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从教学内容,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中职教育。
【关键词】中职 教学模式 理论 实践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数学课不像普通中学那样重视,不少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及时复习巩固,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另外,中职生源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 :
一、把握知识的深度
对于中职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和高中学生那样,在知识的深度上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在不放松基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于性质、定理较难的证明做取舍,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题太多,本身又难学会,学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所以一定要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目标,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情绪。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讲。首先,要注重知识内在的联系性,即根据学生原有认识结构建立实质的联系,抓好知識的“结合点”、“转折点”和“起止点”教学,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犹如水到其成。例如互为反函数的性质的证明。其次,应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地讲解,如尽量加以几何的说明,学生容易接受。
二、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数学概念是对实际问题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既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如果只向学生讲解概念的内涵,而不告诉学生这些概念从哪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就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概念是函数中最重要的基础概念,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要从简单的“幂”和“对数”例题开始讲起,再配合几何图形直观理解,最后归纳概括出概念,学生就较容易理解、接受。
三、树立学生信心,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正确恰当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起、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才能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数学、自觉运用数学、主动探究数学。
1、适当、巧妙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课前引入
适当、巧妙运用有关资源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多种学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比如说,电热水壶的选择,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电壶,怎样才能选择一款经济又实用的呢?怎样可以更经济划算的购买家电?如我们可以探究如何节能减排,如何为自己精打细算等等。提高学习资源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适时开展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定性和求知欲。真人真实例子、活泼生动的引入,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定能起很大促进作用。可以用一些数学小故事去激发学习兴趣。举例: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3、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促进学习兴趣,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信任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学习结果,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效地促进学科学习水平。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对学生的宽容和尊重、教师生动风趣的教学风格、富有感染力的个人魅力等都是营造良好数学学习环境的要素。
4、及时评价、表扬,稳固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是关键,培养能力是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因此,作为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和点滴成功,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正确地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稳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师生结合实际,互学共探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排除学习压力和障碍,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比如说: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小论文来理解数学。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作为数学教师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专业的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的效果,方能使学生所学知识达到“够用”、“实用”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 教学模式 理论 实践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对数学课不像普通中学那样重视,不少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及时复习巩固,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另外,中职生源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 :
一、把握知识的深度
对于中职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和高中学生那样,在知识的深度上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在不放松基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于性质、定理较难的证明做取舍,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题太多,本身又难学会,学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所以一定要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目标,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情绪。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讲。首先,要注重知识内在的联系性,即根据学生原有认识结构建立实质的联系,抓好知識的“结合点”、“转折点”和“起止点”教学,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犹如水到其成。例如互为反函数的性质的证明。其次,应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地讲解,如尽量加以几何的说明,学生容易接受。
二、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数学概念是对实际问题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既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如果只向学生讲解概念的内涵,而不告诉学生这些概念从哪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就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概念是函数中最重要的基础概念,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要从简单的“幂”和“对数”例题开始讲起,再配合几何图形直观理解,最后归纳概括出概念,学生就较容易理解、接受。
三、树立学生信心,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正确恰当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起、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才能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数学、自觉运用数学、主动探究数学。
1、适当、巧妙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课前引入
适当、巧妙运用有关资源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多种学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比如说,电热水壶的选择,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电壶,怎样才能选择一款经济又实用的呢?怎样可以更经济划算的购买家电?如我们可以探究如何节能减排,如何为自己精打细算等等。提高学习资源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适时开展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主动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坚定性和求知欲。真人真实例子、活泼生动的引入,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定能起很大促进作用。可以用一些数学小故事去激发学习兴趣。举例:由于研究无穷时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逻辑的但又荒谬的结果(称为“悖论”),许多大数学家唯恐陷进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在1874—1876年期间,不到30岁的年轻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靠着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3、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促进学习兴趣,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信任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的学习结果,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有效地促进学科学习水平。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对学生的宽容和尊重、教师生动风趣的教学风格、富有感染力的个人魅力等都是营造良好数学学习环境的要素。
4、及时评价、表扬,稳固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是关键,培养能力是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因此,作为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和点滴成功,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正确地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稳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师生结合实际,互学共探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排除学习压力和障碍,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比如说: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学小论文来理解数学。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特点,作为数学教师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专业的需求,不断地、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的效果,方能使学生所学知识达到“够用”、“实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