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学改革背景
“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学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革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利用网络平台与传统教学结合、将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线上 + 线下”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功能,调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获得更多学习效果。使用云班课进行课程改革,将手机从娱乐工具到学习工具的转变,让学生从“低头”到“抬头”,对课程的学习也从原来的讲授到让学生做起来转变,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的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获得更优的学习效果。目前网络平台较多,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视频\Mooc\精品在线课程等,云班课是以教师自主设计教学内容和资源来开发的平台,在及时性和灵活性上体现的更全面。本文基于云班课平台利用,探索更有利于《统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
2.统计基础课程课情分析
2.1统计基础课程介绍
统计基础课程是会计、管理、金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化,科学地运用统计理论、及统计方法,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决策的需要,对收集相关市场数据并分析,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优选判断,从而为决策者应对市场变化提供数据支撑。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2统计基础目前的教学方式
(1)教学环境。目前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统计基础教学一般在普通教室完成。而统计基础涉及到表格的编制和处理,更多时候需要在机房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管理。无论是在机房还是在普通教室,在一对多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考核。学生低头看手机现象较为频繁。
(3)课堂活跃性不强。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讲授知识点,通过案例等手段进行,缺乏信息化手段,不够生动。
统计基础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对数据的分析,通过案例的方式将统计的方法进行介绍。过程比较枯燥,涉及大量的计算,表格计算繁多,PPT 课件有时难以有效表达数据之间的钩稽关系。对案例的呈现也是文字或者图片方式来进行,生动性、灵活性欠缺。通过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学生的精神集中度也存在波峰、波谷,需要任课教师采用不同的办法,不断刺激,使得学生的波峰时间延长,但是还是不可能让学生可以将课堂 45 分钟时间100%利用。
(4)考勤主要靠点名,花的时间比较长。学生考勤主要靠点名册来进行。老师还要识别学生有无重复点到,或者清点到课人数。时间漫长,对学生对授课进度都产生影响。
(5)教师课堂互动性弱。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检验学生学习进度的一个方法。不够认真的同学由于缺乏信心,不敢大胆的说出计算过程。被点到后不能有效互动。因此只能以优秀学生为案例进行点评。这样的结果就是课程进行到一定时期,只有优秀的学生能跟上进度。
(6)考核机制不完善。学习反馈是检验学习过程的重要监督手段。学生学习进度如何,效果如何,这些信息在传统教学中无法有效统计,只能以最后结果来反映学习成果。过程性考核缺少,只有结果性考核,考试就成了最重要的考核方式。只能靠平时提问、习题完成情况简单的说明学生学习过程。
3.基于云班课的课程探索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出的一套学习方案。研究结果表示:个人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是最差的,而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学习效率都要比其它两者高出一倍的差距。如何利用云班课,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呢?本文以统计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
3.1 课前准备
教师发送课件、视频,并在云班课中发布知识点小问题,学生浏览课件视频可以获得一定的经验值,通过活动可以参与小问题问答,同时也获得经验值。
首先,这种课前在线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了解。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关注自己不能理解或者理解有误的知识点。加深学习留存。
其次,这充分考虑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也是过程性考核的一个方面。学习可以在休息时间,或者等待时间里查看学习资料。
3.2课堂签到
云班课设计了四种签到方式:一键签到、限时签到、手势签到、手工登记等。灵活多变,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云班课签到后,在课堂中,教师还是不能将人和姓名对上,这会对教学的互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前几周点到工作先是用名册进行,然后逐渐过渡到云班课点到。一般用名册点到时间较长,而云班课点到能节约2/3时间。
3.3课堂表现
云班课中设置举手、抢答、随机选人、手动选人、小组评价功能。通过这些功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互动性较好。这些活动可以设置在课前回顾、课中陈述、课尾总结上,教师可以将这些活动展示在电脑投屏上,利用攀比心理,及时给回答学生加经验值,让其他学生也积极的加入进来。课堂气氛较好。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置统计小问题,让另外一位随机的学生来回答。学生相互之间进行问答。趣味性较强。
