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分开发并利用水利信息和资源,能有效地实现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快速实施。就水利信息化看来,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进程中的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水利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处理等工序的有效实施,才能有效提升水利信息资源的聚集能力,水利工程系统的功效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关键字]水利规划 信息 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39-1
1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简介
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当前在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流域和区域管理的客观需求。如今,大力加快水利信息化的建设,综合提高水利工作科技水平,是切实保障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水利信息化是行业信息化范畴内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巨大工程,所以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发展范畴内的工程。水利自动化则隶属于技术范围内的概念,是采用自动测量、控制等方式来实现重要水利、水文信息的自动搜集并传输、处理的过程。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有利于实现水利工程和相关水利设施的自动化监控并进行科学的调度。
如今,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涵盖了控制论、信息论自动控制等多个方面,自动化技术成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换言之,水利信息化要充分利用现代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控和调度技术、水环境实时监测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当前,我国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充分体现了自动化技术是实现水利信息化最为必要的技术途径,水利自动化建设和研究必须与水利信息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加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数字水利”这一概念是随着“数字地球”的出现而诞生的。“数字水利”以空间信息为基础的专业化系统平台,融合了多种水文模型以及水利业务。“数字水利”是以数字化模式再现了真是的水利和水文过程,采用实验室和计算机等多种媒介,真实的反映出水利、水文的各种活动信息,成为水利、水文实情的真实写照。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将不同时间段的水利水文情况进行检索和分析,并统计得到一定规律,实现数字仿真模拟。“数字水利”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通常在防洪抗旱、水量调度、水土流失监测等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水利水文信息。“数字水利”的存在不仅保证了水利工程的顺利运作,还为大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数字水利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人类和水利和谐共存作为终极目标,利用以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改造水利水文活动,提高水事活动能效。数字水利应用系统由采集层、数据层等七个方面组成,是一个系统全面的体系。归根到底,数字水利应用系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水利资源的合理分配、平衡水利资源、保持水利系统环境、防汛抗旱,为人民顺利的开展各项水利水文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是对水利行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以全面提升水事活动效率和效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过程。
3水利自动化建设应对措施
3.1建设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水利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国家水文基础数据库建设的规范性,并有效提高水文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水文基础数据库是用计算机存储、管理和检索经过水文资料整编、水文调查考证的数据及相关数据组成的综合全面的系统,系统中涵盖包括水利工程信息基本数据库、水文信息基本数据库、水文基础空间数据库等众多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的建立,能够实现不同自动化系统之间、不同的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归总和共享,一方面,这个综合全面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能作为水利水文信息搜集并处理的活动中心,而且能将各类信息进行分门别类,方便人们随时查找有用的信息,同时,这种系统的存在也方便统一进行管理,利于有限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交流。
3.2有效制定规章制度,完善水文系统建设
虽然不同地区水利工作各不相同,但是从功能上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部分:供水调度、防汛抗旱、水资源监控管理、行政管理和工程管理。只有充分掌握水利自动化建设的目标和需求,才能促进水利自动化的科学建设。通过分析水利需求可以得知,水利自动化系统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建立行政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利水文系统的建设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包括项目建设管理、水利规划、人事人才管理业务应用等多个方面。系统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以上各个项目的逐步完善来实现水利水文的科学整合和规范管理,以及在服务水平、业务管理层面的提升。
3.2.2建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要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从水利基建费用中拨出一定比例,用于水文站和站队结合基地建设、设施设备建设改造,并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要建立在水文信息监测网络的支持下,实现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能有效获得并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给指挥部们。所建立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们要具备针对降水、旱情等重要讯息做出重要决策的能力。
3.2.3建立水质状况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水质状况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要建立在能实现水质信息的有效采集的基础上,要保证常规信息得到定期监测,突发情况讯息能快速传递,同时,要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预测和分析水质信息服务,要能够科学的预示特殊水质情况,针对主要污染源要能提供有效的预防或解决措施并进行科学评估,要将水质状况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成为水质信息采集系统、水质评价系统和水质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结合的综合的体系。
3.2.4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建设要建立在实现工程监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设内容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和水利移民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建筑物工程监控监测等系统。
3.2.5建设水资源信息公众服务平台
水资源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水利机构与职能、区域水利概况、水利新闻、水利科技等。水资源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围绕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中心工作的需求来建设的大方向,做到将该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成为技术先进、预报及时准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服务和管理体系。
4结语
水利自动化和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要建立在能实现水利水文数据资源共享、交流的基础上,这个综合系统的存在要能有效促进水文数据共享,满足基础水文数据处理、交换、存储、维护、信息发布和应用服务等需要,提高水文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石。
参考文献
[1]宋文平,浅谈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3) .
[2]赵伟丽,山西省水资源信息化现状及前景展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2) .
