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实验已有十个年头了,在过去十年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笔者注意到,近几年,各地像在大跃进年代一样,争相进行所谓的“课改”,人人都想弄出一套属于自已的“新花样”。于是,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满天飞。一些地区和学校不再鼓励教师增强专业能力上下功夫,而是在硬件建设上大手笔投入,以为课室里多挂几块黑板,课室装饰得与众不同,就能显示自已所谓的“课改”如何的成功……一时间,人们的视线模糊了,不知道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一、“合作学习”的误区
新课标在“目标要求”中强调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和成功的机会,促进了多边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地区和学校误以为课堂上“将学生分个组,气氛搞热闹一点”就是合作学习。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因此,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有形无神”的合作学习的现象较为严重。其实,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个体解决问题遇到障碍时,或者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认识后,再围绕“问题”开展讨论与交流,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这样的合作学习虽然无“形”却有“神”。如果能辅之以合理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对思考的问题展开质疑与辩论,在辩论中提高认识,最终形成对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共同受益,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既有“形”又有“神”。
如果注定了难以做到“形”“神”兼顾,那么,我们宁愿要看似平淡的“神”,而不愿要表面上热闹的“形”。
二、“讲”的误区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主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一节课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也就是“以学定教”,因此,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发与点拔,教师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该是学生讲的,教师不能代替,但该是老师讲的,也不要让学生瞎折腾。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多讲一点也无妨。关健是看教师如何讲,何时讲,讲要讲得透彻、要击中要害,要讲在关健处,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对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的一种考量。
“讲”是教学的基本功之一,教学语言是老师学识水平的外在表现,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基础。一个老师不会“讲”,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从根本上说,老师的“讲”不仅仅是个表达的问题,更是一个学识水平问题。因此,要提高老师“讲”的水平,关键是提高老师的学识水平,也就是俗话说的,教师自已要有“料”。
三、“学案”的误区
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一点就是:学案只是个辅助的东西,只有当教材上的内容被学生理解、消化之后,而且学生仍学有余力,这个时候,学案才可以派上用场。
然而,笔者注意到,一些学校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把教材扔到一边,一学期快结束了,许多学生的教材仍是崭新的,课本上的练习题、习题、复习参考题都没做。这种做法,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教师由于整天穷于编写学案,而花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上的时间少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是“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教”。既然教材是我国老一輩的数学精英,经过一次次修订与完善的,教材上的案例和例题都极其经典,因此,我们就应该把教材用好。抛弃教材上经典例题不用,另搞一套,舍近求远,何苦呢?这样做的后果是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加重了老师的负担,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为学生减负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
四、“模式”的误区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不论是什么教学方式与“模式”其根本都离不开四个字---因材施教。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不无的放矢。正因如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成就也就各不相同。这正是孔子平日因材施教的结果。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强调教师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不同的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的班级之间,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可有一种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如果教学中真有什么“灵丹妙药”的话,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学生的有差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才是主要的。
想用一种所谓的“模式”轻轻松松搞定,只能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一般情况下,轰轰烈烈地使用某种模式,客观上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在短时间内会起到调动学生兴趣的一些作用,而这种作用注定是不会长久的,因为这不是本质的东西,本质的东西,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让数学本身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我们不能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模式”的海洋里。
在探索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论什么样的“方式”与“模式”都应当尊重教学规律,应当抓根本。如果过度夸大“模式”的作用,将会使不少教师迷失方向,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不可低估。
一、“合作学习”的误区
新课标在“目标要求”中强调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和成功的机会,促进了多边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可是,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地区和学校误以为课堂上“将学生分个组,气氛搞热闹一点”就是合作学习。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因此,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有形无神”的合作学习的现象较为严重。其实,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个体解决问题遇到障碍时,或者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初步认识后,再围绕“问题”开展讨论与交流,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这样的合作学习虽然无“形”却有“神”。如果能辅之以合理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对思考的问题展开质疑与辩论,在辩论中提高认识,最终形成对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共同受益,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既有“形”又有“神”。
如果注定了难以做到“形”“神”兼顾,那么,我们宁愿要看似平淡的“神”,而不愿要表面上热闹的“形”。
二、“讲”的误区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主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一节课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也就是“以学定教”,因此,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发与点拔,教师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该是学生讲的,教师不能代替,但该是老师讲的,也不要让学生瞎折腾。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多讲一点也无妨。关健是看教师如何讲,何时讲,讲要讲得透彻、要击中要害,要讲在关健处,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对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的一种考量。
“讲”是教学的基本功之一,教学语言是老师学识水平的外在表现,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基础。一个老师不会“讲”,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从根本上说,老师的“讲”不仅仅是个表达的问题,更是一个学识水平问题。因此,要提高老师“讲”的水平,关键是提高老师的学识水平,也就是俗话说的,教师自已要有“料”。
三、“学案”的误区
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学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一点就是:学案只是个辅助的东西,只有当教材上的内容被学生理解、消化之后,而且学生仍学有余力,这个时候,学案才可以派上用场。
然而,笔者注意到,一些学校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把教材扔到一边,一学期快结束了,许多学生的教材仍是崭新的,课本上的练习题、习题、复习参考题都没做。这种做法,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教师由于整天穷于编写学案,而花在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上的时间少了,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是“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教”。既然教材是我国老一輩的数学精英,经过一次次修订与完善的,教材上的案例和例题都极其经典,因此,我们就应该把教材用好。抛弃教材上经典例题不用,另搞一套,舍近求远,何苦呢?这样做的后果是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加重了老师的负担,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为学生减负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
四、“模式”的误区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不论是什么教学方式与“模式”其根本都离不开四个字---因材施教。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主张。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不无的放矢。正因如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成就也就各不相同。这正是孔子平日因材施教的结果。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强调教师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不同的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的班级之间,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可有一种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如果教学中真有什么“灵丹妙药”的话,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学生的有差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才是主要的。
想用一种所谓的“模式”轻轻松松搞定,只能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一般情况下,轰轰烈烈地使用某种模式,客观上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在短时间内会起到调动学生兴趣的一些作用,而这种作用注定是不会长久的,因为这不是本质的东西,本质的东西,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让数学本身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我们不能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模式”的海洋里。
在探索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论什么样的“方式”与“模式”都应当尊重教学规律,应当抓根本。如果过度夸大“模式”的作用,将会使不少教师迷失方向,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