3.4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在统计活动设置中,可以进行情景模拟,发布企业相关信息,组织小组谈论,设置问题进行抢答等;在总体描述分析中,小组成员分角色学生分析案例,整理数据,并通过Excel核算数据汇总,求平均值,并进行差异分析;最后将结果上传云班课,教师进行汇总分析,查找问题。在相关性分析以及时间序列中,可以个人通过Excel得出函数结果,并将过程和结果上传云班课。教师邀请学生对操作进行展示和分析,并进行点评。在样本推断时,还可以对如何选择样本进行头脑风暴,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展开积极讨论。对于公式化的学习内容,可通过云班课给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教师在课上进行公式在Excel中应用与推导讲解展开学习,并对函数应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云班课中发布练习题或是课堂作业,教师及时完成评价,并给以经验值。以上教学活动与具体模块相结合,学生每完成相应的学习即可获得教师设定的经验值。
3.5课程考核
基于云班课教学模式的统计基础课程评价体系包括云班课平台评价、行动学习评价、期末考试评价三个部分,分值比例分别为 30%、20%、50%。云班課平台学习评价采用八度评价法,是根据学生在云班课学习平台中的学习行为记录进行评价,与平台学习相关的考核指标主要是经验值。行为记录包括非视频资源学习、视频资源、签到、作业、投票、头脑风暴、测试、轻直播8项。总而言之,在《统计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商业技能和人际技能的综合培养。
4.云班课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采用期末试卷,将往届学生的统计基础考试成绩与实施云班课教学的学生进行对比,其中保险191班是控制组,其他为参照组。通过图表显示,实施云班课的班级平均成绩明显好于没有实施云班课的班级。学习成绩分布也更合理,呈正态分布。
5.结束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云班课教学实践,发现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教学互动,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体现了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改革。
参考文献
[1]邹娜娜.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当代会计,2017(01):56-57.
[2]熊 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8):47-49.
[3]李安萍,陈若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误区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52-56
作者简介:冯智能,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及数据分析。
“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学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革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所谓混合式教学就是利用网络平台与传统教学结合、将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线上 + 线下”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功能,调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获得更多学习效果。使用云班课进行课程改革,将手机从娱乐工具到学习工具的转变,让学生从“低头”到“抬头”,对课程的学习也从原来的讲授到让学生做起来转变,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的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获得更优的学习效果。目前网络平台较多,教学资源也比较丰富,视频\Mooc\精品在线课程等,云班课是以教师自主设计教学内容和资源来开发的平台,在及时性和灵活性上体现的更全面。本文基于云班课平台利用,探索更有利于《统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
2.统计基础课程课情分析
2.1统计基础课程介绍
统计基础课程是会计、管理、金融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统计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化,科学地运用统计理论、及统计方法,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决策的需要,对收集相关市场数据并分析,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优选判断,从而为决策者应对市场变化提供数据支撑。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2统计基础目前的教学方式
(1)教学环境。目前由于教学资源的有限性,统计基础教学一般在普通教室完成。而统计基础涉及到表格的编制和处理,更多时候需要在机房完成学习任务。
(2)学生管理。无论是在机房还是在普通教室,在一对多的情况下,不能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考核。学生低头看手机现象较为频繁。
(3)课堂活跃性不强。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讲授知识点,通过案例等手段进行,缺乏信息化手段,不够生动。
统计基础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对数据的分析,通过案例的方式将统计的方法进行介绍。过程比较枯燥,涉及大量的计算,表格计算繁多,PPT 课件有时难以有效表达数据之间的钩稽关系。对案例的呈现也是文字或者图片方式来进行,生动性、灵活性欠缺。通过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学生的精神集中度也存在波峰、波谷,需要任课教师采用不同的办法,不断刺激,使得学生的波峰时间延长,但是还是不可能让学生可以将课堂 45 分钟时间100%利用。
