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巧用情景教学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学习沉闷、机械,学生心理上有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缺乏自主性、参与性和愉快感。在创新课堂积极推进的今天,需要老师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巧用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巧用 情景
  曾记得在一本杂志上记载: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醒目的格言:听到的,过眼烟云;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浃髓。这使我想到思想品德教学情况。在长期教学中,大多数思想品德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处境,学生上课昏昏欲睡,老师讲台无可奈何,师生都没有成就感?。要改变这种处境,作为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明确:思想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要使学生学得好,关键在于使学生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就是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会不到学习乐趣,学生心理上有较大的负担和压抑,缺乏自主性、参与性和愉快感,课堂学习自然效率低。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认识到理解的过程,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对于情感丰富但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初中学生来说,思想品德课是缺乏吸引力的,理解也是有困难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多动脑筋,巧妙利用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将学生置身于活动情境当中学习思想品德,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内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是颇有成效的。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丰富、合理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参与活动中去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使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苏霍姆林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一旦调动了学生内心探索的渴望,学习的效果立竿见影。如我在教学时,采用“小品进课堂”,开展活动情境表演,就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交往要讲艺术》一课中,我就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平时大家都很熟悉的打电话情景,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一个同学平时嘻嘻哈哈,表演时语气毫无礼貌,粗声大气,另外一个同学打电话时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学生由开始的哈哈大笑进而转入到深刻思考:我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做的?给人怎样的印象?怎么做才是恰当的?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也是品德生成的过程,比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再比如在《男生、女生》一课中,开课前男女同学争吵的厉害:有说男生好, 有说女生行的。在运用哑剧表演,男生笨拙地钉扣子和女生艰难锤钉子的尴尬体验,一下子就让学生领悟到男生女生各有优势,因此需要相互交往,相互优势互补。此外,平时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哑剧、相声、角色扮演、朗诵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探索性的活动情境,使学生感悟到思想品德问题的存在,并激发其挑战的欲望,能够扩展学生的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的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创设活动情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在一节课中也不宜开展太多的活动,因为过多的活动同样让人感到疲乏。一节课中一般以一两个活动为宜,把活动设置在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用在“刀刃”上。在活动中,学生或独立思考,或积极互动,参与面广,自主空间大,教师则可及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长此以往,能够真正做到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思想品德,不同的人在思想品德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组成新的认识系统,促进认识的新发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并非越多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及教师自身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情涌动中获得感情升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心理和行为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秋蓉.生活化情境:思品课教学的一种好载体.教学月刊(中学版下)[J].浙江教育学院,2010(1).
  [2]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大冶市滨湖学校)
其他文献
带病就不可投保?错!相对于健康人群,病人对保险的需求其实更为迫切,原因是他们更能够体会风险造成的危害,对未来风险可能会带来的财务损失更为恐惧,他们希望通过购买保险的方
期刊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为了提高建筑质量,消除隐患,本文指出建
《挽歌诗三首》是陶渊明对死亡的一次精神漫游,他以虚拟的方式探讨死亡问题,并外化为具体的诗歌表达.本文将以对比阅读的方式,对其文本内容,内部结构以及诗体形式,作一简要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竞争机制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要获取利润,需要施工企业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管理.只有实行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减少施工中的人力、物力的浪
东胡时期鲜卑人的婚配方式分为掠女、以牛羊为聘礼、为妻家服役;另有父兄死,妻后母执嫂等习俗,女子婚嫁前有一定的性生活自由。髡头是鲜卑发式的一个特点,男子娶妇,女子出嫁
提起白居易,无人不知他是中唐时期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大诗人;而一提起苏轼,大家都知道他是北宋时期的豪放派大词人的杰出代表.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注重培养促进人的发展,将教育和生活紧密相连,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  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语文又具有丰富的思想性、生动的情境性、广阔的开放性,最能把学生引入五彩的生活世界、独特的心灵世界。而生活本身就是“大语文”,课堂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走向
【摘要】语文教学的改革,近几年来步子迈得很大,但前几年单纯地强调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观念对一线教师的影响可谓深入人心。因此,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阳光”为题,从“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和“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人文性;感性;体验  《语
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新时期农村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促进农村经济协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农村污水处理的模式类型以及BOT建设模式的适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