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头戏,如何应对当今教育改革的热潮,也成为我们研究的新问题。我们认为,面对素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一、教师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效能,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或“不喜欢”,然后再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或“不接受”。这种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游戏规则,与其他任何领域的人际关系游戏规则并无区别。那么如何在任何时间都能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呢?
(一)打破“好教师”“好学生”的神话
在传统的教学中,流行的“好教师”的形象是冷静的、对学生没有偏见的、能够在学生面前掩饰真实情感的;是常常超时工作,忘我无私的;是高智慧的,能够回答学生所有的问题。站在新时代的教育中去审视这些“好教师”“好学生”的标准,我们觉得这如同“神话”。因此,教师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同时也应该重新审视对学生的要求,只有做到:坦白或明朗、关心、独立、个体、彼此适应对方的需要,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
(二)师生之间需要“同理心”
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地了解让对方知道。师生之间,如果沟通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那么对方会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和理解,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地教学。
(三)用自己的真诚唤起学生的认同
在师生关系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中,教师应该怎样把自己的真诚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的认同,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1.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教师自己有勇气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了解内心世界中软弱、阴暗、脆弱的地方。这个接纳自己的过程,就是真诚的品质成长的过程,我们越能够接纳自己的弱点,就越容易放下自我防御的面具,越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力了。
2. 勇于认错
在恰当的时候,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也有无知、犯错误、存在偏见的时候,有分寸地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人。这样的表达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
3. 淡化教师意识
在与学生相处时,为学生事先制定教育计划时,要有明确的“教师意识”,但在对学生实施这些计划时,又要把自己当作是在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朋友。
二、教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朋友之间合作的游戏场所
(一)让学生学会合作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师生互动,它是一种教学内涵高于师生互动的学生综合学习。合作学习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教师要引导学习者相互喜欢和相互关心,这种方法能形成相互支持,能使小组的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想尽办法使小组获得成功。
(二)使学生懂得发现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推理能力,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都能通过使用得到提高,他们建议教师利用发现学习,给学生提供收集、组织、操作与分析数据的机会。发现学习其主要的目的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以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我们希望学生不再依赖他人学习知识;发现学习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是怎样为人所了解的,这就意味着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怎样通过数据的收集、组织、操作而获得知识;发现学习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或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教会学生发现学习,亦是提高学生综合学力的有效方法。
(三)关注学生的个别化教育
对于个别化教育,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用任何意图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裁剪,以适应一个学习者或一组学习者独特需要与水平的教育方式。换一种说法,个别化教育意味着对个体做出教育上的反应。它最独特的目的是对教学进行裁剪,以适应个体的特殊水平和需要,教师再也不能对全班进行统一的教学,它要求教师了解和关注个体,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多样性。
三、教师应该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社会人
(一)用现代社会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第一,亲近自然。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有自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不放弃任何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关注自然生态平衡,身体力行地维护生态环境;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了解自然界的各种新变化,并能及时传递给周围的人。
第二,热爱生活。具有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待己、待人、待事豁达开朗;珍惜生活的空间,注重生活内在的质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乐趣,享受生活;了解生活时尚,处处能体现个人生活的品位和格调。
第三,丰富自我。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识、能力、经验、性格、习惯、意志、成就、不足等方面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定位;经常有反思自己言行的习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比较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特别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气质的修炼。
(二)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要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主要是让教师在对心理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训练来达到目的。它能教会教师保持愉快的心境,保持清晰的思维,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此提高工作的效率。
第一,正确地认识自己。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够喜爱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要了解自己,就要學会与人交往,在与旁人的社会比较中,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不要回避而是坦然地接受自己身上无法弥补的缺点,不一味地埋怨自己犯下的过错,而是积极想办法来克服,平静地对待得失。
第二,学会情感的转移。用一种积极的情感来代替消极的情感,把令人不愉快的事用让人高兴的事来代替,这时,大脑中原先的兴奋中心被另外的新的兴奋中心取代,失去了原来的有时地位,于是,主导的情绪便不再是原先消极的情绪了。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在这里,只是从素质教育与教师在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师观等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关系表达了一些自己肤浅的想法。
一、教师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从沟通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效能,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教师,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他们很注重对教师的整体感觉是“喜欢”或“不喜欢”,然后再决定对教师的教育是“接受”或“不接受”。这种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游戏规则,与其他任何领域的人际关系游戏规则并无区别。那么如何在任何时间都能有效地与学生沟通呢?
