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题第36题重点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体现因地制宜的思想。命题围绕高中地理核心主干知识,成功考查了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及人地协调观,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地理实践力,并很好地避免了套模答题现象,对地理教师今后的教学提出了较大挑战。文章通过对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题第36题的深度解析,提出了强主干、重推理、优思维、细要素等备考策略。
关键词:全国Ⅰ卷;第36题;逻辑关系;启示
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题第36题重点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体现因地制宜的思想。命题围绕高中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基于区域农业生产情境进行分析,同时避开了平时教学中常见的农业区位分析模式,避免了套模现象。应该说,这一题的命制是相当成功的,但同时对地理教师今后的教学提出了较大挑战。不少地理教师感到迷惘,背解题模式、套模解题好像不管用了。深入分析该题可给今后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高考真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图1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二、试题分析
“垄”意为田埂,指的是田间种植作物的土行,中间填土高于两侧田土。全国Ⅰ卷第36题主要分析的是顺坡垄种植葡萄的区域降水特点、光照利用优势,采用该方式的限制条件(该方式最易产生的问题)。综合来看,基于区域的农业区位因素——气候要素的灵活分析是关键必备能力。
根据题干与设问的具体情况,既可以由果探因,也可以由因推果。第(1)小题是分析区域降水特点,因此,先找到区域所在位置信息,“52°N附近,气候湿润”,这是直接提供的信息,据此可推测出区域为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低山丘陵区。顺坡垄的“顺”从题中景观图来看是纵向垄,最大的弊端是水土顺坡直流,不利灌溉,不利于水土保持。这是隐藏的间接信息,据此可得出“区域降水强度小”这一果。葡萄耐旱,而该地湿润,这两个条件是矛盾的,而解决该矛盾的就是顺坡垄更易排水,如此理顺了逻辑关系。第(2)小题是判断区域种植葡萄的适宜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题干提供的相关直接信息是“葡萄喜光”,可得出“光照条件向好”这一果。光照条件如何向好?从“坡、垄”“与梯田相比”这些关键信息推出应从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照面积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3)小题是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壟的理由。既然是不宜,那就意味着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采用这一模式不能避免水土流失的问题,而造成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的水土流失区别于题中的温带湿润地区(52°N附近,气候湿润),可判断是从降水角度并结合灌溉来进行答题。
三、答案解析
第(1)小题从降水频率、降水强度、降水时间三个角度组织答案,对接“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特点”知识点。顺坡垄不利于水土保持(保水保土),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第(2)小题从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与光照面积三个角度组织答案,对接“太阳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地形、地理事物分布等)”知识点。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光照较强;上下午均可获得光照,光照时间长;光照均匀,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第(3)小题从降水强度的角度组织答案,对接“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地质、地形、降水、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知识点。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该生产方式不利于保水保土。
四、教学启示
1.强化主干知识
围绕主干知识进行命题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此题初看好像与平时复习的知识点关系不大,但通过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与平时复习的知识点都有对接处。关键问题还是对主干知识的深度掌握不够,不够精细化,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如与本题相关的“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分析”主干知识。
(1)教材概括。以湘教版教材为例,相关知识点概括如表1所示。
[自然条件 分析要点 热量 制约农作物产量,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 (教材无相关内容介绍) 土地 不同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土地肥力不同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水分 水分较多的地方可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较少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 ][表1 农业区位中的自然条件分析要点(湘教版教材概括)]
(2)深度挖掘。对于高考(选考)而言,仅限于对教材的概括远远不够,必须要再进行深度挖掘,丰富完善,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表2)。
2.注重分析推理
