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如: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课堂中的内容,都可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引发对自己的行为的比较反省。
关键词:课堂教学;反思习惯
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还可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具体有以下九种方法。
一、反思自己学习习惯
教与学方式转变后,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很重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习惯是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或许很多孩子没有思考过。让学生对自己的习惯进行审视。例如: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后,可以反思:课前的预习是主动完成的吗?在预习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提出问题了吗?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去解决了吗?课后的作业是自主完成的吗?等等。些问题都是基于自主学习习惯方面反思的方向。
二、反思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自我表现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次自己在小组内的表现如何,也是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的合作学习中,你在小组中是什么样的角色?你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吗?你与别人合作了什么?怎么合作的?学习的过程中你走神了吗?这些问题是让学生通过反思,不断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修正自我,不断进步。
三、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反思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自我调整,学习会变得得法而高效。例如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反思自己在學习数学时,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哪些方法合理而有效?上课回答问题时候哪位同学的见解最恰当?对别人提出的好方法认真接受了吗?小组内谁的帮助让你最有收获?这样的学习反思,会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会拓宽思路、提高学习的能力。
四、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
"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
五、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
六、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七、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八、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在经常引导学生反思时,如每次只是这样简单地做一做,学生很快就会有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引导学生这样做的时候,给与其大量的鼓励、启示和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好处,使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并在后面的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九、从平时作业和考试评比中反思
每次作业错题是什么原因?是平时没认真听讲还是做作业马虎?考试失误率多大?扣分最多的是什么知识点?成绩和上次比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总之,只要我们老师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反思,那么数学成绩一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探讨[J].成功(教育).2012(09).
[2]鲁旭霞.促进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0).
关键词:课堂教学;反思习惯
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还可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具体有以下九种方法。
一、反思自己学习习惯
教与学方式转变后,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很重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习惯是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或许很多孩子没有思考过。让学生对自己的习惯进行审视。例如: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后,可以反思:课前的预习是主动完成的吗?在预习的时候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提出问题了吗?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想办法去解决了吗?课后的作业是自主完成的吗?等等。些问题都是基于自主学习习惯方面反思的方向。
二、反思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自我表现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次自己在小组内的表现如何,也是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的合作学习中,你在小组中是什么样的角色?你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吗?你与别人合作了什么?怎么合作的?学习的过程中你走神了吗?这些问题是让学生通过反思,不断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修正自我,不断进步。
三、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反思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自我调整,学习会变得得法而高效。例如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反思自己在學习数学时,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哪些方法合理而有效?上课回答问题时候哪位同学的见解最恰当?对别人提出的好方法认真接受了吗?小组内谁的帮助让你最有收获?这样的学习反思,会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会拓宽思路、提高学习的能力。
四、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
"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
五、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其实,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
六、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七、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八、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在经常引导学生反思时,如每次只是这样简单地做一做,学生很快就会有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引导学生这样做的时候,给与其大量的鼓励、启示和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好处,使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并在后面的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九、从平时作业和考试评比中反思
每次作业错题是什么原因?是平时没认真听讲还是做作业马虎?考试失误率多大?扣分最多的是什么知识点?成绩和上次比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总之,只要我们老师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反思,那么数学成绩一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探讨[J].成功(教育).2012(09).
[2]鲁旭霞.促进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