(4)考勤主要靠点名,花的时间比较长。学生考勤主要靠点名册来进行。老师还要识别学生有无重复点到,或者清点到课人数。时间漫长,对学生对授课进度都产生影响。
(5)教师课堂互动性弱。课堂中师生互动是检验学生学习进度的一个方法。不够认真的同学由于缺乏信心,不敢大胆的说出计算过程。被点到后不能有效互动。因此只能以优秀学生为案例进行点评。这样的结果就是课程进行到一定时期,只有优秀的学生能跟上进度。
(6)考核机制不完善。学习反馈是检验学习过程的重要监督手段。学生学习进度如何,效果如何,这些信息在传统教学中无法有效统计,只能以最后结果来反映学习成果。过程性考核缺少,只有结果性考核,考试就成了最重要的考核方式。只能靠平时提问、习题完成情况简单的说明学生学习过程。
3.基于云班课的课程探索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出的一套学习方案。研究结果表示:个人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是最差的,而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学习效率都要比其它两者高出一倍的差距。如何利用云班课,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呢?本文以统计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
3.1 课前准备
教师发送课件、视频,并在云班课中发布知识点小问题,学生浏览课件视频可以获得一定的经验值,通过活动可以参与小问题问答,同时也获得经验值。
首先,这种课前在线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了解。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关注自己不能理解或者理解有误的知识点。加深学习留存。
其次,这充分考虑学生的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也是过程性考核的一个方面。学习可以在休息时间,或者等待时间里查看学习资料。
3.2课堂签到
云班课设计了四种签到方式:一键签到、限时签到、手势签到、手工登记等。灵活多变,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云班课签到后,在课堂中,教师还是不能将人和姓名对上,这会对教学的互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前几周点到工作先是用名册进行,然后逐渐过渡到云班课点到。一般用名册点到时间较长,而云班课点到能节约2/3时间。
3.3课堂表现
云班课中设置举手、抢答、随机选人、手动选人、小组评价功能。通过这些功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互动性较好。这些活动可以设置在课前回顾、课中陈述、课尾总结上,教师可以将这些活动展示在电脑投屏上,利用攀比心理,及时给回答学生加经验值,让其他学生也积极的加入进来。课堂气氛较好。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置统计小问题,让另外一位随机的学生来回答。学生相互之间进行问答。趣味性较强。
3.4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功能模块。在统计活动设置中,可以进行情景模拟,发布企业相关信息,组织小组谈论,设置问题进行抢答等;在总体描述分析中,小组成员分角色学生分析案例,整理数据,并通过Excel核算数据汇总,求平均值,并进行差异分析;最后将结果上传云班课,教师进行汇总分析,查找问题。在相关性分析以及时间序列中,可以个人通过Excel得出函数结果,并将过程和结果上传云班课。教师邀请学生对操作进行展示和分析,并进行点评。在样本推断时,还可以对如何选择样本进行头脑风暴,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展开积极讨论。对于公式化的学习内容,可通过云班课给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教师在课上进行公式在Excel中应用与推导讲解展开学习,并对函数应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云班课中发布练习题或是课堂作业,教师及时完成评价,并给以经验值。以上教学活动与具体模块相结合,学生每完成相应的学习即可获得教师设定的经验值。
3.5课程考核
基于云班课教学模式的统计基础课程评价体系包括云班课平台评价、行动学习评价、期末考试评价三个部分,分值比例分别为 30%、20%、50%。云班課平台学习评价采用八度评价法,是根据学生在云班课学习平台中的学习行为记录进行评价,与平台学习相关的考核指标主要是经验值。行为记录包括非视频资源学习、视频资源、签到、作业、投票、头脑风暴、测试、轻直播8项。总而言之,在《统计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商业技能和人际技能的综合培养。
4.云班课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采用期末试卷,将往届学生的统计基础考试成绩与实施云班课教学的学生进行对比,其中保险191班是控制组,其他为参照组。通过图表显示,实施云班课的班级平均成绩明显好于没有实施云班课的班级。学习成绩分布也更合理,呈正态分布。
5.结束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云班课教学实践,发现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教学互动,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体现了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改革。
参考文献
[1]邹娜娜.高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J].当代会计,2017(01):56-57.
[2]熊 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化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8):47-49.
[3]李安萍,陈若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误区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52-56
作者简介:冯智能,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及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