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中国》(精选本)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写这部诗集我拉拉杂杂地用了30年时间。此次出版的精选本选诗一千首,而整部《诗歌中国》共有2100首,10万行。30年的创作之路恍然走过,我回首去望走过的路,真的是与书有缘,与诗有缘。
比起今天那些幼儿园中咿呀有声和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对着绘本念着“鹅鹅鹅”的孩子们,我们这一代人,八九岁才开始接受文字。记得是1969年的秋天,两个民办教师在村子中走动着,动员一群撒欢打闹的野孩子去上学。我们不知上学是什么,好奇地跟着去就是了。在学校里,我们坐着散发着泥土味的泥板凳泥桌子,这已经够让我们有满满的幸福感了。课本是老师一笔一划刻钢板印出来的,就是电影里常见的地下党油印传单的那种印法。那时候,整个一个秋天,乡村很美,绿色的风景哗啦啦响着,五颜六色的花开在田埂上,渠里流着悄悄的水流。
念到小学二年级时,在一个很偶然的日子,我翻腾爷爷那个油漆斑驳的老柜子,竟然翻出了两本书,封面都不在了,凭着书脊,我认出了两本书的名字,一本是《林海雪原》,一本是《黎明的河边》。于是,我的童年生活中骤然响起了枪声,飘起了雪花,涌过来大面积的风景和历史烟云。那是我的叔辈不知哪一位读过的书,丢在那里,却成为了我的美缘。那个年代,书是奇缺的。庆幸的是,后来我又从那个柜子中搜出了一本《平原枪声》,这几本书我每本都不知读了多少遍,特别是《林海雪原》,渐渐成了我的最爱。每年冬天,就着炉火或是坐在石碾子上,我都读它,可惜那本書前面脱页很多,后面也有许多缺页,我一直不知道剿匪小分队出发之前的事,也不知道李勇奇用匕首插在冰壁上爬上绝壁的后事。多年以后,我终于买到了全须全尾的《林海雪原》,珍藏了它,也珍藏了自己童年开启读书的美好时光。
对书的渴望,占据了我心灵中很大的角落。在村里听说谁有书,谁便成了我“追随”和 “讨好”的对象。村里有一个人,家庭成分比较高,但听说有一柜子书,于是乎我争取努力获得他的好感,并借来了书,借书是有时间限制的,必须限期归还。我是守时的,读了他的书,也得到了他的信任。
在那个年代读到的书都充满了时代色彩,具有浓烈的革命激情,我读了《铁道游击队》《茫茫的草原》《草原烽火》《枫香村》《战斗青春》《战火中的青春》《新儿女英雄传》《小城春秋》《古峡迷雾》《红岩》《青春之歌》等,有些书前后缺页,也叫不出书名字,反正是读,常常因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动不已,浮想联翩。
读得最惬意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有些场景,想起来挺美。那时候,学生课余是需要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我因为年纪最小,就被生产队派去放牛。雨后,把一群牛放在草滩上,太阳的光芒照射在草尖上,闪闪发亮。我陶醉在猪八戒与蜘蛛精的故事中不能自拔。在乡村寂静的夏夜,读《水浒传》读到梁山好汉们烫一壶酒来两斤牛肉时,不仅仅被英雄豪气所打动,也惹起了饥肠辘辘的幻想。
但毕竟是在文化资源稀缺的乡村,得到一本书是那么艰难。有一个冬天,得到了一本《难忘的战斗》,那是我苦苦哀求得来的,我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一夜读完,第二天上学准时还给同学。
我的书缘是那么美妙,那是在读《水浒传》之前,我在爷爷的菜窖里发现了一摞中学课本,那是我的叔叔们学习的课本。那时候课本分文学、汉语两个部分。我把那些文学部分都读完了,其中好像有《解珍解宝》《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知道了母大虫顾大嫂。我读了《林家铺子》《春蚕》《华威先生》等。读到鲁迅的书已是上初中的事了。那时,已正式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割麦、打场样样都干。夏天打完场已是半夜三四点钟,在爷爷奶奶的那盏小瓦数的灯光下,读《呐喊》,读《花边文学》,读《热风》。一读就是两个钟头。现在还记得奶奶常咕哝的一句话“娃娃呀,眼睛看坏了”。
在乡村,地震是可怕的事情,防震更是大事。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夏夜,家家户户都住进了防震棚,我则是捧着一本《西游记》,在自家的老屋,追逐着魏征的剑锋,追着西去取经的故事,一直过完了防震期。浓郁的文学气息熏染着我,似乎也在锻造着我的心灵。