(一)打破“好教师”“好学生”的神话
在传统的教学中,流行的“好教师”的形象是冷静的、对学生没有偏见的、能够在学生面前掩饰真实情感的;是常常超时工作,忘我无私的;是高智慧的,能够回答学生所有的问题。站在新时代的教育中去审视这些“好教师”“好学生”的标准,我们觉得这如同“神话”。因此,教师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同时也应该重新审视对学生的要求,只有做到:坦白或明朗、关心、独立、个体、彼此适应对方的需要,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
(二)师生之间需要“同理心”
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地了解让对方知道。师生之间,如果沟通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那么对方会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和理解,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地教学。
(三)用自己的真诚唤起学生的认同
在师生关系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中,教师应该怎样把自己的真诚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的认同,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1.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教师自己有勇气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了解内心世界中软弱、阴暗、脆弱的地方。这个接纳自己的过程,就是真诚的品质成长的过程,我们越能够接纳自己的弱点,就越容易放下自我防御的面具,越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力了。
2. 勇于认错
在恰当的时候,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也有无知、犯错误、存在偏见的时候,有分寸地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人。这样的表达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
3. 淡化教师意识
在与学生相处时,为学生事先制定教育计划时,要有明确的“教师意识”,但在对学生实施这些计划时,又要把自己当作是在与学生平等沟通的朋友。
二、教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朋友之间合作的游戏场所
(一)让学生学会合作
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师生互动,它是一种教学内涵高于师生互动的学生综合学习。合作学习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教师要引导学习者相互喜欢和相互关心,这种方法能形成相互支持,能使小组的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想尽办法使小组获得成功。
(二)使学生懂得发现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推理能力,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都能通过使用得到提高,他们建议教师利用发现学习,给学生提供收集、组织、操作与分析数据的机会。发现学习其主要的目的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以独立获得知识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我们希望学生不再依赖他人学习知识;发现学习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是怎样为人所了解的,这就意味着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怎样通过数据的收集、组织、操作而获得知识;发现学习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或批判性思维。因此,教师教会学生发现学习,亦是提高学生综合学力的有效方法。
(三)关注学生的个别化教育
对于个别化教育,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用任何意图对教学和学习进行裁剪,以适应一个学习者或一组学习者独特需要与水平的教育方式。换一种说法,个别化教育意味着对个体做出教育上的反应。它最独特的目的是对教学进行裁剪,以适应个体的特殊水平和需要,教师再也不能对全班进行统一的教学,它要求教师了解和关注个体,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多样性。
三、教师应该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社会人
(一)用现代社会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第一,亲近自然。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有自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不放弃任何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关注自然生态平衡,身体力行地维护生态环境;利用各种渠道和途径了解自然界的各种新变化,并能及时传递给周围的人。
第二,热爱生活。具有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待己、待人、待事豁达开朗;珍惜生活的空间,注重生活内在的质量;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乐趣,享受生活;了解生活时尚,处处能体现个人生活的品位和格调。
第三,丰富自我。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在学识、能力、经验、性格、习惯、意志、成就、不足等方面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定位;经常有反思自己言行的习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比较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特别注重内在的修养和气质的修炼。
(二)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要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主要是让教师在对心理知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训练来达到目的。它能教会教师保持愉快的心境,保持清晰的思维,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此提高工作的效率。
第一,正确地认识自己。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够喜爱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要了解自己,就要學会与人交往,在与旁人的社会比较中,确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在别人心目中的分量。不要回避而是坦然地接受自己身上无法弥补的缺点,不一味地埋怨自己犯下的过错,而是积极想办法来克服,平静地对待得失。
第二,学会情感的转移。用一种积极的情感来代替消极的情感,把令人不愉快的事用让人高兴的事来代替,这时,大脑中原先的兴奋中心被另外的新的兴奋中心取代,失去了原来的有时地位,于是,主导的情绪便不再是原先消极的情绪了。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我在这里,只是从素质教育与教师在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师观等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关系表达了一些自己肤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