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把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突出了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学习”的单元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可是,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农村初中学校语文教学活动中几乎成了一种摆设。多数农村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对综合性学习认识模糊。同时,教师缺乏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经验、知识、能力和方法。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农村学生文化素养差别较大,学生家长教育意识落后,农村学校缺少必要的学习交流合作探究气氛;再加上学校条件落后,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缺乏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支持。于是乎,农村学生文化素养差、学校条件落后就成了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天然托辞和心理障碍。但是,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不利的因素,还应看到农村中学学生的优势。比如,农村孩子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及体验方面,比城市孩子强,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比城市孩子深切,而农村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人文景观比城市丰富优越。因此,农村学校自有其独特的语文活动优势,只要教师能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创造性地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一样甚至于更有特色地实现新课程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团结互助品质,协作务实思想,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针对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一、突破传统狭隘的语文学科课程观,拓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间
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不能用语文活动来取而代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目的在于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语文课外活动,更不同于以往的作文训练。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学习内容上突出综合性,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例如,在组织教学“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如果作为“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定位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单一狭隘了。实际上,以“这就是我”的主题作为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是有其特别的内涵和用意的,除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容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⑴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⑵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⑶在各种情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谈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从学习功能上看,不再仅追求智育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一要保证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学习内容的可供选择性,以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例如:教师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就不能单纯设置成一堂作文课,设置这一单元还有以下几个要求:⑴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⑵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⑶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二、挖掘课外、校外和农村的语文学习资源,灵活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
农村文化,虽然较之城市文化,有其粗糙、野性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却是人类最原生态、最本真文化的因子。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对此耳濡目染,却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汲取其精华而剔除其糟粕,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贱的不良心理。对此,作为一位有责任的农村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对农村新文化建设有所作为。至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帮学生明辨农村文化的优劣,提高他们对农村和农村文化的认识,让他们学会理性地认识自己所在的农村和在农村的自己。
1、自然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民族风情图,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学习语文的有用资料。每年的春暖花开时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踏青;而到秋季,草枯叶黄,秋高气爽,又是组织学生秋游或野炊的大好时机,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要正确认识这些民俗民风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审美观。
2、 挖掘社会性资源
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我们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地进行语文社会实践,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从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汲取语文丰富的知识养分,努力培养学生多种语文习惯和能力,以适应现代教育以及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为敬老院的老人献爱心活动,为老人捐钱捐物、送柴火、打扫院子等,听老人讲他们过去的艰苦的生活经历,既能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又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我们现在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更加热爱生活。又如:我们可以利用假期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春节前后可以收集民间对联,用随笔的形式把春节前后的民俗民风记录下来等。周末和暑假要求学生进行“社会用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知识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3、人文性资源的开发
学校的图书、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农村学校校园面积虽然窄,但可以在校内成立校园广播站、校园文学社团,可以举办辩论会、朗读比赛、课本剧表演、手
抄报比赛等活动来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变换活动形式,让学生“乐在其中”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任何课堂里,我们都应当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对于综合性学习而言更是如此,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惩罚措施来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来,让他们真正动脑动手,扎扎实实地锻炼自己地语文能力和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中尝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切实让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落实。同时,每一个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变换活动方式,让学生“活有所成,动有所乐,乐在其中”。例如:以收集资料、掌握知识为主的活动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以讨论为主的活动可以开展辩论赛;以文艺为主的活动可以开晚会;以绘画为主的活动可以进行评比发奖。另外还可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演讲、采风、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只要我们能深刻理解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的目的,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充分挖掘农村语文优势资源,农村学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但能有所为,而且能有大作为。
(作者单位:638400四川省武胜县金光学校)
一、突破传统狭隘的语文学科课程观,拓宽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间
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不能用语文活动来取而代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置目的在于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语文课外活动,更不同于以往的作文训练。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在学习内容上突出综合性,不再拘泥于“语文学科”,而是要关注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例如,在组织教学“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如果作为“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定位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单一狭隘了。实际上,以“这就是我”的主题作为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是有其特别的内涵和用意的,除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容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⑴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⑵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⑶在各种情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谈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从学习功能上看,不再仅追求智育目标,而是要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一要保证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学习内容的可供选择性,以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例如:教师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就不能单纯设置成一堂作文课,设置这一单元还有以下几个要求:⑴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⑵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⑶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二、挖掘课外、校外和农村的语文学习资源,灵活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
农村文化,虽然较之城市文化,有其粗糙、野性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却是人类最原生态、最本真文化的因子。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对此耳濡目染,却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汲取其精华而剔除其糟粕,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贱的不良心理。对此,作为一位有责任的农村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对农村新文化建设有所作为。至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帮学生明辨农村文化的优劣,提高他们对农村和农村文化的认识,让他们学会理性地认识自己所在的农村和在农村的自己。
1、自然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民族风情图,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学习语文的有用资料。每年的春暖花开时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踏青;而到秋季,草枯叶黄,秋高气爽,又是组织学生秋游或野炊的大好时机,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要正确认识这些民俗民风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审美观。
2、 挖掘社会性资源
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我们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地进行语文社会实践,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从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汲取语文丰富的知识养分,努力培养学生多种语文习惯和能力,以适应现代教育以及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为敬老院的老人献爱心活动,为老人捐钱捐物、送柴火、打扫院子等,听老人讲他们过去的艰苦的生活经历,既能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又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我们现在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更加热爱生活。又如:我们可以利用假期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春节前后可以收集民间对联,用随笔的形式把春节前后的民俗民风记录下来等。周末和暑假要求学生进行“社会用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翻阅书报杂志,考辨大街小巷的用字,区分正误,编订《勘误表》,汇总,分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知识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3、人文性资源的开发
学校的图书、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人文性资源。农村学校校园面积虽然窄,但可以在校内成立校园广播站、校园文学社团,可以举办辩论会、朗读比赛、课本剧表演、手
抄报比赛等活动来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变换活动形式,让学生“乐在其中”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任何课堂里,我们都应当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对于综合性学习而言更是如此,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惩罚措施来发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来,让他们真正动脑动手,扎扎实实地锻炼自己地语文能力和培养自己的自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中尝到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切实让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落实。同时,每一个语文教师也应积极变换活动方式,让学生“活有所成,动有所乐,乐在其中”。例如:以收集资料、掌握知识为主的活动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以讨论为主的活动可以开展辩论赛;以文艺为主的活动可以开晚会;以绘画为主的活动可以进行评比发奖。另外还可以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演讲、采风、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只要我们能深刻理解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的目的,创造性地用好用活教材,充分挖掘农村语文优势资源,农村学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但能有所为,而且能有大作为。
(作者单位:638400四川省武胜县金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