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实现“发现学习”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要变“维持性学习”为“创新性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发现性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独立获取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就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如下几点:
  一、要突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性。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不“紧抠教材”,而是以开发教材,拓展教材为宗旨,学生不是以执行教材为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宗旨。
  1、激发参与欲望。通常,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揭示己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引入“认知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感知——表象——思维——记忆”等凝集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2、制造参与条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主动的发展,而主动发展是要通过主动参与来实现。因此,教师要重视角色转换,深入了解学生探究新知的知识基础及能力起点,预想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考方法及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提供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展开思维信息,给予讨论、交流及展示思维过程的时间和场合,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堂课的学习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成功经验。
  3、增强参与信心。“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强烈的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除了用“小步子,多成功”的原则进行教学处,还要善于发现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点滴进步并经以表扬,寻找失败中成功因素,并经以鼓励从而保护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
  二、独立思考发展思维
  教师对思维过程的展开,能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不能。数学的认识活动是理性活动,数学思维来自本人的心理运算和对运算的抽象理解,无法靠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来代替。而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发现知识,就必然会经历一定的组织或转换认知结构的某种模式,才能完善和发展其认知结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
  1、明确思考的对象。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的思考对象,这样才能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独立自由的思考。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围绕着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也不设置思维圈套把学生的思维套入圈内。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教师给予启发性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常常需要教师给予指导。怎样指导才能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呢?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是应设计好有利于学生继续展开思维的问题,如;题目要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哪些条件/你就有办法了?你能从已知条件中找到你需要的条件吗?等等。对于那些独立思考并获成功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还有其它方法吗?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吗?等等。督促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思维的深入发展。另外,还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实验表明,思考时间若非常短,学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简短,但若把思考时间延长一点时间,学生就会更加全面和较为完整的回答问题,这样,合乎要求和正确的回答率就会提高。当然,思考时间的长短,是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密切相关的。
  (2) 为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把教材进行分解,或重新组合,将逻辑演绎编写的教材还原成生动活泼的思维创造活动,这样,还原了思维创造过程,展现了数学教学活动,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性。同时,在前一例中,使用媒体所特有的对数学动态过程的演示,让学生体验到图形的变化过程,感悟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感受到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3) 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數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4) 课堂教学要营造宽松环境,激发创新意识,实现教学民主。教师不管面对哪个层次、哪种素质的学生,一定要坚信他们都具有创新潜能,要营造让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民主氛围,减少统一的约束和统一要求,减少“标准化”思路和答案。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问、敢说、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才能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迈进21世纪,中学数学教育任重而道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靠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持之以恒、长期不懈的努力。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努力树立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把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只重认知学习转变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目标上来,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其他文献
摘要:观察能力是中学各学科学习中必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更多地去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了对情感的探索,而高中阶段正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间段,亦是一个人内心走向成熟的转折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必要性,以及高中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情绪
期刊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能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多媒体教学研究现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总结出目前我国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英语;多媒体;教学研究现状;可视化  注:本文为2012-2013年度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多媒
期刊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教科书是以语法项目(grammar)进行编排,而老师则以枯燥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对学生整体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侧重功能交际型的教学法。  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转换(由字、词、句语法教学转变为侧重于侧重功能交际型的教学法)、教材编排的改变(由传统的按语法项目编排改为按话题编排
期刊
语文课就是一首由语言文字这些跳跃的音符组成的歌,有高潮迭起,也有袅袅余音。灵动自然的语文课如小溪潺潺流淌,让人且歌且吟,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教师要引领着学生步入“园林”,让学生去感受、揣摩、体验、感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交流。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创设一堂和谐、高效的语  文课呢?  一、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成功地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的初中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有效提高数据库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方法的实施主要包括案例的选取、分析引导、具体实施以及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才能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数据库教学;教学方法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两大基础之一,
期刊
音乐课是小学教学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科学艺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音乐学科又成为学校特长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校整体教育结构中占据着和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德育、智育和体育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为了使小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和锻炼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最终成为一名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创作者。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农村的音乐
期刊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调动其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动力。有了兴趣,学习物理就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教法,而忽视学法。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兴趣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