西部的冬天,寒冷尖利,我半夜两点钟起床,随着大人到20里外的城市去拉一车土肥,天亮回来,洗脸吃饭,然后赶到学校读书。妈妈缝给我的书包里,除了课本之外,总会有一本从别人那里借来的闲书,在同学们打打闹闹的课余时间,在农村农活的闲余,我总会躲进自己的角落,悄悄地沉浸在书中。
后来,参加了工作,读书的条件好了,但一直读书不辍,有些书,比如《苏东坡传》《渴望生活》,比如《静静的顿诃》,我都读了十遍以上,有些书,读着不过瘾,我干脆抄写一遍,比如《古代汉语读本》,比如张贤亮的《绿化树》等。
我的书缘啊,就这么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地缠绕着我,一直到今天。我想,今生挣脱,很难。
与诗结缘则是晚些的事情,尽管我们小学学过古诗古词,初中朗朗上口地念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但诗一直是个很陌生很渺茫的东西,在我这里是缺乏感觉的,哪怕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只是念念而已,没有更多地触动我。
记得是高一的那一天,一本书突然撞击了我。那是一本前后都撕去了很多页的竖排版书,我看见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看见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看见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我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是蘅塘退士编辑的《唐诗三百首》。这本诗集让我与诗结下了深深的缘,哪怕是今天,在随便一处旧书摊,当我看到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的版本,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再买一本,买来生命中的旧时光。从此,我爱上了诗并开始读诗,并由诗而宋词而元曲。中国人情感智慧胸襟就藏在这些古诗词中,它们是我们祖先走过时一路爽朗的笑声,一路沉吟,一路豁达地俯瞰人生。 我这么读着,慢慢地开始心痒手痒了,也想写自己的诗。因为在我读大学的时代,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诗的时代,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将军,你不能这样做》《举起森林般的拳头,制止》等。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高山与白云》,今天看来,那诗写得稚嫩可笑,但却让我的师兄激动得半宿无法入眠。
从此,我慢慢开始写诗。见了夏天写叶绿,见了秋天写金黄,也慢慢地在当地的杂志《贺兰山》以及《宁夏日报》发了几首,后来,也还有评论家在《宁夏日报》上发过半个版面的评论我诗歌的文章。
这就说到《诗歌中国》了。开始有这个想法应该是1988年。在此之前,我读过诗人马合省发表在《昆仑》上的长诗《老墙》,作者对历史独具的眼光和娴熟的文学表达方式强烈地震撼了我。而我在多年的阅读中一直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开始战战兢兢地写一些历史诗,这其中,有些写作风格也受了诗人孔孚的一些影响。这些诗中,有几首得到了大诗人丁芒的肯定。如《英雄的悲剧》《青冢》等。
书缘与诗缘在这里相聚,與我有缘。我开始更多地涉猎外国文学,伏尔泰、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惠特曼、聂鲁达、川端康成、莫泊桑、普希金、萧伯纳、泰戈尔,以及所能搜到的外国诗,一本《美国现代诗选》(上下)更是我常常携带的读物。东西方文化汩汩流来,滋润着我。我的创作慢慢自觉起来,也自如起来。
《诗歌中国》从“开天辟地”写起,顺时而下,走到今天。我们民族伟大的繁衍壮大历程震撼着我,民族历史中那些光辉灿烂映照着我,历史的血泪也濡染着我,而历史中那些黑色镜头也时时令我沉吟。
许多历史人物带着他们的使命走来,诗意地表达使他们有了更丰富的色彩;
战争的场面悲壮而忧伤,它代表着伤口,刀与剑以及无穷无尽的哭声;
那些器物则更多是含蓄的,挣脱了尘封,在岁月中,它们闪烁着文明的光亮;