主干知识的深度掌握关键在分析推理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重因果分析,由因及果或是由果探因,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一味搞题海战术、背答题模式,必然事倍功半,效率不高,学生也疲于应付,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分析推理务必要根据图文信息,找准突破口、切入点,再调动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精准答题。
全国Ⅰ卷第36题主要考查降水与光照对西欧低山丘陵区葡萄种植的影响。第(1)小题与第(2)小题的切入口在设问中已经指明,第(3)小题难度较大,但实际只要注意题干中的“该地……湿润”与设问中的“温带半干旱地区”信息,就可得出解题的切入口还是在降水。如此,接下来进行因果推导,逻辑推理就比较顺畅。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显性与隐性有效信息的提取,在此基础上进行严密的分析推理,长此以往,定能收到明显成效。
3.优化思维模式
从2020年的文综卷与选考地理卷来看,直接可套模的试题踪迹明显减少,这也导致许多地理教师感到地理学科更难教了,对自己原有的备考策略产生怀疑和动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好事。这个命题导向是正确的,也是今后命题的主流导向,可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真实实力。
平时学习要不要建模?答案是肯定的,综合思维能力肯定是有逻辑关系链的,只要顺着这根链条组建答题模式,对学生理清答题思路、提高分析解题能力、提高复习记忆效果肯定大有好处。
以第(3)小题为例,初看无从着手,更不用说采用什么答题模式。但转换成“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采用顺坡垄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则在解题时就可用到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模式。
模式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如图2所示。
题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没有土壤、植被特征的直接与间接信息,则解题时重在从气候的降水要素展开分析,温带半干旱地区“夏季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不利水土保持”。
模式二: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综合黄土高原、四川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如图3所示。
对水土流失原因分析思维模式进行优化后,可达到解一题通一类的目标。
4.细化分析要素
从高考命题的特点来看,综合各要素来分析的题型越来越少,而限定分析角度的题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细化分析要素,使分析落到实处,而不是笼统分析,不求甚解。
[光照强度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光照强;同区域阳坡比阴坡光照强,阳坡比平地光照强 光照时间 同区域夏半年比冬半年光照时间长;降水少,光照充足 光照方向 作物南北向分布比东西向分布光照均匀;我国建筑物适宜南北朝向 光照面积 相邻区域高地比低地光照面积大;作物南北向分布比东西向分布光照面积大 ][表3 光照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以光照因素分析为例,复习时可进一步细化,如表3所示。
关键词:全国Ⅰ卷;第36题;逻辑关系;启示
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题第36题重点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体现因地制宜的思想。命题围绕高中地理核心主干知识,基于区域农业生产情境进行分析,同时避开了平时教学中常见的农业区位分析模式,避免了套模现象。应该说,这一题的命制是相当成功的,但同时对地理教师今后的教学提出了较大挑战。不少地理教师感到迷惘,背解题模式、套模解题好像不管用了。深入分析该题可给今后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高考真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图1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二、试题分析
“垄”意为田埂,指的是田间种植作物的土行,中间填土高于两侧田土。全国Ⅰ卷第36题主要分析的是顺坡垄种植葡萄的区域降水特点、光照利用优势,采用该方式的限制条件(该方式最易产生的问题)。综合来看,基于区域的农业区位因素——气候要素的灵活分析是关键必备能力。
根据题干与设问的具体情况,既可以由果探因,也可以由因推果。第(1)小题是分析区域降水特点,因此,先找到区域所在位置信息,“52°N附近,气候湿润”,这是直接提供的信息,据此可推测出区域为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低山丘陵区。顺坡垄的“顺”从题中景观图来看是纵向垄,最大的弊端是水土顺坡直流,不利灌溉,不利于水土保持。这是隐藏的间接信息,据此可得出“区域降水强度小”这一果。葡萄耐旱,而该地湿润,这两个条件是矛盾的,而解决该矛盾的就是顺坡垄更易排水,如此理顺了逻辑关系。第(2)小题是判断区域种植葡萄的适宜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题干提供的相关直接信息是“葡萄喜光”,可得出“光照条件向好”这一果。光照条件如何向好?从“坡、垄”“与梯田相比”这些关键信息推出应从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照面积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3)小题是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壟的理由。既然是不宜,那就意味着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采用这一模式不能避免水土流失的问题,而造成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的水土流失区别于题中的温带湿润地区(52°N附近,气候湿润),可判断是从降水角度并结合灌溉来进行答题。
三、答案解析
