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家庭”和“工厂”中的问题解决实例为情境,展开对中考重点知识复习的同时,更加强调化学的实际意义。从身边物质着手,贯穿中考考点,整合知识体系,强化检验思维的同时提升观念教学,是复习课教学设计新思路。
关键词:物质鉴别;复习课;社会应用;问题解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初中化学中物质检验的几种类型(即鉴别、鉴定、推断、分离、除杂等);能对常见的化学反应特征现象进行总结,并利用这些现象开展检验活动;学会通过物质的特征和差异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典型物质检验和鉴别的案例,逐步建构区别化学物质的的科学思维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家庭、工厂的主题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升对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关注,体会化学学科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在进行中考复习教学时,教师既要复习回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和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化,尤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涉及知识庞杂,联系“身边的化学物质”各部分,如果一一兼顾,复习课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如果在课堂上简单地整理归纳知识点,一味强化学生记忆和演练大量例题,这种传统的教学设计难免乏味,易使处于中考紧张复习状态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复习动力。其实在之前“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过程中,一些物质的检验特征已经可以系统归纳,难点分散在各种化学物质的复习中,减轻学生压力;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作为“科学探究”模块的一部分,更加需要将方法和观念提升到关键位置,利用开放式问题讨论展开教学,将复习模块化、知识问题化,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问题情境来完成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基于学生认知需求,激发其学习动机。
本节教学设计的宗旨是跳出学校的圈子,用化学眼光看社会,因此本篇教学设计围绕“家庭篇”和“工厂篇”两个模块展开,而把“校园篇”单独列作一次复习课作为后续课程,用以专门探讨实验室化学物质的鉴别。其中“家庭篇”将视角投向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运用化学知识对身边的简单物质进行检验和“真假”鉴别,提倡不拘泥于化学变化,提示化学反应的复杂性需要排除干扰;“工厂篇”则关注工厂引起环境污染问题,从“废气”和“废水”两个方面,复习典型气体、溶液离子的知识。通过知识的承载,通过复习课的强化,引导学生识别身边物质的真假优劣,借助化学的“慧眼”解决问题、趋利避害,树立实用化学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堂引入
【情境创设】人的指纹终生不变,人各不同,是世界上公认的也是最重要的个体特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探和保密工作之中。手掌上的皮肤不断分泌汗液,即便看起来很干净的手,当与其他物体表面接触也能留下汗垢指印。如果指纹留在纸张、木头等吸水性物品的表面,必须经过化学处理才能显形。在物体表面涂1%~5%的硝酸银溶液,是提取指纹的方法之一,你能解释出它的原理吗?
【教师补充】氯化银见光变紫并逐渐变黑,在实际的侦查过程中,为了使现象更明显,通常是在阳光下对指纹进行鉴定的。
(设计意图:利用刑事案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复习检验的方法)
【教师讲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物的存在、物质的变化单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这时候就需要化学的“慧眼”识别。
(二)家庭篇
【组织讨论】这儿有一杯酒精和一杯水,他们都是无色透明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将他们鉴别出来呢?
【教师小结】对于实验鉴别我们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复习时要做到举一反三,兼顾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求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性的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复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综合上下册各个单元知识、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思考,拓宽思维)
【组织讨论】碳酸饮料中除了含有碳酸,还有柠檬酸等其他酸的成分,如何知道有其他酸的存在?
【组织讨论】哪一种碳酸饮料最适合用来鉴定有柠檬酸的存在?
【教师小结】在物质鉴别题中,溶液中原有的物质及溶液的颜色可能干扰物质鉴定的结果,因此在鉴定某物质之前需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关注的碳酸饮料复习酸的性质,引导学生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排除同类物质的干扰以及其他颜色的干扰,同时复习碳酸的分解反应)
【教师提问】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锌、铜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使用生活中易得的酸常用来鉴别黄金的真假,可乐中的磷酸、雪碧里的柠檬酸,都可以和金属反应,他们适宜用于鉴别真假黄金吗?
(设计意图:碳酸会分解产生气体干扰实验结果,再一次强调排除干扰因素的重要性)
【教师讲述】请各位同学小结鉴别真假黄金的各种方法。不仅黄金有假,就连我们吃的火锅也会有假。相信大家对自助火锅店一定不陌生,但是是否想过为什么有些火锅店很便宜呢?有什么猫腻么?