[3]王玲彬,刘洋,浅论水利信息化建设[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0 (20).
[关键字]水利规划 信息 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39-1
1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简介
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当前在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流域和区域管理的客观需求。如今,大力加快水利信息化的建设,综合提高水利工作科技水平,是切实保障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水利信息化是行业信息化范畴内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巨大工程,所以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发展范畴内的工程。水利自动化则隶属于技术范围内的概念,是采用自动测量、控制等方式来实现重要水利、水文信息的自动搜集并传输、处理的过程。水利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有利于实现水利工程和相关水利设施的自动化监控并进行科学的调度。
如今,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涵盖了控制论、信息论自动控制等多个方面,自动化技术成为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换言之,水利信息化要充分利用现代水利工程自动化监控和调度技术、水环境实时监测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当前,我国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充分体现了自动化技术是实现水利信息化最为必要的技术途径,水利自动化建设和研究必须与水利信息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加强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数字水利”这一概念是随着“数字地球”的出现而诞生的。“数字水利”以空间信息为基础的专业化系统平台,融合了多种水文模型以及水利业务。“数字水利”是以数字化模式再现了真是的水利和水文过程,采用实验室和计算机等多种媒介,真实的反映出水利、水文的各种活动信息,成为水利、水文实情的真实写照。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将不同时间段的水利水文情况进行检索和分析,并统计得到一定规律,实现数字仿真模拟。“数字水利”的应用范围比较广,通常在防洪抗旱、水量调度、水土流失监测等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水利水文信息。“数字水利”的存在不仅保证了水利工程的顺利运作,还为大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数字水利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人类和水利和谐共存作为终极目标,利用以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改造水利水文活动,提高水事活动能效。数字水利应用系统由采集层、数据层等七个方面组成,是一个系统全面的体系。归根到底,数字水利应用系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水利资源的合理分配、平衡水利资源、保持水利系统环境、防汛抗旱,为人民顺利的开展各项水利水文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是对水利行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以全面提升水事活动效率和效能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过程。
3水利自动化建设应对措施
3.1建设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水利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国家水文基础数据库建设的规范性,并有效提高水文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速度和质量。水文基础数据库是用计算机存储、管理和检索经过水文资料整编、水文调查考证的数据及相关数据组成的综合全面的系统,系统中涵盖包括水利工程信息基本数据库、水文信息基本数据库、水文基础空间数据库等众多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的建立,能够实现不同自动化系统之间、不同的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归总和共享,一方面,这个综合全面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中心能作为水利水文信息搜集并处理的活动中心,而且能将各类信息进行分门别类,方便人们随时查找有用的信息,同时,这种系统的存在也方便统一进行管理,利于有限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交流。
3.2有效制定规章制度,完善水文系统建设
虽然不同地区水利工作各不相同,但是从功能上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部分:供水调度、防汛抗旱、水资源监控管理、行政管理和工程管理。只有充分掌握水利自动化建设的目标和需求,才能促进水利自动化的科学建设。通过分析水利需求可以得知,水利自动化系统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建立行政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水利水文系统的建设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包括项目建设管理、水利规划、人事人才管理业务应用等多个方面。系统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以上各个项目的逐步完善来实现水利水文的科学整合和规范管理,以及在服务水平、业务管理层面的提升。
3.2.2建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要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从水利基建费用中拨出一定比例,用于水文站和站队结合基地建设、设施设备建设改造,并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要建立在水文信息监测网络的支持下,实现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能有效获得并能够及时准确传递给指挥部们。所建立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们要具备针对降水、旱情等重要讯息做出重要决策的能力。
3.2.3建立水质状况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水质状况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的建设要建立在能实现水质信息的有效采集的基础上,要保证常规信息得到定期监测,突发情况讯息能快速传递,同时,要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预测和分析水质信息服务,要能够科学的预示特殊水质情况,针对主要污染源要能提供有效的预防或解决措施并进行科学评估,要将水质状况实时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建设成为水质信息采集系统、水质评价系统和水质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结合的综合的体系。
3.2.4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建设要建立在实现工程监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设内容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和水利移民管理信息系统、水利建筑物工程监控监测等系统。
3.2.5建设水资源信息公众服务平台
水资源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水利机构与职能、区域水利概况、水利新闻、水利科技等。水资源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围绕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中心工作的需求来建设的大方向,做到将该公众服务平台建设成为技术先进、预报及时准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服务和管理体系。
4结语
水利自动化和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要建立在能实现水利水文数据资源共享、交流的基础上,这个综合系统的存在要能有效促进水文数据共享,满足基础水文数据处理、交换、存储、维护、信息发布和应用服务等需要,提高水文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石。
参考文献
[1]宋文平,浅谈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3) .
[2]赵伟丽,山西省水资源信息化现状及前景展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2) .
[3]王玲彬,刘洋,浅论水利信息化建设[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