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与激发小班幼儿的探索愿望是很关键的,这是培养他们探究能力的主要手段。往往我们通过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来培养幼儿的探索愿望,新《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亲密联络幼儿的理论生活进行,运用身边的事物与景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驰名中外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实践中也提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思维和理念就是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要求的详细表现。本文阐述了玩中学科学中幼儿“生活化”科学小实验中教师的指导活动策略,并介绍一些研究中取得的成效:做到了观察、指导、研究相结合,伙伴式引导与幼儿间启发相结合,隐性指导与显性指导相结合,展示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开阔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成了真正的主动学习者。
【关键词】探索愿望;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
引言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科学区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幼儿的探索能力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活动中影响活动开展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活动形式等,而材料的有效投入是科学区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其对幼儿的科学探索主动性、自主性以及认知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科学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利用有效的材料、多元化的方式,让幼儿亲身去体验,体会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科学活动的魅力,从而在科学活动中得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1.科学小实验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着重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以“科学教育生活化研讨”为切入口,从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经验着手,尝试从生活中寻找科学,从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及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场景中寻觅教育契机,展示生活化科学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好奇心,造就幼儿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习惯。新《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亲密联络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运用身边的事物与景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驰名中外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实践中也提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思维和理念就是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要求的详细表现。探索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教育活动的组织规律和策略,记载反思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体现,不断改进丰富和完善活动方式。创设幼儿科学教育环境,健全幼儿科学实验操作间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突出科学教育特色氛围。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白指出:“认知是一个主动积极的、不断的建构活动。”“儿童是主动学习者。”科学小实验必须通过儿童的动手、动脑、动口,是幼儿主动的探究活动,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
2.科学小实验的前期准备
2.1教师参与研究其可行性,进行系统分类
巴甫洛夫曾说过:“观察是搜集自然景象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提取人所愿望的东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科学课题研究小组对幼儿感兴趣的现象进行了收集,抓住有利时机,带领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比如,在秋天到来时,我们带领幼儿检树叶,感知秋天树叶的颜色,埋葬树叶,理解秋季沤肥与动植物的关系。在喜洋洋种植园区,我们和幼儿一起种植大蒜、葱等植物,经常给它们浇水,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从实验中孩子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植物需要水、空气、阳光的。
于是,科学研究小组针对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内容,找寻科学点,列出了以下主题:空气、气压、风、水、力、声音、静电、转动、飞行、融合、放大、弹性等。然后根据这些科学点参考大量书籍,综合考量可否实施,通过年级组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最终汇总了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贴近“生活化”的科学小实验。
2.2幼儿自主游戏时,增设科学区
科学区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探究的空间,使他们在实验中发现科学蕴含的奥秘。如发现瓶子和橡皮筋可以组成简单的拉力器,从而得知橡皮筋有个可以伸缩的能力;把降落伞用力往上抛,开始寻找让降落伞飞得好飞得高的方法;看到钢丝在老师的手里像变魔术一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渔网、气球、小花等,了解了丝的延展性,知道钢丝是可以弯曲的......教师们根据幼儿在科学区的不同发现,记录并观察孩子的兴趣程度,整理出科学点,生成相应的幼儿自主探索出的科学小实验。