伟大的发明创造带给人类那么多惊喜,它们矗立着,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长长的岁月中,一切都在诗中铺展开了,宫闱、民间、计谋、热汗……丰富的中华历史不再是平面的呈现,而是充满了诗意,令人沉吟。
面对着《开天辟地》《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篇章,我被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冲击着,激动不已。这是我们民族最美好最真切的憧憬向往,是我们的精神源头,是激励无数人奋进不息的动力。
写到那些真实的人物,华佗的医术和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他的贡献和他的命运悲剧使我潸然泪下;司马迁舍身著史的伟大精神和他徘徊的背影总让人泪湿双目,沉吟再三;出使远去的张骞牵引着我的目光望向天涯;唐朝诗人和画家的胸襟和潇洒又让人笑出了忍不住的笑声;宋朝的司马光在孤寂的油灯下著述着《资治通鉴》,斑斑白发,在历史岁月中明亮如灯;发明了活字印刷的毕昇的寂寞一直尖刺如锥,刺痛人心;而走向云南的扬升庵,豁达的目光在民间的草丛中是那样透彻;还有王昭君,还有蔡文姬,女人的美丽和欢乐之外,又有了更多的泪湿成分。
就像道家的太阳图所昭示的那样,历史也不仅仅只有光明的一面。在我们历史征程的前行中,那些无益的为争夺私利的战争,那些无视民间死活的残酷,那些践踏生命的恶行,都会受到诗歌的挞伐。诗歌还有自己锋利的锋刃,它会毫不留情地刺向黑暗的一面,就像《诗经》中有美丽的《关雎》,也会有肃厉的《硕鼠》那样。
《诗歌中国》中晃动青铜、青瓷、玉石、珐琅的光泽,代表着文明民族抹不去的光辉,就像长江、黄河、大运河、草原一样给我们带来了目光和心灵的惊喜。诗意地开掘和表达,这些红斑绿锈,这些璀璨洁白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展示了一个民族不可忽视的大美。
创作《诗歌中国》,我努力展现的是一个诗意的中国,有着浓浓的诗的情结的中华民族。我们民族的历史、我们的饱满情绪、我们那种前赴后继的精神就蕴藏在历史文献、诗、词、曲、赋之中。这波涛汹涌的文化巨浪一波一波接连不断,扣动心弦,中华民族因之而生动,而气韵万千。
回首所望,走来的路上,唯有书缘诗缘。
书缘一生,滋味无尽,诗缘相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这是我的心里话。
(作者系宁夏社会科学院编审、《诗歌中国》作者。)
比起今天那些幼儿园中咿呀有声和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就对着绘本念着“鹅鹅鹅”的孩子们,我们这一代人,八九岁才开始接受文字。记得是1969年的秋天,两个民办教师在村子中走动着,动员一群撒欢打闹的野孩子去上学。我们不知上学是什么,好奇地跟着去就是了。在学校里,我们坐着散发着泥土味的泥板凳泥桌子,这已经够让我们有满满的幸福感了。课本是老师一笔一划刻钢板印出来的,就是电影里常见的地下党油印传单的那种印法。那时候,整个一个秋天,乡村很美,绿色的风景哗啦啦响着,五颜六色的花开在田埂上,渠里流着悄悄的水流。
念到小学二年级时,在一个很偶然的日子,我翻腾爷爷那个油漆斑驳的老柜子,竟然翻出了两本书,封面都不在了,凭着书脊,我认出了两本书的名字,一本是《林海雪原》,一本是《黎明的河边》。于是,我的童年生活中骤然响起了枪声,飘起了雪花,涌过来大面积的风景和历史烟云。那是我的叔辈不知哪一位读过的书,丢在那里,却成为了我的美缘。那个年代,书是奇缺的。庆幸的是,后来我又从那个柜子中搜出了一本《平原枪声》,这几本书我每本都不知读了多少遍,特别是《林海雪原》,渐渐成了我的最爱。每年冬天,就着炉火或是坐在石碾子上,我都读它,可惜那本書前面脱页很多,后面也有许多缺页,我一直不知道剿匪小分队出发之前的事,也不知道李勇奇用匕首插在冰壁上爬上绝壁的后事。多年以后,我终于买到了全须全尾的《林海雪原》,珍藏了它,也珍藏了自己童年开启读书的美好时光。
对书的渴望,占据了我心灵中很大的角落。在村里听说谁有书,谁便成了我“追随”和 “讨好”的对象。村里有一个人,家庭成分比较高,但听说有一柜子书,于是乎我争取努力获得他的好感,并借来了书,借书是有时间限制的,必须限期归还。我是守时的,读了他的书,也得到了他的信任。
在那个年代读到的书都充满了时代色彩,具有浓烈的革命激情,我读了《铁道游击队》《茫茫的草原》《草原烽火》《枫香村》《战斗青春》《战火中的青春》《新儿女英雄传》《小城春秋》《古峡迷雾》《红岩》《青春之歌》等,有些书前后缺页,也叫不出书名字,反正是读,常常因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动不已,浮想联翩。