【情境提问】近日,有消费者举报,表示这些低价火锅店提供的自助食品中虾仁有问题,煮了十分钟以后什么变化都没有,依然非常光滑,呈半透明状,仔细一看虾仁上面根本没有黑色的虾线,吃起来面面的,也没有虾仁应有的味道,压根就不是人们平时吃的新鲜虾仁。据调查这些假虾仁是由淀粉制得的,而真正的虾仁中应该含有蛋白质。其实对这些虾仁提出质疑并且通过一定方法进行鉴别的不是什么专家,而是中学生。如果是你,会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学会将物质鉴别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去,鉴别生活中物质的真假,区分它们的优劣。
关键词:物质鉴别;复习课;社会应用;问题解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初中化学中物质检验的几种类型(即鉴别、鉴定、推断、分离、除杂等);能对常见的化学反应特征现象进行总结,并利用这些现象开展检验活动;学会通过物质的特征和差异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典型物质检验和鉴别的案例,逐步建构区别化学物质的的科学思维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家庭、工厂的主题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升对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关注,体会化学学科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在进行中考复习教学时,教师既要复习回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和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化,尤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涉及知识庞杂,联系“身边的化学物质”各部分,如果一一兼顾,复习课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如果在课堂上简单地整理归纳知识点,一味强化学生记忆和演练大量例题,这种传统的教学设计难免乏味,易使处于中考紧张复习状态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复习动力。其实在之前“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过程中,一些物质的检验特征已经可以系统归纳,难点分散在各种化学物质的复习中,减轻学生压力;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作为“科学探究”模块的一部分,更加需要将方法和观念提升到关键位置,利用开放式问题讨论展开教学,将复习模块化、知识问题化,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问题情境来完成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基于学生认知需求,激发其学习动机。
本节教学设计的宗旨是跳出学校的圈子,用化学眼光看社会,因此本篇教学设计围绕“家庭篇”和“工厂篇”两个模块展开,而把“校园篇”单独列作一次复习课作为后续课程,用以专门探讨实验室化学物质的鉴别。其中“家庭篇”将视角投向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运用化学知识对身边的简单物质进行检验和“真假”鉴别,提倡不拘泥于化学变化,提示化学反应的复杂性需要排除干扰;“工厂篇”则关注工厂引起环境污染问题,从“废气”和“废水”两个方面,复习典型气体、溶液离子的知识。通过知识的承载,通过复习课的强化,引导学生识别身边物质的真假优劣,借助化学的“慧眼”解决问题、趋利避害,树立实用化学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堂引入
【情境创设】人的指纹终生不变,人各不同,是世界上公认的也是最重要的个体特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探和保密工作之中。手掌上的皮肤不断分泌汗液,即便看起来很干净的手,当与其他物体表面接触也能留下汗垢指印。如果指纹留在纸张、木头等吸水性物品的表面,必须经过化学处理才能显形。在物体表面涂1%~5%的硝酸银溶液,是提取指纹的方法之一,你能解释出它的原理吗?
【教师补充】氯化银见光变紫并逐渐变黑,在实际的侦查过程中,为了使现象更明显,通常是在阳光下对指纹进行鉴定的。
(设计意图:利用刑事案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复习检验的方法)
【教师讲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物的存在、物质的变化单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这时候就需要化学的“慧眼”识别。
(二)家庭篇
【组织讨论】这儿有一杯酒精和一杯水,他们都是无色透明的,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将他们鉴别出来呢?
【教师小结】对于实验鉴别我们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复习时要做到举一反三,兼顾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求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性的提问,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复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综合上下册各个单元知识、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思考,拓宽思维)
【组织讨论】碳酸饮料中除了含有碳酸,还有柠檬酸等其他酸的成分,如何知道有其他酸的存在?
【组织讨论】哪一种碳酸饮料最适合用来鉴定有柠檬酸的存在?
【教师小结】在物质鉴别题中,溶液中原有的物质及溶液的颜色可能干扰物质鉴定的结果,因此在鉴定某物质之前需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关注的碳酸饮料复习酸的性质,引导学生注意在实验过程中要排除同类物质的干扰以及其他颜色的干扰,同时复习碳酸的分解反应)
【教师提问】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锌、铜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使用生活中易得的酸常用来鉴别黄金的真假,可乐中的磷酸、雪碧里的柠檬酸,都可以和金属反应,他们适宜用于鉴别真假黄金吗?
(设计意图:碳酸会分解产生气体干扰实验结果,再一次强调排除干扰因素的重要性)
【教师讲述】请各位同学小结鉴别真假黄金的各种方法。不仅黄金有假,就连我们吃的火锅也会有假。相信大家对自助火锅店一定不陌生,但是是否想过为什么有些火锅店很便宜呢?有什么猫腻么?
【情境提问】近日,有消费者举报,表示这些低价火锅店提供的自助食品中虾仁有问题,煮了十分钟以后什么变化都没有,依然非常光滑,呈半透明状,仔细一看虾仁上面根本没有黑色的虾线,吃起来面面的,也没有虾仁应有的味道,压根就不是人们平时吃的新鲜虾仁。据调查这些假虾仁是由淀粉制得的,而真正的虾仁中应该含有蛋白质。其实对这些虾仁提出质疑并且通过一定方法进行鉴别的不是什么专家,而是中学生。如果是你,会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学会将物质鉴别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去,鉴别生活中物质的真假,区分它们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