3.科学小实验的进行培养探索欲
3.1环境创设是科学小实验的首选
(1)大环境创设。幼儿园的整体大环境应处处呈现出科学的元素,如共用的科学发现室 、科学探索长廊、探秘实验室、种植园等等大型活动场所。种植园和植物角是幼儿科学活动的常规设置,尤其是对现代这种高楼大厦,远离大自然的居住环境来说就更有必要。在科学探索长廊中根据不同的主题变化,更新材料操作,如主题《会滚动的圆》,我们的多功能厅、科学长廊、探秘实验室等,所有的大环境均体现这一主题,从而让孩子时时处处沉浸在圆的世界里,更直观更有效地感知了滾动的圆,了解并掌握了有关圆的特性。
(2)小环境创设。每个班都有体现科学特色和生活化的主题墙,用日常生活用品及废旧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和拼摆,变成了富有艺术效果的墙饰。比如小班以方形为主题,利用生活中的方草垫子作为材料,将方垫子做成一个悬挂物,又将废旧的纸板箱剪出一个环绕式的方形,垂挂下来,布置成了一个方形的世界,让孩子走进想象的空间,又美化了班级环境。小班以球体为主题布置环境,小班更丰富些,以弯弯绕饶为主题创设科学环境。幼儿园每个班的环境创设都充分展示了幼儿园的科学特色,融科学美、生活美、创作美结合为一体。
3.2科学小实验的指导策略
(1)准备材料为主动探索过程。教师与幼儿一同设计、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在教师的疏导下,幼儿能够依据需求通过想、问、看去获取有关信息,通过自己动手和求助他人去获取需要的材料。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发展了技术设计能力、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还认识了材料的特性及相应的关系,获得了有关的知常识经验。例如“不倒翁”实验,孩子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很多乒乓球带到幼儿园,然后用不用的东西将在乒乓球里装饰各种娃娃脸,在塑料垫板上滴上水,球里的小娃娃就会旋转起来,还可以贴上各种各样的图形,如花朵、星星等,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变化。
(2)实验结果为开放式过程。每一个小实验都有一个比较标准的实验结果,但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不同或者操作步骤的差异等各种因素,小实验的结果也会呈现出多个结果。如《刺猬球》实验中,多数幼儿感受到了小碎纸吸附在气球上的结果,有个别只是几片碎纸吸附,但也有个别幼儿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或者其他因素,最终没能达到这个结果。对于这种多种结果的实验,我们允许这些结果的存在,也说明每一实验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开放式的实验结果让幼儿更加自信,不会有失败的感觉,也让幼儿更加有信心地进一步探索。
(3)实验演示为引发新一轮探索愿望。没有在幼儿原来的经验中出现过,或者操作较难,手眼协调要求较高的科学实验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
参考文献
[1]田秋鸿.怎样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1):99-99.
[2]周琼瑶.科学活动中幼儿探索欲望的培养之我见[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1):132-132.
[3]徐秋艳.在科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J]. 学园, 2012(15):122-122.
[4]秦云.浅谈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J]. 新课程(小学), 2011(2):26-26.
[5]陈凤.浅谈如何利用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20):159-159.
作者简介:金春芳(1986.4-) ,女 ,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
【关键词】探索愿望;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
引言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科学区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幼儿的探索能力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活动中影响活动开展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活动形式等,而材料的有效投入是科学区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其对幼儿的科学探索主动性、自主性以及认知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科学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利用有效的材料、多元化的方式,让幼儿亲身去体验,体会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科学活动的魅力,从而在科学活动中得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1.科学小实验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着重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以“科学教育生活化研讨”为切入口,从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经验着手,尝试从生活中寻找科学,从身边的事物和景象及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场景中寻觅教育契机,展示生活化科学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好奇心,造就幼儿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习惯。新《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亲密联络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运用身边的事物与景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驰名中外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实践中也提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思维和理念就是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要求的详细表现。探索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教育活动的组织规律和策略,记载反思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体现,不断改进丰富和完善活动方式。创设幼儿科学教育环境,健全幼儿科学实验操作间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突出科学教育特色氛围。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明白指出:“认知是一个主动积极的、不断的建构活动。”“儿童是主动学习者。”科学小实验必须通过儿童的动手、动脑、动口,是幼儿主动的探究活动,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
