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单纯的注重结果,不能了解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的程度,运用的计算方法是否简便,从而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灵活的计算方法,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
[关键词]教材导航;教师掌舵;数的运算;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传统的计算教学常通过大量机械重复的习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教学沦为“题海战”,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表现:厌烦计算,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偏弱,大量的训练学生计算速度快,正确率较高。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数的运算新的内涵,把“计算”和“应用”统称为“数的运算”,教材是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把“应用”教学与“运算意义”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数的运算教学提倡算用结合、算法多样化,课堂上一改以往的枯燥乏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表现:课堂积极性高,思路开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由于课改后对数的运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变慢、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等等。
(一)活用教材开放内容
教材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要想让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有一个好的学习掌握,教师首先就得对教材有个深入准确的把握。
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教师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
1.改编例题
针对书本例题选材与农村学生实际不太相符,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不够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开发和创造,抓住切入点变通,使之具有较强的实际性、趣味性、开放性,也能更好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改造练习题
课本中的计算题,有些是纯粹的只计算,而且答案唯一,没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针对此类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特点,改造其结构方式,使之具有开放性。
(二)创设情境生成精彩
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带给数的运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数的运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简便实用地设置教学情境:
一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数的运算学习;
二是从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引入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
(三)操作说理理解算理
理解并掌握算理,是夯实学生基础的关键,是数的运算教学的灵魂。
对于数的运算教学,教师不适合程式化叙述“算理”,而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算理,借助"说理"理解算理,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规律,获取新知识。
1、直观操作,理解算理
2、借助“说理”,理解算理
(四)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数的运算教学是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活动,是学生的一次创新。
面对新的计算问题,不是老师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算,而是让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以“做”而不是“看或听”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正确的算法,而且能提高学生后继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五)尊重个性鉴别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质上是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多样化的算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在操作、发现与思考中,学会了有序而全面的思考,同时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生会积极寻求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策略。
鼓励算法多样化,首先,尊重学生的想法;其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后,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六)巧设练习发散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精心、巧妙的设计练习题,要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建平台,发散学生的思维。练习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达到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趣味性。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景,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数的运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
2、层次性。练习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
(七)严格要求培养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保证。
1、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巧妙估算的习惯
4、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习惯
数的运算教学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数与运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让算法与算理和谐统一,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思想巧妙融合。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平《基础教育改革新模式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2]刘彭芝《数学思维教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1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关键词]教材导航;教师掌舵;数的运算;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传统的计算教学常通过大量机械重复的习题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教学沦为“题海战”,极大的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表现:厌烦计算,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偏弱,大量的训练学生计算速度快,正确率较高。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数的运算新的内涵,把“计算”和“应用”统称为“数的运算”,教材是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把“应用”教学与“运算意义”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数的运算教学提倡算用结合、算法多样化,课堂上一改以往的枯燥乏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表现:课堂积极性高,思路开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由于课改后对数的运算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要求,因此学生进行计算练习的量少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变慢、简便运算方法不够灵活等等。
(一)活用教材开放内容
教材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载体。要想让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有一个好的学习掌握,教师首先就得对教材有个深入准确的把握。
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教师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
1.改编例题
针对书本例题选材与农村学生实际不太相符,特别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不够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开发和创造,抓住切入点变通,使之具有较强的实际性、趣味性、开放性,也能更好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改造练习题
课本中的计算题,有些是纯粹的只计算,而且答案唯一,没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针对此类问题,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特点,改造其结构方式,使之具有开放性。
(二)创设情境生成精彩
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带给数的运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数的运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简便实用地设置教学情境:
一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数的运算学习;
二是从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基础引入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
(三)操作说理理解算理
理解并掌握算理,是夯实学生基础的关键,是数的运算教学的灵魂。
对于数的运算教学,教师不适合程式化叙述“算理”,而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算理,借助"说理"理解算理,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规律,获取新知识。
1、直观操作,理解算理
2、借助“说理”,理解算理
(四)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数的运算教学是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活动,是学生的一次创新。
面对新的计算问题,不是老师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算,而是让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以“做”而不是“看或听”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正确的算法,而且能提高学生后继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五)尊重个性鉴别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实质上是充分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多样化的算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在操作、发现与思考中,学会了有序而全面的思考,同时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生会积极寻求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策略。
鼓励算法多样化,首先,尊重学生的想法;其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后,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六)巧设练习发散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精心、巧妙的设计练习题,要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建平台,发散学生的思维。练习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达到变“苦练”为“乐练”的境界,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趣味性。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景,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数的运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
2、层次性。练习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
(七)严格要求培养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保证。
1、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巧妙估算的习惯
4、培养学生自我检验的习惯
数的运算教学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和发扬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数与运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让算法与算理和谐统一,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思想巧妙融合。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平《基础教育改革新模式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2]刘彭芝《数学思维教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1月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
[4]《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