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脉搏监测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的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在体育训练和体育锻炼中,如何掌握和控制好适宜的运动负荷是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大多数教练员对训练中运动量及强度的安排、组间的恢复时间是否合理等问题看法不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得出:作为确定训练负荷生理指标之一的脉搏是最简单实用而又科学的方法,所以我通过运用“脉搏监测”来控制训练的量和强度,同时,在训练中通过测运动员脉搏来调整其运动量、强度和密度三者的比例关系,使其不断成熟和完善,成为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常用手段。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时间
  研究时间为2016年07月20日-8月20日,周期为30天,每周6次训练课,每次课训练至少120分钟。
  2.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江苏省无锡市体育中心中长跑队运动员10人(男生),年龄16—18岁为研究对象。(见表1)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有关资料,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
  (2)数据统计法
  对随机抽取的10名业余中长跑运动员实行“脉搏监测″监控运动训练。对运动员的脉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1.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脉搏变化与运动负荷的关系
  表2是无锡市中长跑队10名男子运动员采用脉搏监测训练后有脉搏变化状况。
  表2無锡市中长跑队男子运动员脉搏变化统计
  2.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脉搏监测是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客观依据
  在中长跑训练中,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多大的运动负荷才能得到最佳的训练效果。根据运动中适应心率=安静心率(晨脉)+(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的公式计算量来控制训练中的强度和运动量,根据以上公式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将导致脉搏只达到180次/分以上的运动强度划分为高强度(或大强度),其训练课后10分钟休息后即刻脉搏仍比课前快6-9次/10秒;将导致脉搏在约150次/分的运动强度划分为中等强度,其训练课后10分钟休息后即刻脉搏仍比课前快2-5次/10秒;将引起脉搏值增加至140次/分以下的运动强度划分为小强度,其训练课后10分钟休息后即刻脉搏可恢复到训练课前水平。
  (1)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脉搏监测是合理增加运动负荷的重要依据
  (2)脉搏监测是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掌握间歇时间的重要尺度
  在训练过程中采用间歇训练法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安排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比例,无论是有氧代谢还是无氧代谢的训练,机体内的供能系统都需要有恢复调整过程,只有经过调整后体内的各种供能系统才能供给运动所需的能量,然而在训练中安排太长或太短的休息时间都是不利的,只有恰当的安排间歇时间才能对训练起积极作用。表4是在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的脉搏变化及间歇统计。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在高强度的运动负荷下,运动员的间歇时间长短,可直观显示出不同水平的恢复快慢。当脉搏恢复到140—150次/分(24±1次/10秒)时,进行下一次的训练,恢复比较快的运动员先进行,恢复比较慢的运动员则稍后进行,待脉搏恢复时再进行下一次的训练。这样既能保证训练质量和训练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避免休息时间过长或过短等不利因素。如果出现运动员脉搏恢复的过慢,超过预计的时间,则说明运动员产生了疲劳。如:表5中的王* *,运动后即刻10秒的脉搏为32±1,平均间歇时间为4′00″—4′35″,根据此数据可知,王* *已经开始出现疲劳,为了避免过度疲劳和外伤的发生,应立即减小王* *的运动强度,增加他的恢复时间,如果他的脉搏值仍居高不下,教练员应即刻停止其继续训练,对其进行调整恢复,以便下一步的训练任务能顺利完成。
  (3)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基础脉搏(晨脉)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四、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脉搏监测″对控制运动训练的量及强度有重要作用。
  (2)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脉搏监测″对调整运动量、运动强度及密度三者的比例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议
  (1)通过此次实验研究,我认为:应不断加强基层体育教师相关业务素质的培训,以提高业余训练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2) 建议“脉搏监测″在基层业余训练中应进一步推广运用,以增加实践经验,探索其规律。
其他文献
由于人类对环保意识的薄弱,导致不断地砍伐树木,使我国的森林覆盖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荒漠化面积速度递减,形成了 数千里风沙危害,工业化污染、泛滥的白色污染影响我们地球的生态平衡。从而使全球气温普遍变暖,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再这样下去我们还有家还能够生存吗?就如一个印地安酋长说:“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上,也同样会降临在地球的孩子上,应知地球不是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没有保护
期刊
一、丰富自我,具有渊博的学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大文豪韩愈为教师这一职业所下的定义,一名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睿智的、具有渊博的知识,只有身上有着“一潭水”,才能给予学生“一碗水”。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身为一名教师更是应该不断地给自己补充能量、充实自己。  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一个在美国读博士的学生,在一次听无机化学课上,教授引用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一句台词来说明一个化学现象
期刊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哲学家饱含深情地歌颂老师,把老师比做无私奉献的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比作辛勤的园丁……人们赞美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美丽的职业,可见师德建设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师德建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构建其他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师德,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者“德”的基本要求,即教师职业所应遵循,恪守的规范和准则。在教育实践中,师德建设不容忽视,要永远摆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以发展人的创造潜能为目的的创造教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江泽民同志曾说: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需要创造性的人才。  选择美术活动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是因为美术活动是幼儿极为感兴趣的活动,在美术活动中不仅能有效地开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同时能使幼儿的眼、手、脑协调地发展,最后达到自我能力提高、自
期刊
三年级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自能习作”的能力,指导写好日记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日记是自己把每天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等有选择地记录下来的一种应用文。它融合了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有利于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思维能力和认识
期刊
小学学习正比例时,通过测量的方式获得“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长与影长成正比”.我们把这一事实整理为图1.图1中的物长A1C1和物长A2C2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地平线l,线段C1B1和C2B2分别为物长A1C1和物长A2C2的影长,A1B1和A2B2为物长顶端与影长末端的连线段.  1.探究图1中的Rt△A1B1C1与Rt△A2B2C2是否相似  如图1,当物长A1C1和物长A2C2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地
期刊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这样说。“学习故事”的学习,周菁博士带来的新的儿童观深深地触动着我。“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个理念在通过三义里幼儿园的观摩学习中,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现了学习故事的魅力的同时也是切实贯彻《指南》《纲要》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也在不断的智慧碰撞中,思考着、调整着自己的教育策略与支持:作为教师要做的
期刊
一、有效利用环境因素  (一)了解特点和规律,有计划地进行  2至3岁的幼儿语言方面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条理性、重复罗嗦性、喜欢模仿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掌握幼儿的语言规律和口语表达能力和具体的培养目标。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此时的幼儿变得特别喜欢说,词汇量大量的增加,已经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了。  同时,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
期刊
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在求新求变阶段,渴望丰富多彩,欣赏标新立异,不愿意迎合他人,逆来顺受。我认为只有认识他们,了解他们,才能使学生打心眼里佩服你,继而心悦诚服地接受你。“以学生为主体”不应该是一句空洞的理论,而应将其有机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教学中知识的传承必不可少,但思维含量更为重要,学生并不拒绝知识,但是他们拒绝墨守成规,更期盼启发智慧的“思维体操”。老师更注意体察学生的需求,围绕学生的身心
期刊
一、环境布置——班级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教室是聋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聋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应以教室的环境布置为突破口。  在教室的布置过程中,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