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刍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号称语文“半壁江山”,重庆高考已经改革,面对不少学生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现象。作文难写,作文难教,俨然是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怎样搞好作文教学呢?下面笔者来谈一下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文章应有材料储备
  作文要写出所见所闻,以及对所见所闻的感受和看法。不知写什么,就是作文材料仓库储备不够,缺少作文材料的缘故,要解决没东西可写这个问题,一是要学会获取作文材料的机会,如观察、阅读、访问、上网等等;二是要多体验、勤思考。通过观察、读书、访问、上网等获取的材料,通过自己的亲自体验、思考,形成一个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观察,在生活中获取材料。观察,就是对身边发生的事要看仔细、用心去体味的过程。观察,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包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手摸、用脚踩,再运用大脑去综合、思考的过程。我们平常所说的所见、所闻、所想,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观察过程。作文的素材,主要来自平日对生活的观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你的周围,每天每时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那么随时都会有可以进入作文的东西。
  1、观察客观存在的有形事物。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事物,同学们平时要观察有形的事物,如:名山大川、江河湖海、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亭台楼阁、人的音容笑貌……等等,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
  2、观察无形的事物或现象。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奇妙,在我们周围既存在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事物,又有许许多多无形但能感觉到的的东西。如:人的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气味,声音,复杂的社会矛盾……等等,虽然摸不着、看不到,但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观察这类只能感觉得到的无形的东西,你必须用心去体验,认真地加以琢磨、分析。
  3、观察方法。首先确定观察目标,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其次观察要有合理的顺序。观察的顺序,往往就是作文时的写作顺序。或者按照方位,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者按照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主后次,先次后主,先局部、细部后整体,先整体后局部、细部;或者按照类别顺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等。
  二、文章应有创新能力
  1、设置自由创作情境。笔者一惯认为作文应有创新。要写出有创新的作文,离不开一个相对自由的写作环境。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思维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才会得到施展。要在一种平和、轻松的心情下去认真观察、收集、筛选、整理信息。在写作时,不要有过多的束缚。
  2、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过程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过程。真实的故事、想法、情感、见解,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训练内容。学生只有把写作当作是一种需要,当成是自己情感渲泻,真情流露,价值体现,理想放飛,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舞台时,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智力中潜在东西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作文真正成为表现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让学生想笑就放声笑,想哭就尽情地哭。当然,我们提倡学生说真话,绝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导。总之,鼓励学生说真话,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3、放飞想象的翅膀。“全部的创造性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动力。作文教学中,要求改革命题形式,创设想象空间,摆脱定势思维。通过想象,把概念与形象、具体与抽象、现在与未来、科学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现实的自我,又能设计出未来的自我。这种想象的过程本身就应该算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要学生能够动脑子,善于思考,他们的创造思维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就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来。学生的想象一但调动起来,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弛骋草原;如同翱翔的雄鹰,搏击长空。有利于拓展写作思路。
  三、文章应有美丽文采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即指“文采”。别林斯基认为,文章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
  1、整句成段。汉语的句式多种多样,唯整句最容易受到读者青睐。句中可以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反复、顶真、回环等修辞格的句子。其优点是具有音韵的和谐美,节奏形式上的整齐美,同时也使内容更丰富,意蕴更深刻。运用这种形式应注意不要刻意追求形式,而重在内容的深刻含蓄。
  2、镶嵌名句。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能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玑,而如果能引用一些闪着智慧光彩、蕴涵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名言警句则往往会使文章大大增色。
  3、化虚为实。化虚为实的目的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性词语写得具体、形象,可知、可感。如果单纯阐释概念,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而信手采撷生活中具体事件来加以诠释,便轻而易举地唤起了读者的感性体验,并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4、巧于化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众多名言佳句。诗词歌赋、电影电视、歌曲广告,许多句子耳熟能详。如果对名句进行改造化用,旧瓶装新酒,作文中若能信手拈来,嵌入自己的文章中,往往会取得化腐朽为神奇的理想效果。
  5、改变词性。切合语境特点,以词性的临时变化来求得表意的生动深刻,也是增强语言表现力的重要一招;褒词贬用、巧借俗语、旧词新用等进行组装、修饰,作文就在有限的材料中出新出采,显出无限的意蕴。
  四、文章应避免几种错误
  学生作文时应该避免把形状写错,把色彩写错,把声音写错,把数字搞错,把时令搞错,这些是硬伤,必需避免。
  只要在教学中注意以上几点,学生会写出好文章。
其他文献
由于缺乏安全起爆器材,不能保证在有杂散电流和其它外部电流情况下,以及在炸药沿装药软管流动引起工作面附近空间产生高静电的条件下安全地进行爆破工作,难以广泛实现粒状炸
摘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地选用传统教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以新课标提出并强调诸多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为导向,合理巧妙的开展多媒体的古诗教学课堂,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入古诗情境,能更有效地进行诗文鉴赏理解,引起品读古诗的兴趣,充分融入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优化媒体 激发兴趣 古诗教学  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文美意深的古诗。但是由于古诗与现在的时代相差甚远,再加上教师对古诗的误读,以及教学
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的基本养老保险事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在改革传统养老模式、改善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摘要:语文学科集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有丰富的德育资源。文章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通过朗读,情感熏陶,巧用作者的背景简介,挖掘教材内容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学科中注重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德行水平,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关键字:德育 语文教学 渗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陶
自主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指导与激励为前提,以“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反思——自主应用——自主巩固拓展”为基本程序,实现自主学习的发展目标。课堂教学中,如何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潜能。”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爱因斯坦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
期刊
中央某大报一名记者在参与报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过程中,仅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发了45条消息、多张照片。原来他凭的是10多年与航天打交道的学习与积累。由此想到了两则名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首先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建立在观察与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初中 语文 质疑 精神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好奇心与质疑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当人们寻求真理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和红外TBB卫星资料对2012年5月11-12日一场典型的初夏暴雨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属于贵州典型的辐合线锋生型暴雨类型,地面
摘要:如何提升写作的水平,阅读是关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无从下笔,对于作文的写作也是一脸的茫然,由此学生对写作作文时产生了畏惧,如何让学生提高写作?已是语文老师重视的问题。所以在作文的写作中,教师首先要抓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多积累词汇,从而达到写作文笔走入神。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 语文教学 多读多写 写作习惯  在当下的教育形式下,语文科目已经是教育科目中的基本