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数学气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生活实际出发,我们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中,走向实际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现数学和运用数学的能力,以及培养喜爱数学的感觉。
  关键词: 课堂气氛 先学后教 感官刺激 情境 民主
  
  课堂是数学的主阵地,我们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收到丰硕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数学学科,本来就是一门抽象而枯燥的学科,那么怎样抓住初中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下面我就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体会。
  
  一、课件激趣,全员参与
  
  依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应加强直观性、趣味性来增加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积极进取心理,从而进入全员参与的状态。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思维抽象、推理严谨但应用广泛的学科,因此利用多媒体制成数学课件,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在数学课堂上适时进行投影播放,可把学生注意力带入媒体世界,让他们身临其境,享受视觉、听觉的美感,培养参与意识,增强感性意识,提高质疑能力。例如数学《勾股定理》一节的引入,上课伊始,利用课件我先让学生欣赏古埃及人如何运用此知识建起的金字塔,从感官上调动学生的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再简述勾、股、弦的来历,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另外,在讲课过程中,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我可采取“慢镜头”,快中带慢,慢中有快,快慢交替,错落有致。
  
  二、创设情境,培养意识
  
  1.创设操作情境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若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操作适宜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调的活动,动作操作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操作机会,通过摆、剪、切、拼、折、量等活动,激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上创新。例如:“全等三角形”是学生学习“证明”的入门关,我就要求学生各自制作了便于应用的两个全等三角形作为教具。利用模型边演示边讲解概念,学生跟着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然后还带领学生实际操作,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凑成较简单的图形,每拼凑一个,要求学生顺着模型画好图形,找出有关对应元素。取消模型,又根据图形观察想象模型所在位置。这便是经过具体——想象——具体过程。对学习好的学生,还可将一个三角形固定,翻转成另一个三角形,形成一些较复杂图形;从而强化了形象感知,再想象。这样学生就很快掌握了本节课重点,准确找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而且有了一定的识图知识、想象能力。再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还能使自己在形的方面进行思考后逐渐过渡到数的方面的思维,另辟蹊径,实现创新。
  2.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改革的总趋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洞察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历年来每位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许多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教学“代数式的应用”时,有这么一题:某人乘出租车,三公里以内(含三公里)收费五元,以后每多乘一公里,则多收1.5元(不足一公里的按一公里计算),问乘坐8.5公里用多少钱?为此,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作了实际调查,而学生有了实际的生活体验,就不难解决这个问题了,进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在活中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有,学生掌握了某些数学知识后,还应努力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环境。如学完“利息”一节后,我先让学生按书中的计算利息的方法计算一下自己去年在银行中存款应得的利息,然后到银行取款验证,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生活实际出发,我们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中,走向实际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喜欢数学的感觉。
  
  三、提倡教学民主
  
  所谓教学民主就是让教师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提供一个宽松的教学平台,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介入讨论,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使讨论顺利进行,同时严防优等生垄断讨论、后进生搭便车的不良现象产生,在指导讨论中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讨论技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以下讨论品质: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谊浓,说服别人先肯定,语气婉转少批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教材,寻找讨论时机,再达成共识,并注重习题的变式练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变式习题进行探索,让学生在“变”中寻求规律,如:在教学数线段的条数问题时,有这样一题:1.在线段AB上画出1个点这时图中共有几条线段?2.在线段AB上画出2个点时图中共有几条线段?3.画出3个点时呢?4.猜想线段AB上有n个点时图中共有几条线段?此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合作品质,取得共同进步,是营造良好数学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
  总之,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学数学,才有可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教育艺术.
  [2]发明与创新.
其他文献
单克隆抗体技术(monoclonal antibody technique)又称杂交瘤技术,是20世纪70至80年代诞生的生物高新技术。它是使免疫动物的脾细胞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诱
羊口疮(Orf)又称羊传染性脓疱,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有PCR检测、血清中和实验、电镜观察等。制备抗ORFV保护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无论对该病的快速诊断检测,还是对Orf病原的实验室
摘 要: 作者从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如何让课堂教学显得轻松而有效?”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加强教学多个环节的调控,如教学“三度”的精细化处理、课堂教学过程的科学化调控、教学信息反馈的调控,等等,延长学生课堂的有效注意时间,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开展深入有效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材处理 信息反馈 调控    当我们越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根据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书籍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特定的符号,可读性强。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一个定理讲解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概念,并逐句分析,讲解记忆的技巧,重点
应用半经验方法AM1计算了42种硝基芳烃的19个量子化学和理化参数,结合部分取自文献的分子结构符和梨形四膜虫的急性毒性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建立了硝基芳烃对梨形
淮北市是一座新兴煤矿城市,被淮北矿区各煤矿所包围,全矿区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10公里,工业储量11.8亿吨;有13对矿井,目前原煤生产能力1450万吨。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
摘 要: 本文试对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作探析,旨在阐述该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对文本深刻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人文性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
摘 要: 作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部分,数学竞赛活动将健康的竞争机制引进到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之中,从本质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形成发展型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培养他们开拓探究型的智力和能力,等等,并已经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同。本文作者在客观掌握农村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状况的基础上对教育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图对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信息与策略。  关键词: 数学竞赛 农村
美国教育学专家斯特林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教学的提问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提升。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的呢?本文对有效课堂提问的作用、基石、原则和策略等作了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把着力点放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创新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创新要靠人才,而人才来源于良好的教育。因此,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怎样进行数学创新教育呢?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启迪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