第(1)小题从降水频率、降水强度、降水时间三个角度组织答案,对接“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降水特点”知识点。顺坡垄不利于水土保持(保水保土),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雨),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雨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第(2)小题从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与光照面积三个角度组织答案,对接“太阳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地形、地理事物分布等)”知识点。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光照较强;上下午均可获得光照,光照时间长;光照均匀,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第(3)小题从降水强度的角度组织答案,对接“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地质、地形、降水、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知识点。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该生产方式不利于保水保土。
四、教学启示
1.强化主干知识
围绕主干知识进行命题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此题初看好像与平时复习的知识点关系不大,但通过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与平时复习的知识点都有对接处。关键问题还是对主干知识的深度掌握不够,不够精细化,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如与本题相关的“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分析”主干知识。
(1)教材概括。以湘教版教材为例,相关知识点概括如表1所示。
[自然条件 分析要点 热量 制约农作物产量,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 (教材无相关内容介绍) 土地 不同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土地肥力不同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水分 水分较多的地方可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较少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 ][表1 农业区位中的自然条件分析要点(湘教版教材概括)]
(2)深度挖掘。对于高考(选考)而言,仅限于对教材的概括远远不够,必须要再进行深度挖掘,丰富完善,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表2)。
2.注重分析推理
主干知识的深度掌握关键在分析推理与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重因果分析,由因及果或是由果探因,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一味搞题海战术、背答题模式,必然事倍功半,效率不高,学生也疲于应付,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分析推理务必要根据图文信息,找准突破口、切入点,再调动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精准答题。
全国Ⅰ卷第36题主要考查降水与光照对西欧低山丘陵区葡萄种植的影响。第(1)小题与第(2)小题的切入口在设问中已经指明,第(3)小题难度较大,但实际只要注意题干中的“该地……湿润”与设问中的“温带半干旱地区”信息,就可得出解题的切入口还是在降水。如此,接下来进行因果推导,逻辑推理就比较顺畅。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显性与隐性有效信息的提取,在此基础上进行严密的分析推理,长此以往,定能收到明显成效。
3.优化思维模式
从2020年的文综卷与选考地理卷来看,直接可套模的试题踪迹明显减少,这也导致许多地理教师感到地理学科更难教了,对自己原有的备考策略产生怀疑和动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好事。这个命题导向是正确的,也是今后命题的主流导向,可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真实实力。
平时学习要不要建模?答案是肯定的,综合思维能力肯定是有逻辑关系链的,只要顺着这根链条组建答题模式,对学生理清答题思路、提高分析解题能力、提高复习记忆效果肯定大有好处。
以第(3)小题为例,初看无从着手,更不用说采用什么答题模式。但转换成“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采用顺坡垄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则在解题时就可用到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模式。
模式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如图2所示。
题中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没有土壤、植被特征的直接与间接信息,则解题时重在从气候的降水要素展开分析,温带半干旱地区“夏季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不利水土保持”。
模式二: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综合黄土高原、四川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如图3所示。
对水土流失原因分析思维模式进行优化后,可达到解一题通一类的目标。
4.细化分析要素
从高考命题的特点来看,综合各要素来分析的题型越来越少,而限定分析角度的题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细化分析要素,使分析落到实处,而不是笼统分析,不求甚解。
[光照强度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光照强;同区域阳坡比阴坡光照强,阳坡比平地光照强 光照时间 同区域夏半年比冬半年光照时间长;降水少,光照充足 光照方向 作物南北向分布比东西向分布光照均匀;我国建筑物适宜南北朝向 光照面积 相邻区域高地比低地光照面积大;作物南北向分布比东西向分布光照面积大 ][表3 光照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以光照因素分析为例,复习时可进一步细化,如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