坚守纲常”等方面,美以这样的内涵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支撑起了庞大复杂的社会体系,把美的内涵与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语文旧教育的课程把这些作为美的理念,把它贯穿在视、听、言、貌、思当中,表现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上,使之成为每一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语文新课程理念有关审美的内涵提倡“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它是为了促进人知、情、意的全面发展,重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人,但审美历练的凭借是模糊的,与个人生活、社会生活之间不是完全统一的体系,没有固化到每个人的言行之中,更多地是运用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
2、思考及启示
我们通过中国以前几种有代表性的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比较,发现二者在课程思想上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通过对二者在文字表述、课程理念内涵、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对语文新课程理念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2.1.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优点
1)语文新课程理念具有鲜明的国际化和时代性特征。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多元文化处于急遽碰撞之中,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人类智识正引起革命性的改变,中国的发展与变化无法置身于上述背景之外,语文新课程正是在此前提下全面铺开,充分利用语文的教育功能来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去,体现出了鲜明的国际和时代性特征。
2)语文新课程理念更多地关注到人本身。
语文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统一起来,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统一起来,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理念,在此理念下,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注重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据此,我们可看出语文新课程理念把更多的内涵关注到人的发展上,打破了社会本位大一统的局面,更多地体现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的课程理念。
3)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社会,它需要多样化、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当然未来的社会更是如此。统一规格的语文课程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的需求,也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要。如果仍然牢守几本教科书,来强迫全班学生,其实质与以前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是没有区别的,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我国当代社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社会,各地区、各学校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学校之间甚至差异很大,拥有的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语文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有效的照顾到了不同地方的差异性,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既重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关注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2.2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不足:
1)面面俱到、包容一切,增大了认识语文课程的难度。
语文新课程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从人的生存和发展上、从课程设置的开放、有序上、从显性与隐性目标的培养上等诸多方面都事无俱遗地给予涵盖,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面面俱不到,语文新课程这些近乎完美、涵盖一切的理念,让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无从下手,近几年实施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它只是一种完美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只能去无限地接近它,而很难去全面地贯彻落实它。另外,语文新课程承载了太多的内容,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加以统照,使语文的内涵大大扩大,进一步加大了语文教师认识语文课程的难度。
2)后现代课程理念的引入,增强了可操作性的难度。
后现代课程理念崇尚“不确定性”的特点,重视学习的过程,提倡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固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习惯、合作意识,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西方这些课程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没有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前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有许多地方甚至是相抵触;也有些理念(例如“人文性”)虽提法相同,但对其内涵的解读东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使许多一线教师不知所措,这无疑增加了其操作的难度。
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促进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中国社会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语文新课程在推行中虽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的理念和方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所以只要我们秉承反思、探索、实践的观点不断地去丰富它、完善它,定能使其精神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田正平.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田正平.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6]杨伯峻.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