读得最惬意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有些场景,想起来挺美。那时候,学生课余是需要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我因为年纪最小,就被生产队派去放牛。雨后,把一群牛放在草滩上,太阳的光芒照射在草尖上,闪闪发亮。我陶醉在猪八戒与蜘蛛精的故事中不能自拔。在乡村寂静的夏夜,读《水浒传》读到梁山好汉们烫一壶酒来两斤牛肉时,不仅仅被英雄豪气所打动,也惹起了饥肠辘辘的幻想。
但毕竟是在文化资源稀缺的乡村,得到一本书是那么艰难。有一个冬天,得到了一本《难忘的战斗》,那是我苦苦哀求得来的,我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一夜读完,第二天上学准时还给同学。
我的书缘是那么美妙,那是在读《水浒传》之前,我在爷爷的菜窖里发现了一摞中学课本,那是我的叔叔们学习的课本。那时候课本分文学、汉语两个部分。我把那些文学部分都读完了,其中好像有《解珍解宝》《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知道了母大虫顾大嫂。我读了《林家铺子》《春蚕》《华威先生》等。读到鲁迅的书已是上初中的事了。那时,已正式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割麦、打场样样都干。夏天打完场已是半夜三四点钟,在爷爷奶奶的那盏小瓦数的灯光下,读《呐喊》,读《花边文学》,读《热风》。一读就是两个钟头。现在还记得奶奶常咕哝的一句话“娃娃呀,眼睛看坏了”。
在乡村,地震是可怕的事情,防震更是大事。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夏夜,家家户户都住进了防震棚,我则是捧着一本《西游记》,在自家的老屋,追逐着魏征的剑锋,追着西去取经的故事,一直过完了防震期。浓郁的文学气息熏染着我,似乎也在锻造着我的心灵。
西部的冬天,寒冷尖利,我半夜两点钟起床,随着大人到20里外的城市去拉一车土肥,天亮回来,洗脸吃饭,然后赶到学校读书。妈妈缝给我的书包里,除了课本之外,总会有一本从别人那里借来的闲书,在同学们打打闹闹的课余时间,在农村农活的闲余,我总会躲进自己的角落,悄悄地沉浸在书中。
后来,参加了工作,读书的条件好了,但一直读书不辍,有些书,比如《苏东坡传》《渴望生活》,比如《静静的顿诃》,我都读了十遍以上,有些书,读着不过瘾,我干脆抄写一遍,比如《古代汉语读本》,比如张贤亮的《绿化树》等。
我的书缘啊,就这么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地缠绕着我,一直到今天。我想,今生挣脱,很难。
与诗结缘则是晚些的事情,尽管我们小学学过古诗古词,初中朗朗上口地念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但诗一直是个很陌生很渺茫的东西,在我这里是缺乏感觉的,哪怕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只是念念而已,没有更多地触动我。
记得是高一的那一天,一本书突然撞击了我。那是一本前后都撕去了很多页的竖排版书,我看见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看见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看见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我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是蘅塘退士编辑的《唐诗三百首》。这本诗集让我与诗结下了深深的缘,哪怕是今天,在随便一处旧书摊,当我看到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的版本,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再买一本,买来生命中的旧时光。从此,我爱上了诗并开始读诗,并由诗而宋词而元曲。中国人情感智慧胸襟就藏在这些古诗词中,它们是我们祖先走过时一路爽朗的笑声,一路沉吟,一路豁达地俯瞰人生。 我这么读着,慢慢地开始心痒手痒了,也想写自己的诗。因为在我读大学的时代,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诗的时代,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将军,你不能这样做》《举起森林般的拳头,制止》等。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高山与白云》,今天看来,那诗写得稚嫩可笑,但却让我的师兄激动得半宿无法入眠。
