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各学科都必须进行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缺乏生气,教师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056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缺乏生气,这种针对应试教育所采取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改革教学方案,必须明确当前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到病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实施优化方案。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错误
  近年来,社会高速发展,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成绩成为了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成了评判教师的唯一标准。由此衍生的应试教育備受推崇,成绩好也成为教师教学的唯一目标。在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扭曲的教学目的、错误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目前,教师为追求成绩,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尤其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变得越来越强烈,但教师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课本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就会下降。造成的后果是课堂缺乏效率,教学质量不高。
  二、新课改下如何实施语文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逐一分析,寻找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对症下药,改变教学方式,明确教学初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师为大,以师为尊,往往是一节课中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生硬地记。这种教学方法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师要重新定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具体来说,教师要与学生互换,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体会从备课到讲课的整个过程,才能使他们更加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习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文學修养
  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的课程,社会在前进,教师自身也要不断要求进步,强化自身的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对于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的艺术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也可以经常做一些相关练习,参加相应的培训,或者从网络上寻找教学资源,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三)增加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经常与学生保持互动。如在课前多准备一些问题,讲课时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排练与课文有关的小短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初中语文是一门内容很丰富的学科,它所包含的文化和魅力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对于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课文,可以让学生排练成短剧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充分把握作者感情及人物特点,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理解呈现给大家。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主动参与进来。另外,也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
  课堂分组辩论也是一个不错的模式,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又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一些书法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也可以开展班内作文竞赛,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丰富多彩的课堂模式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教学模式已经是大势所趋。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一节课分为两、三个课时的内容去进行讲解,这其中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就是教师的板书。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节约课堂时间,丰富课堂内容。
  另外,教师还可以多开发一些课堂模式。如让学生给古诗配图,配背景乐,甚至可以配上一段小短片。对于比较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拿到课堂上展示,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及时的奖励。如可以划分成兴趣小组,组内学生之间合作,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小组之间采用积分制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对于表现好、累计得分高的小组予以奖励,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班内的各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积分,比如提供了好的教学素材、课堂表现优异、积极参加各种课内活动的个人都可以累计得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引领者与践行者,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库,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屈雅洁.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4
  (15):144.
  [2] 李安学.新课改下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语文学刊,2013 (7):150-151.
  [3] 季卫.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导学,2014(13):
  59-60.
  [责任编辑 房晓伟]
其他文献
在国家教育新课改的教育形式下,我国的语文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语文教育的教育观念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灌输式的学习模式,注重语文学习的探索与创新,在优化自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日益显得重要。面对迥然相异的学生,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面对张扬个性、强调自我的时代,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调整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始终不尽人意,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基于此现状,我对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认为用如下三招可以改变现状
如何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本土的特色课程资源,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些是我们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笔者曾作过陇东本土文化资源课程价值研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合作框架,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实现共赢共享型全球治理格局的中国式方案。现代化国家治理的核心是法治现代化,简洁明了的法治指数取代了
摘 要:如今,分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组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能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获得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其学习意识,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要明确分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进行阐述,在运用的过程中明确相关要求,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足够的研讨时间,提高合作质量;通过评价和总结,激发学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所谓“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即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努力让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培养个性、展现个性、张扬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并不失时机地渗透人文精神。在此,笔者以几则案例,浅析语文的人文性教学。  一、用语文去升华品格  有一次,班上有位
语文课堂追寻的是师生潜能的尽情释放,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不断尝试、调整,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让原本沉静的学生活动起来,在探究性学习中彰显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适时地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碰撞、交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沃土”。  一、抓住契机,巧妙引导,激发探究的内驱力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对简单按年龄划分的行政班级授课制度提出了质疑。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习科目,同一班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情感、学习成果等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教师不强调学生个体差异,一味地按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则难以均衡学困生与优秀生之间的发展需要。分层教学是利用某一综合性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与
尽管高中语文粤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5个必修模块中,小说教学仅有两个单元,但是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全国高考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角度来看,小说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小说阅读教学方式决不能沿袭传统教学方式,要大胆探索新的模式。笔者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结合学校提出的G20高效教学模式(教师精讲和学生精练各20分钟),主要探索了以下几种高
孙叔平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其所著《中国哲学史稿》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正在起步、中国学术刚刚复苏之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分上下卷出版后,在当时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