2.科学小实验的前期准备
2.1教师参与研究其可行性,进行系统分类
巴甫洛夫曾说过:“观察是搜集自然景象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提取人所愿望的东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科学课题研究小组对幼儿感兴趣的现象进行了收集,抓住有利时机,带领幼儿进行科学小实验。比如,在秋天到来时,我们带领幼儿检树叶,感知秋天树叶的颜色,埋葬树叶,理解秋季沤肥与动植物的关系。在喜洋洋种植园区,我们和幼儿一起种植大蒜、葱等植物,经常给它们浇水,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从实验中孩子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植物需要水、空气、阳光的。
于是,科学研究小组针对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内容,找寻科学点,列出了以下主题:空气、气压、风、水、力、声音、静电、转动、飞行、融合、放大、弹性等。然后根据这些科学点参考大量书籍,综合考量可否实施,通过年级组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最终汇总了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贴近“生活化”的科学小实验。
2.2幼儿自主游戏时,增设科学区
科学区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探究的空间,使他们在实验中发现科学蕴含的奥秘。如发现瓶子和橡皮筋可以组成简单的拉力器,从而得知橡皮筋有个可以伸缩的能力;把降落伞用力往上抛,开始寻找让降落伞飞得好飞得高的方法;看到钢丝在老师的手里像变魔术一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渔网、气球、小花等,了解了丝的延展性,知道钢丝是可以弯曲的......教师们根据幼儿在科学区的不同发现,记录并观察孩子的兴趣程度,整理出科学点,生成相应的幼儿自主探索出的科学小实验。
3.科学小实验的进行培养探索欲
3.1环境创设是科学小实验的首选
(1)大环境创设。幼儿园的整体大环境应处处呈现出科学的元素,如共用的科学发现室 、科学探索长廊、探秘实验室、种植园等等大型活动场所。种植园和植物角是幼儿科学活动的常规设置,尤其是对现代这种高楼大厦,远离大自然的居住环境来说就更有必要。在科学探索长廊中根据不同的主题变化,更新材料操作,如主题《会滚动的圆》,我们的多功能厅、科学长廊、探秘实验室等,所有的大环境均体现这一主题,从而让孩子时时处处沉浸在圆的世界里,更直观更有效地感知了滾动的圆,了解并掌握了有关圆的特性。
(2)小环境创设。每个班都有体现科学特色和生活化的主题墙,用日常生活用品及废旧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和拼摆,变成了富有艺术效果的墙饰。比如小班以方形为主题,利用生活中的方草垫子作为材料,将方垫子做成一个悬挂物,又将废旧的纸板箱剪出一个环绕式的方形,垂挂下来,布置成了一个方形的世界,让孩子走进想象的空间,又美化了班级环境。小班以球体为主题布置环境,小班更丰富些,以弯弯绕饶为主题创设科学环境。幼儿园每个班的环境创设都充分展示了幼儿园的科学特色,融科学美、生活美、创作美结合为一体。
3.2科学小实验的指导策略
(1)准备材料为主动探索过程。教师与幼儿一同设计、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在教师的疏导下,幼儿能够依据需求通过想、问、看去获取有关信息,通过自己动手和求助他人去获取需要的材料。在此过程中,幼儿不仅发展了技术设计能力、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还认识了材料的特性及相应的关系,获得了有关的知常识经验。例如“不倒翁”实验,孩子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很多乒乓球带到幼儿园,然后用不用的东西将在乒乓球里装饰各种娃娃脸,在塑料垫板上滴上水,球里的小娃娃就会旋转起来,还可以贴上各种各样的图形,如花朵、星星等,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变化。
(2)实验结果为开放式过程。每一个小实验都有一个比较标准的实验结果,但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不同或者操作步骤的差异等各种因素,小实验的结果也会呈现出多个结果。如《刺猬球》实验中,多数幼儿感受到了小碎纸吸附在气球上的结果,有个别只是几片碎纸吸附,但也有个别幼儿由于摩擦力的大小或者其他因素,最终没能达到这个结果。对于这种多种结果的实验,我们允许这些结果的存在,也说明每一实验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开放式的实验结果让幼儿更加自信,不会有失败的感觉,也让幼儿更加有信心地进一步探索。
(3)实验演示为引发新一轮探索愿望。没有在幼儿原来的经验中出现过,或者操作较难,手眼协调要求较高的科学实验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
参考文献
[1]田秋鸿.怎样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J]. 新课程学习(上), 2013(1):99-99.
[2]周琼瑶.科学活动中幼儿探索欲望的培养之我见[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1):132-132.
[3]徐秋艳.在科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J]. 学园, 2012(15):122-122.
[4]秦云.浅谈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J]. 新课程(小学), 2011(2):26-26.
[5]陈凤.浅谈如何利用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20):159-159.
作者简介:金春芳(1986.4-) ,女 ,汉族,江苏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