从此,我慢慢开始写诗。见了夏天写叶绿,见了秋天写金黄,也慢慢地在当地的杂志《贺兰山》以及《宁夏日报》发了几首,后来,也还有评论家在《宁夏日报》上发过半个版面的评论我诗歌的文章。
这就说到《诗歌中国》了。开始有这个想法应该是1988年。在此之前,我读过诗人马合省发表在《昆仑》上的长诗《老墙》,作者对历史独具的眼光和娴熟的文学表达方式强烈地震撼了我。而我在多年的阅读中一直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开始战战兢兢地写一些历史诗,这其中,有些写作风格也受了诗人孔孚的一些影响。这些诗中,有几首得到了大诗人丁芒的肯定。如《英雄的悲剧》《青冢》等。
书缘与诗缘在这里相聚,與我有缘。我开始更多地涉猎外国文学,伏尔泰、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惠特曼、聂鲁达、川端康成、莫泊桑、普希金、萧伯纳、泰戈尔,以及所能搜到的外国诗,一本《美国现代诗选》(上下)更是我常常携带的读物。东西方文化汩汩流来,滋润着我。我的创作慢慢自觉起来,也自如起来。
《诗歌中国》从“开天辟地”写起,顺时而下,走到今天。我们民族伟大的繁衍壮大历程震撼着我,民族历史中那些光辉灿烂映照着我,历史的血泪也濡染着我,而历史中那些黑色镜头也时时令我沉吟。
许多历史人物带着他们的使命走来,诗意地表达使他们有了更丰富的色彩;
战争的场面悲壮而忧伤,它代表着伤口,刀与剑以及无穷无尽的哭声;
那些器物则更多是含蓄的,挣脱了尘封,在岁月中,它们闪烁着文明的光亮;
伟大的发明创造带给人类那么多惊喜,它们矗立着,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长长的岁月中,一切都在诗中铺展开了,宫闱、民间、计谋、热汗……丰富的中华历史不再是平面的呈现,而是充满了诗意,令人沉吟。
面对着《开天辟地》《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篇章,我被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精神冲击着,激动不已。这是我们民族最美好最真切的憧憬向往,是我们的精神源头,是激励无数人奋进不息的动力。
写到那些真实的人物,华佗的医术和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他的贡献和他的命运悲剧使我潸然泪下;司马迁舍身著史的伟大精神和他徘徊的背影总让人泪湿双目,沉吟再三;出使远去的张骞牵引着我的目光望向天涯;唐朝诗人和画家的胸襟和潇洒又让人笑出了忍不住的笑声;宋朝的司马光在孤寂的油灯下著述着《资治通鉴》,斑斑白发,在历史岁月中明亮如灯;发明了活字印刷的毕昇的寂寞一直尖刺如锥,刺痛人心;而走向云南的扬升庵,豁达的目光在民间的草丛中是那样透彻;还有王昭君,还有蔡文姬,女人的美丽和欢乐之外,又有了更多的泪湿成分。
就像道家的太阳图所昭示的那样,历史也不仅仅只有光明的一面。在我们历史征程的前行中,那些无益的为争夺私利的战争,那些无视民间死活的残酷,那些践踏生命的恶行,都会受到诗歌的挞伐。诗歌还有自己锋利的锋刃,它会毫不留情地刺向黑暗的一面,就像《诗经》中有美丽的《关雎》,也会有肃厉的《硕鼠》那样。
《诗歌中国》中晃动青铜、青瓷、玉石、珐琅的光泽,代表着文明民族抹不去的光辉,就像长江、黄河、大运河、草原一样给我们带来了目光和心灵的惊喜。诗意地开掘和表达,这些红斑绿锈,这些璀璨洁白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展示了一个民族不可忽视的大美。
创作《诗歌中国》,我努力展现的是一个诗意的中国,有着浓浓的诗的情结的中华民族。我们民族的历史、我们的饱满情绪、我们那种前赴后继的精神就蕴藏在历史文献、诗、词、曲、赋之中。这波涛汹涌的文化巨浪一波一波接连不断,扣动心弦,中华民族因之而生动,而气韵万千。
回首所望,走来的路上,唯有书缘诗缘。
书缘一生,滋味无尽,诗缘相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这是我的心里话。
(作者系宁夏社会科学院编审、《诗歌中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